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海南改革再出发

2018-04-18 05:15高虹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海南省海南改革开放

高虹

今年,恰逢东道国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设置了“改革再出发”板块。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中国改革开放的话题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40年风雷激荡,中国依靠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而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经过30年投身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从边陲小岛向国际旅游岛的蜕变,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三十而立的海南,如今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向南,一直向南

1988年4月的一天,黄一鸣从位于海口市海府路的海南行政区委办事回来,看到两名工人正踩着三轮车,缓缓地往区政府大院方向骑去,车子上放着一块大大的牌匾,刻着七个大字:“海南省人民政府”。

黄一鸣没多想,立即返回区政府院内的单位办公室拿上相机,跟着三轮车,一路去了当时即将成为海南省政府办公地的大院门前。一名穿着白衬衫的工作人员踩着倚门的竹梯,正准备从另两名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红色彩缎,将印有“海南省人民政府”字样的大牌匾挂上墙,“咔嚓”一声,黄一鸣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珍贵时刻。

就在拍下《建省挂牌》照片的第二天,1988年4月26日,在当时的广东省海南行政区政府大门,包裹的红布被拉下,“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海南的发展 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其实,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受到中央的关注。

海南,扼守海上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它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饱经沧桑,终是不屈不挠;建省之前,它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国防前哨,资源富饶,却较落后封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了给改革寻找突破口,相继在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四个地方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岛的开发也在这个时期开始破题。1980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海南岛问题座谈会,并形成了《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

1983年二三月间,国务院连续三次召开了研究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的座谈会,并形成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明确提出了“以实行对外开发促进岛内开发的方针”。从此,海南的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首次向世人宣布了这一重大决策。

10个月后,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由此,海南实现了历史大跨越:从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从封闭落后的国防前线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很快,海南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向往的热土,数以万计的人川流不息地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这一改革开放中的罕见现象,后来被称为“十万人才下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

北京青年秦建国上岛的那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他背着几十包方便面和一本毕业证书,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后才踏上这片热土。严严实实的冬装,终于在秦建国辗转于火车、大巴、轮渡之际,被一层接一层地脱去,甚至可以视其为一种仪式——告别过去,奔向未来。他一直记得那首歌:“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只因要走自己的路,只因种子要发芽。”

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不同于海南岛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人口大迁移,对于这些新理想的追求者而言,海南省比“特区更特”的设想,曾代表着梦想与希望。

三角池,在当年的海南,没有比这个名字更被人熟知的地名。

它位于海秀路与博爱路、海府路三条路交叉地带,紧挨海南省委、省政府,距当年的人才交流中心不过六七百米。由于人才交流中心场地有限,海口东湖附近逐渐自发形成了一个求职信息交流的场所。求职大学生们在三角池公园的围墙上粘贴留言、互换信息,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宽慰,甚至夜幕降临时在那儿朗诵诗篇,大声歌唱……

如今,作为海口城市更新项目之一,三角池片区(一期)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修复了城市记忆,再现着市井活力。据说,这里还将搭建一面“闯海墙”,以打造具有闯海文化历史的特色记忆带,让人记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闯海人的大军中,后来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萬通六君子”。王功权、冯仑、王启富、易小迪、刘军、潘石屹,6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一场华丽的冒险。到1993年改名成立万通集团时,他们已经赚到了3000万元。从海南做房地产起家,万通六君子中的冯仑、易小迪、潘石屹都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的大佬,王功权后来转身成为著名投资人。

顾客在海南省三亚国际免税城内游览、购物。图/新华

一往无前走下去的闯海人精神,是大特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海南特区建设中逐渐孕育和锤炼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风貌,是展示特区人品格、凝聚特区人力量、激励特区人奋进的精神财富。”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毛志华认为,特区精神是勇于探索、奋力争先的“首创”精神;特区精神是脚踏实地、尊重规律的“求是”精神;特区精神是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特区精神是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30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提振了海南大特区让人刮目相看的精气神。

