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主要从“创设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学”以及“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这三方面内容切入,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其目的在于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新课改
数学学科虽被各种枯燥乏味的符号与数字所充斥,但仍存在一些美丽而独特的事物,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渡向胜利的彼岸。
一、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小数”的课堂注意力
教师可在课堂伊始阶段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可以从再现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存在,从有趣的氛围中获取数学的精神食粮。
例如,教师在讲述“认识小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趣味小故事:“今天图图超市开业了,有各式各样的商品,每个商品上都标着价钱。其中,瓜子上标着5.5元、糖果标着1元、香蕉标着2.99元、火龙果标着5.6元、玩具车标着100元……现在第一位客人小王来了,他想购买两斤瓜子,但是他只带了10元钱,但由于今天是超市开张的第一天,可以享受满10元减一元的优惠,那么大家现在作为小小售货员,觉得他能享受这个小优惠吗?”借助这个超市购物的例子,学生们会更加容易理解“小数”的理论知识。五分钟时间过后,教师可随机提问几个学生,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他不能享受。”而有的学生却持不同意见,认为他正好可以享受。针对上述学生的回答,教师告知学生:“瓜子是5.5元一袋,那两袋应该是5.5+5.5=11,而且11>10,所以恰好可以享受满10元减1元的优惠活动。而其中的5.5是小数,从刚才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小数,如香蕉的2.99元,火龙果的5.6元等。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进入小数的世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实践发现,教师以讲述一个趣味小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学生们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上面,而且整个课堂氛围也很浓厚。由此可见,教师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教学,确实有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 采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水平
数学是生活的延伸,而生活是它的载体。例如,教师在讲述“生活中的比”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水平,加强对“比”的认识。具体而言,教師首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几个长宽不一的长方形(6,3;5,4;3,2),让学生凭自己的直觉选出自认为最好看的长方形。其中,大多数学生都选出长为3,宽为2的长方形,由此教师可向学生讲解:“曾经有过同样的实验,最终大家也是选择了长为3,宽为2的长方形,因为这种比值是最恰当的。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看到相同的例子呀?”其中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国旗的长宽之比是3∶2。”也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扑克牌、邮票等的比值都是3∶2。”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可以对此进行细致的讲解:“大家说得都很不错,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表明了3∶2这一黄金比值是最好的,以后大家也要细心留身边的比值关系。”课后发现,学生们对“比”认识得更加透彻了。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比的数学知识,更加有利于他们掌握这一抽象理论。
三、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例如,教师在讲述“梯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便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利用2分钟时间布置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第一,复习刚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其二,运用已学的求图形面积公式思考梯形的面积公式;其三,运用剪刀、纸张等学具尝试各种求梯形面积的方法;其四,将得到的方法与计算公式列举到作业本上,10分钟后开始回答。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方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都开始动手尝试各种求梯形面积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根据已学的知识将梯形剪成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两者的和求得梯形的面积;有的学生会将梯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来求得梯形的面积;也有的学生会将梯形沿着对角线剪开,从而直接计算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并得出梯形的面积……当时间过后,教师可随机抽查几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可以有一种方法来正确求得梯形的面积。由此可见,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将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留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动用各种有效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洪秀丽.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8(03):61.
[2]刘开通.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J].考试周刊,2018(03):68.
作者简介:
蔡佩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