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爬上去”游戏中学习

2018-04-19 10:40杨骐羽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护栏桥面东东

杨骐羽

在户外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发展运动能力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解读,并进行适宜的介入与支持,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平衡与动作协调能力较中班幼儿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已能运用多种动作的配合来进行游戏。

片段1:“攀爬小能手”开始比拼了

热身运动后,自由分区体能游戏開始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跑向自己喜欢的游戏区。

在幼儿园花园的草地上有一座依树而建的钢铁桥,桥面约1.6米高,桥下方有若干支撑杆支撑着桥面,支撑杆旁边的地面上有几个小木墩(见图1)。

东东和明明来到钢铁桥下方,他们站在小木墩上抬头望着高高的桥面开始讨论起来。东东扶着桥的支撑杆说:“你看,如果我们能从这里爬到高高的桥上去,那才叫厉害呢!敢试试吗?”明明说:“好呀,但是要怎么才能爬上去呢?”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东东快速踩过两个小木墩,左手扶着支撑杆,双腿微微一蹲,在起身一跳的同时右手顺势抓住了桥面边缘护栏的第一根栏杆,整个身体挂在了空中,紧接着他用双脚夹着支撑杆,手脚并用使劲往上爬,两只手从护栏的第一根栏杆向上移到了第二根栏杆。因为臂力不够,东东试图同时运用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爬上去,但还是失败了(见图2、图3)。

明明看到东东顺利地悬挂在桥的护栏上了,也想尝试一下,就来到东东起跳的木墩上准备学习东东的方法,但准备起跳时发现这样太难了,他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两只手抱住支撑杆,双脚夹住杆子往上爬。可是,不锈钢材质的支撑杆太光滑了,明明又从杆上滑落到了地面(见图4)。

此时,我在一旁观察,发现东东和明明虽然年龄相仿,但是两人表现出来的性格、运动能力与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东东的运动能力比较强,他能借助木墩与支撑杆非常协调地完成蹲、跳、夹、爬、悬挂等动作,而明明则在东东的影响下尝试挑战自己的原有水平,攀爬支撑杆时手脚配合也比较协调。

虽然体能游戏以发展幼儿运动能力为主,但是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看到幼儿试图借助物体来解决往上爬的难题,我没有着急地介入去帮助孩子解决困难,随意中断孩子的思维过程,而是在一旁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同时保护孩子的安全。

片段2:“绳子”引发的探索

东东看到明明的尝试没有取得成功,转身跑向钢铁桥下面垂下的几根绳子。他举起双手轻轻一跳,抓起其中一根绳子双脚一缩,身体悬在了半空中(见图5)。“明明快过来,你看我!”东东把其中一根绳子缠绕在腰上,把另一根绳子递给明明,请他一起来试试他想出的新办法。明明跳着向上用双手抓绳子,试了几次后着急地说:“不行啊,顺着绳子我爬不上去。”

虽然孩子们已能利用木墩与支撑杆将自己的身体悬挂在桥面的护栏上,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他们还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呢?

只见明明想了想,抓起绳子往后退了几步,用右手将绳头甩向桥面横档之间的缝隙,甩了几次后绳头终于挂在了桥面的横档上。明明把挂在横档上的绳头往下拉,于是绳子成了“U”形挂在了横档上(见图6)。明明用左手拉着绳头,让东东抓住“U”形绳子的中央,明明咬着牙使劲把绳子往下拉,他想通过这个办法把东东升上去。东东也配合着往上纵跳,但是明明的力量不够大,没能把东东拉上去。尽管如此,明明还是继续尝试着,他边拉绳子边仔细观察、思考:挂在高处的“U”形绳子已经升高了,为什么不能把东东升上去呢?(见图7)明明尽管不知道升不上去的原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拉力与绳子上升的关系,积累了感性经验。

