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化引领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2018-04-18 11:17张祺午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试验区职业院校区域

张祺午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有上亿人次接受各类培训。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步入了走向现代化的新阶段。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等严重滞后于城市,区域间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党的十九大报告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也要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尤其是公共服务差距,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其根本在于差异化共同发展。实践证明,不同区域,如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各地推动、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各有特点、存在差异,甚至还各有优势。职业教育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就是要充分整合需求、突显特色,实现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特色化发展。为此,有三方面工作需要深入推进。

一是要加大试验区建设力度,突破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体制束缚。在目前建设的“职业教育试验区”基础上,升级一批、改造一批、新增一批部省共建试验区,实施新一轮部省共建职教改革创新试验区项目建设。吸收已有试验区的发展经验与教训,重点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实现突破,开展区域性改革创新探索,切实担负起先行先试的责任。在试验区建设方面,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制约,充分迸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坚持同步优化,协调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二是要加快地方立法进程,保障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合法地位。加快修订完善地方《职业教育条例》,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在法律框架下研究出台加强职业教育省级统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省级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职业教育各类资源、统筹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和功能分工、统筹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统筹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制订完善职业院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系列法定标准和政策文件,保障職业教育区域特色发展。

三是加强协调机制建设,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崭新局面。搭建区域职业教育协作的合作平台,共享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促进师生交流、教科研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产教深度融合,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建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新兴产业间的对话机制、项目协同创新机制、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构建区域职业院校间紧密型共同体,通过委托管理、师资交流等方式实现发达地区职业院校面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探索职业学校跨省联合培养人才和中高职衔接的创新模式。

猜你喜欢
试验区职业院校区域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区域发展篇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