2017年6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与南海研究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举行座谈时谈道,“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善于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立足全国最大经济特区,进一步明确海南未来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

这里留下奋斗的汗水

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三亚分会场异常缤纷夺目。作为央视春晚策划人,三亚分会场的第一场展现方案,朱海投了赞成票。

事实上,看过2018年央视春晚的观众,也切实体味到了这样一种观感。那一种对海南感情的涓涓倾诉,一如数十年前的朱海之于海南,在寂静的深夜,跑向沙滩,面对大海,放声朗诵诗歌,追问大海:“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

对于在海南奋斗的那些岁月,朱海历历在目。

办省级经济特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海南要“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建省之初,海南紧锣密鼓地推出了多项领风气之先的改革,成了全国改革的试验场。

体制改革方面,海南更是一马当先。1988年,海南率先进行省级机构改革试验,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架构,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1991年,率先推行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试点,全面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1993年,率先推行“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和机动车燃油附加费改革。2004年,率先取消农业税,2005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

发展路径方面,从“一省两地”到“生态立省”,从“国际旅游岛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个重点产业”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海南不懈探路寻径,积蓄起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对外开放方面,1990年,国务院批准,外国人可在海口或三亚办理入境签证,海南成为了国内率先实行落地签证的地区。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南开始实行21国旅游团免办签证政策。1993年,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式封关运作,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晴雨表”。2003年,率先实行航权开放试验,开放第三、四、五航空运输业务权。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召开成立大会,选定琼海市博鳌镇为永久会址。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海南省26国免签证政策,目前,免签政策覆盖面还在进一步扩大。

一项项改革措施,突破当时思想和体制的藩篱,引领了全国相关领域的改革开放,至今都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游各在海南一处医'厅旅游中心内体验养生项目

海南立昇,这家从海南起步的科技实业公司,不仅在海口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基地,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开发高性能超滤膜并达到产业化生产的大型超滤膜及其组件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和服务覆盖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海南,我从未后悔过!”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刚不止一次吐露心声:“如果换一个城市,或许就没有如今的海南立昇 。来海南,是我的选择,是新生活的开始,海南留下了我奋斗的汗水。”

在海南寻求破题的突围中,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我很喜欢出海,有时间跟你们一块出海去。”潭门不少渔民的家中,都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2013年習近平总书记来到潭门时与他们的合影留念。

2013年4月,刚就任国家主席20多天的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向中外嘉宾宣告:“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在随后视察海南时,他强调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温邓小平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声声嘱托,穿云破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海南经济特区的使命远没有完结,而是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2017年4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履新伊始,就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海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等内容。随后,新一届海南省委在全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为主题,谋划推动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

中共十九大闭幕不久,海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出台33条学习宣传贯彻意见。

改革开放的珍贵样本

在海南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史上,洋浦始终备受关注,但又命途多舛。建省初期,它曾开创了“外商成片开发,综合补偿,承租土地”的洋浦模式。但随后的“洋浦风波”让它饱受争议。1992年,洋浦成为中国唯一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

自2004年开始,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洋浦的开发主体实施了两次重组,于2007年实现了政府主导开发的重大转变。2008年11月,洋浦保税港区正式开港运行,这是中国正式投入运行的第四个保税港区。各项体制机制理顺之后,洋浦的产业发展开始发力。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磊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洋浦目前的主导产业已经成形成势,坚持集约、集群、环保、园区化、高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新型特色工业成长壮大。“建区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其中生产性投资890亿元,形成油气加工一个600亿级产业集群,油气储备、浆纸一体化两个200亿级产业集群,港航物流、农产品加工、现代金融等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

在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更大进展,是海南近年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方向。

2015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同意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要求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多规合一”要破解规划建设“相互打架、难以对接、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当前定下规范的发展路子。

