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霞
摘 要: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倡文化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各行各业都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使文化自信薪火代代相传。教育行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担起这一重任。节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节气文化;意义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节气中饱含的文化知识和文化韵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身上流淌的文化基因。在申遗成功之后,各个院校尤其是小学都加入了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行列,甚至有的小学开发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古代文化,了解先人智慧,在“洋文化”盛行的当下,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信,推进学校德育的顺利开展。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进行观察、总结出来的,其最早起源于战国,在西汉时期发展成熟。它是关于节气文化的知识体系,是根据一年当中气候、时令、物候等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耕作具有重要意义,两年多年的实践证明,二十四节气是科学的,在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在指导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中发光发热,这也是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生学习和传承节气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东方文化审美观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该节日中不仅具有科学知识,还具有诗意美。如诗人是这样描写《立春》节气的:人间要识春来处,故国莺花又谁主。东风解冻,黄莺睍睆,鱼上水。(每年2月4日前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这样的诗意美,又怎能让人不喜欢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把这首词念给学生,就能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获得诗意美、生活美和灵动美。孩子们在学习美、认识美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文化知识,了解到了古人的智慧,也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提高了其文化自信。随着全球村的到来,学生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学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审美观,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与非物质物化遗产的接触中,学生们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便会发芽、开花,结出硕果,這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层次丰富,不仅具有璀璨的文化传统,还具有多彩缤纷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节日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是中华儿女身上的共同特征,因此,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传统节日、节日风俗的传承和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构建校本课程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诵读传统文化,并通过身体力行去体验传统节日礼仪和风俗,学礼、知礼和懂礼,最终使传统文化内化为其知识和习惯的一部分,促进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对中华文明的强烈自信。
三、小学生学习和传承节气文化实践
(一)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节气的重要意义,我校组织了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节气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转变他们的观念,使其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如我校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种植活动、农耕活动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动手的心理愿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清明节前后,我校就组织了学生的种植活动,在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中,开始了他们在“开心农场”的种植之旅。在该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分配下,亲自种下太阳花、牵牛花、小白菜等鲜花和蔬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动技能,体验到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环境下的孩子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强了其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诵读诗意经典,弘扬节气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和学习“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开展了诵读诗意经典的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们诵读着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在雨水时节,学校组织学生诵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春分时节,学校组织学生诵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通过诵读“节日诗”,使每一个节气变得闪闪发光,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诗意的印记,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学生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提高其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李北达.中国少数民族舞蹈[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