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

2018-04-19 16:18刘菁菁
参花(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特点钢琴

摘要:钢琴伴奏是一门极其复杂且富有色彩的艺术,它是钢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让钢琴艺术变得更加灿烂与辉煌,尤其在它的伴奏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钢琴伴奏产生的原因,钢琴伴奏的广泛性特征及与其他乐器的相融性,深刻阐述钢琴乐器本身的广泛性与兼容性。

关键词:钢琴 钢琴伴奏 特点

钢琴是乐器之王,这不仅得益于它自身宽广的音域和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婉转悠扬的音色,更得益于它丰富多变的和声织体,使得它不同于其他乐器。变化丰富的和声性让钢琴演奏变化多端,极具魅力的表现力使得钢琴艺术更加绚丽多彩。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有句名言:“钢琴是一件乐器,也是一百件乐器。”可见钢琴在独奏乐器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当然,除了展现自身独有的演奏魅力之外,钢琴更多地作为伴奏的乐器出现,甘愿去做陪衬,与更多的乐器结合演奏出更加动人的音乐。它的应用范围极广,基本上可以为所有的乐器和声乐歌曲伴奏,是当之无愧的伴奏乐器之王。钢琴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无论是从乐器本身还是从乐器之外的音乐风格上,都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印记,每个时期钢琴都有时代背景下赋予的新的内涵。

一、钢琴伴奏的产生

1709年,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制成。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发展,钢琴不仅成为众多作曲家、演奏家、音乐爱好者情有独钟的乐器,而且它的出现也成就了一批音乐家。在众多音乐家的不断努力和改良下,钢琴除了自身作为独奏乐器之外,也逐渐发展成为伴奏乐器,它在伴奏领域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成为越来越广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伴奏乐器。早在8世纪以前,欧洲各地尤其是教堂音乐大多以圣歌、格里高利圣咏歌唱为主的多声部音乐为主,声乐占据了宗教音乐的主要地位,任何乐器都被宗教禁止。从公元9世纪开始,随着管风琴的兴盛和引进,加上管风琴特有的音色、复调音乐和交响性特点,在与宗教人声伴奏的互相作用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钢琴伴奏。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各时期对于管风琴的改良,逐渐形成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又叫羽管键琴、大键琴)等,有的适合独奏,有的适合合奏,其发声较清晰,穿透力更强,可以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演奏。因此钢琴这个名字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其不断变化的和声织体和交响性的效果,为它日后成为乐器之王奠定了基础。

?二、钢琴伴奏的广泛性特征及与其他乐器的相融性

(一)多声性

现代钢琴的应用极其广泛,钢琴本身具有88个键,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总音域达7个八度之广,并且包含了音乐体系中的最高音与最低音,是任何乐器都无法与之媲美的乐器之王。它的演奏方式主要靠人的十指交替演奏,有时甚至可以同时发出十几个音,这是任何一件乐器都做不到的,它是所有乐器中音域最广的。例如弦乐最多只能拉出三四个音的和弦,簧管也只能吹出一个音,许多类似的单声部乐器正是自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乐器本身的发展,即便有优美的旋律,但是时间久了也会难免让人感到声音单薄,缺乏色彩感,更不容易去表达音乐主题的思想内涵。因此,钢琴的多声性特点大大弥补了这一空缺,它的声音极具魅力,可以婉转悠扬,可以铿锵有力,可以浑厚坚定,使得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在合奏音乐中,钢琴作为唯一一个可以与众多乐器合作的乐器存在。

(二)和声性

所谓和声,就是不同的音级有机地组合,在音乐的主题里有序地表现主题,就像调色板一样,使得单音节变得更加具有色彩。和声的编配和进行决定着旋律主题表现的丰富性,例如单场一个音节,从音响上来说势必会显得单调,如若在它的上方和下方加上三度的“3”和“5”,同时发声就会显得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音响效果会更加明显,和声的复杂性就在于它的和声语言极其丰富,在24个大小调关系中它可以随机组合成7个三和弦和7个七和弦。除去其音响结构相同者不计,可以归纳为不同结构的三和弦4种(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减三和弦、增三和弦),七和弦七种(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减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增大七和弦)。除此之外,还有不常用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复合和弦等。复杂且多变性是多彩和声的艺术魅力,它在钢琴上的应用极其广泛,面对不同主题旋律的音乐,都能够巧妙地选择一种属于它特有的色彩去装饰,显得更加明亮。其庞大的和声体系就像语言文字,构成了一篇篇富有魅力色彩的天地。例如歌曲《鸿雁》,如果只是简单地弹奏主旋律,把左手和声伴奏去掉,那么音乐就显得单薄、平淡,失去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主题的色彩性,合理运用和声效果,音响、色彩感染力都会发生质变。充满色彩的和声表现力是作为伴奏乐器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它能为旋律润色增光,能使音乐作品变得更加丰满、富有感染力。因此,钢琴在和声上的复杂性和变换独特性使得钢琴伴奏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因为这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钢琴成为伴奏之王。

(三)复调性

复调音乐是指两个或几个旋律同时结合而组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具有同时性而又不会失去自身特点。复调不像单旋律的进行那么顺,复调是多线条的、有层次分明结构的,一般情况下不分主次同时进行,互不影响又互相牵制、相辅相成。所以钢琴是复调音乐最好的表现乐器。纵观钢琴发展史不难看出,西方钢琴家贝多芬、巴赫、舒伯特等对复调音乐尤其是钢琴背景下创作的大量的复调作品至今经久不衰,这些作品最少有两个声部,甚至有四到五个声部同时进行,不仅训练手指对于钢琴的掌握能力,更锻炼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在现代社会众多的钢琴作品中,大量采用了复调手法来发展创作,使得音乐主题以更加多元化、形象化的形式出现,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与单旋律遥相呼应、相互衬托,增加了与旋律之间的交流和配合,丰富了艺术创作手法和技能的发展,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扩大了艺术歌曲的创作范围,增强了伴奏性的色彩,使得钢琴作品更加具有魅力,伴奏与主旋律成为更加生动的整体。复调手法在现代音乐作品中愈来愈重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交响性

交响性是钢琴的另一个亮点,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多容性和和谐性,尤其是大三角钢琴,它的音量大、音域宽广、音色明亮、穿透力極强,加上和声效果的应用,使得钢琴能够独立地作为一件交响乐器存在,在许多的奏鸣曲、协奏曲、艺术歌曲以及歌剧的乐队伴奏中广泛使用,也只有钢琴能够与众多乐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出巨大的魅力。在现实条件无法满足交响乐团时,钢琴能够独立地承担交响乐的伴奏,例如歌剧《阿里安娜》中的哀歌,蒙特威尔第曲在没有乐队伴奏的条件下,钢琴伴奏就发挥了良好的替代作用。所以,许多乐器都以钢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这与其交响性特点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是钢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让钢琴艺术变得更加灿烂与辉煌,钢琴伴奏在现实应用中发挥出无限的魅力。钢琴本身的特点也使得钢琴伴奏的丰富性被运用得更加广泛,它的发展不仅在于对艺术歌曲、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即兴伴奏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更融入到生活,在合唱艺术、舞蹈艺术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艺术的魅力也将在众多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彭.钢琴伴奏对中国乐器演奏的重要意义[J].当代音乐,2015(24).

[2]张丹琼,孙鸣.论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6(18).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4]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郑兴三,编著.钢琴音乐文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刘菁菁,女,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特点钢琴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