2017年6月,海南成立了全国唯一省级规划委,主要负责全省空间类总体规划的编制、管理和督察,确保《海南省总体规划》出台后,能够一张蓝图干到底。

在成立大会上,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将这个机构的设立与海南改革全局相提并论,指出省规划委员会就是因改革而生,要勇于为改革担当,发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于突破的特区精神,努力推动政府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海南省规划委主任丁式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海南省“多规合一”改革试点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六类空间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并于2017年11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绘就了全省“一张规划蓝图”,建立了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如今,这项发轫于海南的重大改革已经开始走向全国,被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评价为“在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空间规划体系上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9日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在海南等地试点基础上,将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西、贵州等7个省份纳入省级空间规划试点范围,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

海南的春天,是被火红的木棉花唤醒的。每年二三月,到昌江看木棉花已成为海南岛西部旅游的热点之一。

抓住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的契机,海南把全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两年来,海南以“点、线、面”入手,率先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为全国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也有效促进海南旅游转型升级。

这既是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给予了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历史的年轮书写发展的轨迹。

2014年3月,经海南省委主动请缨,中央政法委批准海南成为全国第一批六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

“本轮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竞争让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法官检察官职业的尊荣感。”时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介绍,根据海南省直管县市的省情和法院队伍实情,在全省三级人民法院整体同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自当年12月省委政法委全省“司改”动员会以来,至2017年10月已完成59项改革任务,被中央政法委肯定“海南‘司改蹄疾步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两次批示肯定了海南人民法院“司改”工作,称海南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发挥了示范作用”。

2015年12月29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新组建的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挂牌,解决了原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两张皮”相互掣肘、资源难以整合、决策效率不高等问题,海南农垦性质从政社企混合体向完全市场主体转变,实现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也为全国农垦系统改革提供了经验。

医疗旅游已经成为海南吸引境外游客的一张亮丽名片,拥有“国九条”优惠政策的琼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建设。2018年3月31日,位于先行区的博鳌超级医院开业,临床医学领域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国际感染病医学中心、国际肝胆胰肿瘤诊疗中心等12个顶尖学科团队正式入驻。

改革并未到此为止。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开展园区“极简审批”改革试点,建成全省“一张审批网”。

一方面,在省域多规合一的指导下,海南生态软件园等园区以统一规划审批代替单个项目审批,打造为入园企业一站式服务的“极简审批”;另一方面,省政务信息数据平台已接入500多个各部门各领域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共享率达99.46%,“椰城市民云”等大数据应用APP相继上线,市民逐渐享受到“不见面”的政务服务和审批服务。

正是这些敢闯敢试的地点、“当时行之不觉”的拐点,绘制了一幅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历史底本。

2017年4月,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描绘出海南未来的发展之路—— “以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发挥‘三大优势”“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争创经济特区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字字句句,饱含憧憬,指引海南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2月2日,刘赐贵在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上说,“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特别是近5年海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巨大成就、巨大变化有力印证了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伟大,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之路,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更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1997年7月,海南万泉河畔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子。

在海南博鳌投资多年的蒋晓松与私人朋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夫妇、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在他新开业的博鳌乡村高尔夫球场挥杆。白色的小球呈弧线飞出,也飞生了一个创建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

2001年2月27日,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共同发起、非政府性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并将博鳌作为论坛的永久所在地。17年来,博鳌亚洲论坛这支巨大的“麦克风”,不断地将亚洲声音传向世界。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现路径。一次是2013年,另一次是2015年。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王胜认为,要将论坛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应衔接、互为呼应,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

从2015年起,海南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优势,搭建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平台,每年达成一系列共识,有力推动了海南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在2017年的对话会上,刘赐贵代表海南向与会各周边地区呼吁,深化务实合作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倡议上,要转化为具体的政策、项目,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与东盟各省市共同打造“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他希望,“通过不断开放合作,将海南打造成为展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窗口。”

真诚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2017年7月,海南分别与菲律宾巴拉望省、印尼巴厘省签订友好协议。有关统计显示,海南各城市已经与54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城,为落实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2016年,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50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额的67.3%。

过去几年中,海胶集团、海南矿业等一批本地企业在优惠政策、优势资源的促进下,积极通过海外投资、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将生意做到海外,在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带去利好与机遇。