就在这时,东东把绳子围在腰上连续打了两个死结并用力扯了扯,以确保固定好自己的身体,然后抓住绳子前后荡起来。明明也学着用一根绳子绑在身上抓住绳子荡起来。

两个孩子边往桥面上张望,边尝试着这一新方法。东东发现自己的前方有一棵大树,便抓住固定在自己身上的绳子往后退了几步,接着再往前跑并用脚蹬到树干上,身体也跃到了半空中,但是来回了几次还是没有将自己的身体悬挂在横档上(见图8)。明明抓着两根绳子也荡了起来,他用手使劲甩其中一根绳子,后退许多步再跑。东东想了想又开始调整方法,他让明明学着他把绳子缠绕在一只手臂上以缩短绳子长度,抓稳后,边用脚爬树干边用双手交替抓着绳子使劲往上爬(见图9)。

我在一旁看着,心想尝试了那么多次都没有取得成功,孩子们还会继续玩下去吗?这时,东东激动地说:“我有新办法了!”说完就把自己的绳子穿到另一根绳子末端已有的圈中,再把这两根绳子和另一根绳子一起交到明明手中,指定一个离树最近的地方,让他站在那里把这三根绳子拉直、抬高、拉稳(见图10)。明明虽能把绳子拉直,但凭他俩的身高与力量还是无法实现自己的设想。看到这一动作存在危险性,我立刻来到明明身边帮助他按照东东的要求稳住这三根绳子。

我耐心地观察东东会采取怎样的好办法。只见三根合在一起的绳子在东东指定的位置被拉直、拉稳后,树的旁边仿佛形成了一条索道。东东选了一个离树和钢铁桥护栏最近的地方,在用手往高处抓住绳子的同时蹬着树干,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身体悬挂在钢铁桥的护栏上(见图11)。可是,东东试了几次,因为身高不够始终没有取得成功。他认为是绳子的方向不对,于是开始调整绳子的位置。

接着,东东和明明又开始调整方法。只见他们开始把三根绳子打结,我猜可能是他们发现一根绳子无法固定,就想把绳子串在一起以加强稳定性。这时,我问他们:“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需要我帮忙吗?”东东说:“我们想把绳子系在一块儿,然后打结变成一个梯子。”我接着问:“梯子怎么做呢?”东东告诉我说,把中间的绳子穿过右边绳子末端的圈,跟左边的绳子打上结。于是,我让他们当小老师教我做“绳梯”,我则放慢速度让他们看清楚我的每一个动作,让他们明白绳结要特别稳固才行。最后,我和他们把交叉在一起的绳子整理、打结,做成了一个简易“绳梯”(见图12)。我们三人合作,明明怕东东摔下来,用手按住“绳梯”的一段,我则固定好绳子打结的位置,东东踩着“绳梯”,手扶着绳子,转身一跃悬挂在了桥面的横档上(见图13)。

从两个孩子不断探索、合作,运用原有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构建新经验的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先借助小木墩和支撑杆,将自己的身体悬挂在护栏的第二根栏杆上。接着,不依靠木墩和支撑杆,仅靠几根绳子继续探索将身体悬挂在钢铁桥护栏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绳子固定身体,运用荡秋千的经验尝试让自己“荡”高靠近桥面;运用“升降”的经验做了一个“升降器”,希望把同伴“升”到桥上;尝试边“荡”边蹬树,靠惯性借力攀登,使自己更加接近桥面;尝试把绳子缠绕在手臂上以缩短绳子的长度,使自己更容易爬上去;尝试和同伴合作把多根绳子打结、稳定、拉直升高,利用绳子和树帮助自己爬到高处……游戏中,他们在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每次面对出现的困难都能绞尽脑汁尝试运用新的方法,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失败了重来,不轻易放弃,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幼儿行为、倾听幼儿对话、询问幼儿困惑、解读幼儿需要、分析幼儿思维过程、解决幼儿不能解决的问题等,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护栏桥面东东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张东东作品
读《比尾巴》,学仿写
我多想……
不要跨越护栏
马路护栏成夺命利器
奇怪的桥
纸桥载物的观察研究
我家还有……
桥面与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