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红,罗 杰,罗飞云,何友军,周学军
(湖南省祁阳县气象局,祁阳 426100)
雷电是年年重复发生的自然现象,破坏力巨大,是当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从历史资料分析,永州市是雷暴多发区,陈涛[2]等分析认为湖南南部(包括永州市)的闪电强度大于湖南北部。李湘祁[3]采用数据网格化、VB程序方法也对永州市闪电数据进行了分析,因此,通过永州市闪电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以期达到掌握永州市雷电发生规律,推进全市的防雷减灾工作,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
李湘祁[3]等利用湖南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2007~2012年永州地区闪电数据资料,而本文的闪电资料来源为永州市闪电定位观测系统观测到的从2004年5月到2015年12月的地闪资料,其中剔除了不完整的记录。
李湘祁[3]等采取划分179h257个公里网格区域,建立VB程序的方式对落在网格内的闪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则运用数理统计和趋势分析方法对全市11个县区的闪电活动从闪电密度、陡度、能量及月变化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永州市闪电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永州市闪电定位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永州东部及东北部有一条明显的闪电密度高数值区,部分地闪密度达到3.2次(km2·a)以上,这一高数值区主要位于祁阳县、冷水滩、东安县东北部及蓝山县、宁远县部分区域,其中祁阳县东北部和东南部为永州市闪电密度最强区。李湘祁[3]等通过分析也认为永州市东北部雷电活动甚于西南部;闪电活动频发中心区域主是祁阳县东北部和东南部,两者的分析结论一致。吴传奇[4]等认为永州和衡阳的接壤地区雷电活动比较强烈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永州市东北部的祁阳县正与衡阳市接壤。
闪电陡度绝对值越大,危害性越大。从图1分析,永州市正地闪平均最大值在8月,平均陡度11.70423kA/μs,负地闪电平均最大出现在7月,平均陡度11.37995kA/μs,正负地闪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平均徒度为0.78014kA/μs和0.17022kA/μs。
从图2分析,永州市总地闪平均能量15211kJ,从地闪的月变化趋势来分析,永州市一年中出现有8月、10月和11月三个峰值,均超过20000kJ,其中10 月的平均正地闪能量为26742kJ,居各月之首。
图1 永州市各月正负地闪平均陡度值
图2 永州市各月总地闪平均能量
统计各月地闪次数形成图3,分析发现,永州市基本每个月均有地闪,每月的地闪次数有一定的差异。从全市各月份总地闪、正负地闪出现百分率分析,永州市的负地闪数远远多于正地闪数,占总地闪的80.75%,正地闪占了19.25%,负闪是正闪的四倍多。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因为负地闪占80%以上,故其变化曲线与总地闪相似。李湘祁[3]等通过分析认为永州市负闪发生频率大,占95%以上,虽然数据统计不太一致,但分析结论一致认为永州市的负闪频率远远高于正闪。
图3 永州市各月总地闪、正负地闪出现百分率
从各月总地闪、正地闪、负地闪的百分率来看,3月、4月、5月、6月为地闪高发期,其中4月份的百分率为最高,分别为27.23%、5.17%和22.68%,为全年各月的峰值,这与4月份雷雨日数增多有关。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一年中有三个季度都出现了一个峰值。李湘祁[3]等通过分析认为永州市闪电频发于4~10月,呈现三峰结构,由于两者采用的数据时间跨度、分析方法不同,在月变化特征上两者结论虽不太完全一致,但三峰结构的结论一致。
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与负地闪相比,正地闪各月变幅相对平缓一些,这与正地闪发生频率不高有关。
通过对永州市闪电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永州市是闪电活动多发区域,其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南北、西东分界特点。
(2)永州市的闪电一年四季都有出现,但季节性变化较大,呈三峰结构。
(3)永州市闪电以负地闪数为主,占总地闪的80.75%。闪电主要集中在3-8月,其中4月份的地闪为最高,分别占全年总地闪、正地闪、负地闪的27.23%、5.17%和22.68%,为全年各月的峰值,这与4月份雷雨日数增多有关。
(4)正地闪平均最大值在8月,平均陡度11.70423kA/μs。负地闪电平均最大出现在7月,平均陡度11.37995kA/μs,两者相差不大。
(5)本文仅对永州市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对比分析,对这些特征的形成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1] 邓德文,周筠珺等.中国典型区域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及其机制分析[J].气象科学,2013,2.
[2] 陈涛,吴岚等.湖南省雷电特征及闪电数据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9.
[3] 李湘祁,宾雍伟等。2007-2012年永州地区闪电数据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7.
[4] 吴传奇,丁黎等.湖南省电网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J].高电压技术,2010,4.
[5] 易燕明,杨兆礼等.广州市闪电密度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