“走出去”的不仅有企业,还有海南先进的技术。

曾经,海南热带农业专家走进马尔代夫为椰子树“看病”,帮助马尔代夫建设椰心叶甲天敌工厂和椰子害蟲联合试验室,解决了椰心叶甲天敌人工繁殖和室内饲养技术问题。

自2016年9月以来,海南省已4次派出医疗队在柬埔寨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筛查病患近2500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43例,手术成功率100%。

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便捷的通关服务、迅速增长的需求,让海南发展邮轮经济的优势尽显。目前,三亚国际邮轮母港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目前两个15万吨邮轮泊位已经基本建成,两个预留22.5万吨级泊位也已完成建设,待获批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

作为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含金量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核心政策之一,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落地实施以来,已成为海南一张 “金名片”。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2018年1月底,共监管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累计销售额314.8亿元,购物4027.2万件,购物人数1000.7万人次。

2018年3月23日,马德里时间晚上21点50分,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迎来了海南航空深圳——马德里航线首航航班HU7983。截至2017年底,海南航空已开通“一带一路”相关国际和地区航线逾100条,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贸、人文交流架起了新时代的“空中丝路”。

海航,是海南本土最大的企业,也是本土培育壮大起来的优秀企业,更是海南大特区一张名扬天下的名片。

“必须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一扛到底!”沈晓明说,“要以开放倒逼改革,使海南成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开放战略上,海南正在谋划,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局,推动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加快海南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空中、海上互联互通,从2017年起争取3年内开通100条国际航线,全面深化重点产业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以实干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潮起潮落,沧海桑田。在跌宕起伏的岁月中,海南曾遭遇过发展瓶颈,探索过艰难转型,但始终没有失去前进的动力。

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时间节点,海南如何扛起“三十而立”的责任担当?如何提升经济特区的品质和内涵?如何打造一个升级版的国际旅游岛?成了这个时代的海南命题。

“改革开放是海南发展关键的一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考察海南时如此强调。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刘赐贵用两个“三更”阐述未来海南深化改革开放的路径:海南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以实干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精准、更加配套的改革举措,建设新时代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为国际化的经济特区。

在海南新一轮改革路线图的设计上,刘赐贵提出了四个重点方向:一是对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进行系统谋划,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开展对外开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以《海南省总体规划》为引领,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严格实施新的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从今年起取消全省2/3市县的GDP考核,更加侧重于对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五网”基础设施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等考核,扭转“唯GDP思想”和“房地产依赖症”,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要以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区划和行政体制、国资国企等重点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与过去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模式相比,新时代,海南的改革开放更加贴合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局,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海南开放的一举一动,都不再是“孤悬海外”的“试验场”,而是国家开放的排头兵。

目前,海南作为最大经济特区,在经济外向度方面,跟一些岛屿经济体和国内开放度高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吕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海南服务贸易全方位对外开放。”

事实上,2016年2月,海南省已经从国务院获批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期为2年,共出台实施60多项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多成效。海南的试点,重点在旅游、教育、医疗健康、运输、文化体育娱乐、保险、服务外包、中医药等八个领域,在管理体制、促进机制、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30年的发展实践看,什么时候开放有重大突破,什么时候海南的改革和发展就能快起来。

2018年2月2日,在外交部举办的首场全球推介会上,时任外交部部长、现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面对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40余位外交官,风趣幽默地推介海南:“来到海南岛,身体会更好;结交海南岛,未来会更好!”

30年前,刚从重庆大学毕业的河南青年景柱加入了“十万人才下海南”滚滚人潮。如今,他已是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3月的一天,在海口西海岸面朝大海、回想往事时,他情不自禁提笔写下了一首小诗《大海的诉说》,留下了这样几句话:

“又是一个三十年,

我们还要化作一道道海浪,

簇拥无数沸腾的花朵。

其中有永远芳华的你,

也有永远青春的我。”

猜你喜欢
海南省海南改革开放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59国免签游海南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热带宝岛海南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