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略者来往,外公该行为是否多少有些不光彩?待读史阅世略深后,笔者忆起此事时,不免多了一分反思:家乡虽已被外敌占领,然人尚需生存,以俟来日,那么外公与日本人的关系,恐怕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这在彼时的沦陷区,可能亦属常态。之后该疑问始终于我脑海里萦绕,却久久苦无答案。
2015年,加拿大著名史学家卜正民先生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一书在国内出版,直面抗战期间日军与被占领区地方精英和民众的“合作”问题,对笔者解开横亘多年的迷惑,颇有启发。此书一经刊布,便引来学界一阵热议,褒贬不一。依笔者读后浅见,卜著之优缺,似可用“洞见与不见”概括。
所谓“洞见”,在于作者冲破了国内抗战学界以往惯用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解释框架。在此框架中,与日寇抵抗者,便是英雄,附逆于日寇者,便是汉奸。不过在此二元对立的模式审视下,那些既无抗击之举,也无屈服之心的广大地方精英和民众,他们的所思所为便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卜著聚焦江南五城,走进抗战史的灰色地带与灰色人群,试图将占领者与被占领者的关系定位为“合作”,并认为“现实里的合作在效果上更模棱两可,在运作中更困难。模棱两可不意味着令人费解、无法解释,困难也不意味着合作对占领当局毫无贡献。模棱两可和困难意味着我们不能根据我们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亦不能仅仅根据参与者不能预测的结果来评估他们的行为”。应当说,这种尝试对于抗战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颇有启示。
所谓“不见”,大致有二。一是所用资料略显单薄,尤其在叙述南京、上海两座城市時,这势必会影响观点的客观准确。二是在解读地方士绅精英同日军进行“合作”的动机时,作者更多侧重从利益、求生、维护地方秩序等角度立论,却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复杂变化的剖析。当然或囿于史料,卜著难以展开讨论,但笔者以为如能多引入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会对增强部分结论的说服力有所裨益。
对于卜著,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的“吕振羽史学读书会”曾进行过专门讨论,本人如上感想,便是得益于众人的“头脑风暴”。研讨期间,张熙同学对该书阅读甚为用心,撰写了一篇书评,从卜著的写作背景、章节立意、精彩观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体现了他良好的问题意识,且其视角与笔者不同,可互为补充,合而观之。
或许继《秩序的沦陷》之后,更多深入研究沦陷区有关问题的论著会不断涌现。也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彻底化解笔者胸中的那个谜团。
(点评人简介: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