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2018-04-20 07:24王维清李云王力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总分高龄

王维清 李云 王力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人群卒中发病率增长迅速,最新研究数据高达246.8/100000人年[1],其中将近80%的卒中患者因为各种残障存在而不能独立生活[2],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致死性疾病[3]。卒中后失语可表现为听、说、读、 写能力中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障碍[4],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病导致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失语症是卒中所致的主要残障,多达1/3的卒中患者,由于失语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其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卒中后失语患者成为抑郁情绪的高发人群[5]。早期发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并给予及时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应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对本院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抑郁测评,并探索其抑郁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神经内科收治107例急性脑卒中并发失语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卒中相关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入院时血压等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卒中诊断标准。(2)符合1979年Benson失语分类诊断标准。(3)病情稳定,检查合作。(4)住院时间>1周。(5)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智能、精神等高级神经功能障碍。(2)卒中前有抑郁病史或有抑郁家族史。(3)有其他精神疾病家族史。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SADQ-H)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抑郁评分。该问卷共 21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3分记分法,总分范围0~63分。抑郁评价参考:总分<19分为无抑郁,19分≤总分<22分为轻度抑郁,22分≤总分<26分为中度抑郁,总分≥26分为重度抑郁[7]。根据SADQ-H评分是否>19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初步分析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 纳入卒中后失语患者107例,其中经SADQ-H量表评定为抑郁61例,非抑郁46例,抑郁发生率57%。其中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15例、重度抑郁34例。

2.2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在高龄、女性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分析[n(%)]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一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高龄、入院时NIHSS评分高为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1/3的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8-9],尤其是卒中后合并失语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更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卒中后失语患者107例,发生抑郁有61例,抑郁发生率57%,且以重度抑郁患者占多数,达55.74%。失语是卒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由于语言表达不清,与他人沟通交流障碍,加之担心疾病预后,对失语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肢体功能障碍。卒中后失语患者无论肢体功能还是语言功能的恢复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迫切希望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巨大落差,以及担心残疾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状态,甚至陷入绝望。因此,脑卒中伴有失语症状的患者更易发生卒中后抑郁。

本研究还发现女性、高龄、入院时NIHSS评分高的患者更易在卒中后发生抑郁。女性较男性卒中患者更易发生PSD,这可能因为女性患者是社会和心理压力因素的易感人群,突发卒中后,心里打击较大而发生抑郁。但性别对PSD发生率的影响尚存争议,尤其是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尚有待于后期大样本数据进一步验证。国内有研究[10]对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调查分析中,按照年龄分组,结果>60岁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龄组,其中重度抑郁者占所有老年患者76.2%。另外,高龄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受损也较低龄患者严重[11],恢复不佳,这也可能是高龄卒中患者抑郁高发的另外一个原因。

本资料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症状较重,NIHSS评分高显著增加患者PSD发生率。有研究[12]发现入院时NIHSS评分>20分为P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主要考虑为NIHSS评分高的患者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情绪调控相关脑组织损伤也大于NIHSS评分低的患者,因此,增加了患者抑郁的发生。

[1] 孙海欣,王文志.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5):337-337.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3] 高一鹭,王文志.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337-340

[4] Y oon TH,Han SJ,Yoon TS,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 in post-stroke non-fluent aphasia.Neuro Rehabilitation, 2015,36(1):107-114.

[5] H yejin Lee,Yuna Lee,Hyunsoo Choi,et al.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phasia after Stroke.Yonsei Med J,2015,56(6): 1694-1702.

[6] S ekhon JK,Douglas J,Rose ML.Current Australian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y practice in address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eople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Int J Speech Lang Pathol,2015,17(3): 252-262.

[7] 王维清,许璇,刘晓加,等.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的验证:与HAMD-17和BDI-13的比较.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5):376-379.

[8] A verbe L,Ayis S,Crichton S,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depression up to 15 years after strok:the South London Stoke Register.Stroke,2013, 44(4):1105-1110.

[9] H ackett ML,Pickles K.Part I: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Int J Stroke,2014,9(8):1017-1025.

[10] 陈伟,王安黎,郭大芬,等.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465-2466.

[11] 赵燕龙,闰中瑞,张作记,等.患者及病变相关因素对卒中后失语症恢复的影响.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7):667-670.

[12] 方芳,邓晓清,张立湘,等.首次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2):89-93.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总分高龄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