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涛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它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等价值。合作学习,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小学合作学习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教学在很多科目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和运用。但是很多教师并不真正理解合作教学的目的和内涵,只是一味地模仿。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地模仿合作教学是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的。这就要求广大数学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需要向学生普及合作教学的意义和内涵。合作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旨在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第一,有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与此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发展的思维能力。第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承担,共同发展,一起分担,每个人都在小组合作中各尽所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第三,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通过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从相识到互相熟悉,他们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此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也可以認真地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第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学习,要想解决问题,他们必须要仔细地阅读和分析学习材料。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进行合理分工。
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上“统计”这一内容时,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数一数),有人记录,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数,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 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成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2、合理安排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学习内容选取上十分重要。小学生年龄还较小,自主学习能力也不高,自控能力也不强。因此,即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也应当起引导作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内容选取上,要选择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多位数乘一位数,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出来的,并且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知识点教学的时候不应当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如何“求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如何求面积,每个成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学生能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想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3、关注合作过程。
讨论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在学生用语言与大家互相探索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参与、巡视,会发现有很多跟预设不一样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这些想法,预先设计的环节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时安排下一个环节。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适时环视课堂,了解合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控,避免合作的盲目和随意性,要有目的地深入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因此,合作学习的设计虽然关系到合作的效果,但是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也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能给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4、掌握合作技巧。
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因此,培养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认识“>”“<”“=”时,我让每两个学生,用学具盒里的三角形和圆形,照着书中图片的样子摆出来,一个摆,另一个就说,三角形比圆形多,所以5比3大。4个和4个一样多,我们就说4=4。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及浅显的感悟,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