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高考前是个应届高中毕业生。我考上清华的故事与好多同学的经历比起来算是平淡无奇,但却是一个鬼使神差,阴不差阳不错的故事。
最鬼使神差的事情是我无缘下乡插队的命运。1977年宁夏的高考是在12月15日和16日,而我于当年7月就已高中毕业。我周围的同学们大多一毕业就立即下乡插队了。我也着急下乡,但却迟迟不能成行。插队的地方是我妈所在单位宁夏轻纺厅的知青点,所以我需要我妈帮忙办手续。可任凭我心急如焚,天天央求,我妈就是不配合。我妈在单位里是个小出纳、普通群众,对她来说让女儿下乡实属无奈,她压根就不积极。我足足等了两个多月,好不容易插队手续齐全了,在生产队的吃住也都安排好了,却还是无法成行,因为我妈最后关头又不肯给我转户口。三等两等就到了10月中旬,有小道消息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下乡的事就被放在了一边。 事后想想,我没有下乡也是有些巧合的事情。当初若已经下了乡,就未必有那么好的条件全时专心准备高考。
等复习一开始,我经历了第二件鬼使神差的事情。之所以能考上大学,我的中学老师们功不可没。我于1968年秋8岁时才开始上小学。1969至70年又因随着父母去郊县干校农场而失学半年多。回到银川后又在小学和中学两次赶上了缩短学制。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满打满算总共在校时间只有八年多,而且这期间还经常学工学农学军。另外,地处大西北的宁夏教育水平相对较差。我毕业的银川四中在银川也不属于好学校。所以当时自己的基础非常差。高考复习,准确地说不能叫复习,因为好多東西原本就没学过而且不知从何学起。在这关键的时刻,我高中的老师们站出来了,主动组织了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一块复习。数理化语文政治都有老师辅导,高考复习进展顺利。最值得称道的是一个物理老师马旭波,他毕业于北大,水平很高。他以前没教过我,在他的精心辅导下,我的物理知识突飞猛进,从最弱项变成了最强项。
高考填志愿,我经历了第三件鬼使神差的事情。我能上清华的关键是我老爸逼着我改志愿报清华。我爸当时是银川火柴厂的厂长,工作特别忙,平时住在厂里,连周末都很少回家。报完志愿的那个星期天我爸碰巧回家。当他得知我第一志愿报了兰州大学,立即逼着我去学校把已经交了的高考志愿表撤了回来。我爸宣布,他的女儿必须报清华,考得上考不上另说,咋能报都不敢报呢?于是乎我就按我爸的要求在高考志愿中第一个填了清华。
高考时,我经历了第四件鬼使神差的事情。能上大学真是多亏了我妈坚持让我考完。记得第一天考的是政治和语文。两门考得都比较顺利。第二天早晨考数学出了问题。当时,有一道题不会做脑子就全懵了。结果后面会做的题也没有做完。中午哭着回到家。人彻底崩溃了,我告诉我妈,下午我不去考了,考了也没用,肯定考不上。没想到,我妈不由分说,下午把我连拖带拉地弄回了考场。物理和化学当时是我的强项,所以最后一场考试还算圆满。
高考录取对我而言是另一件“鬼使神差”的事情。我因为数学没考好,心想能考上宁夏大学就谢天谢地了。所以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感觉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脑子一片空白。我被清华化工系按第一志愿录取。可我当年报志愿时根本连化工和化学都分不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化工。高考复习的时候,觉得化学最简单,用了三天就搞定了。于是所有的志愿都选了带化字的。上了清华以后,我慢慢发觉,我这辈子真的就适合做化工。我非常热爱我的专业。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诉我的母校,她培养出了一个联接了研发与生产,将先进工艺与催化剂推向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了不起的化学工程师。
(作者简介:张丽萍,清华大学化工学士(1982)、硕士(1985),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博士(1996),陶氏化学(美国)EOEG 技术中心资深研发科学家和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