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建筑学院 吕雪萱
在世界地质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8级甚至9级以上的大地震。每次大地震,都震撼着全世界人民的心。然而,更加震撼人心的是,历场劫难的幸存者中竟有好些是初生的婴儿。他们在瓦砾之中不吃不喝居然能够维持生命达一周之久。
以墨西哥大地震为例。
1985年9月19日,震惊全球的墨西哥大地震发生后,法雷斯医院的废墟中传出了婴儿的哭叫声。两名参加义务抢险队的采矿工人艰难地向瓦砾深处掘进,终于在9月25日下午5点22分,从瓦砾堆下救出了三个女婴。
“孩子还活着!”这一消息立刻在市民中传开了。
然而,奇迹并没有就此终止。第二天早上,即26日,从同一医院的瓦砾中又救出一个男婴。这个孩子竟是妊娠9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刚刚降临人世就失去营养供应达170小时,竟然活了下来。守护他的医生情不自禁地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地震发生后,从各种建筑物的废墟下共救出婴儿50人左右,其中有的婴儿还被抱在已经死去的母亲怀里。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新闻界。然而,产生这一奇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许多学者认为,在地震中被压死的人占绝大多数,被烧死的却很少。由此看来,身体小、可以躲到各种缝隙之中的婴孩较大人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大得多。他们认为婴孩能免于被砸死,形体小大概是首要原因。虽说不能用因过于巨大而绝灭的恐龙比喻,但在强烈地震时,成人形体的高大似乎是无法免于死难的重要因素。
照此说来,婴儿被埋在废墟中能得以生存也并非奇迹。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刚出世的孩子,在得不到任何食物的瓦砾下面竟能生息数日。
日本国立儿童医院院长市桥保雄解释这一奇迹时说:“刚出世的孩子耐饿力极强。婴孩出生后一般常规是24小时内不给牛奶,不足月者则是2天~3天。”
为什么?原来人在胎儿时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能量的,出生后能量获得方式改为由口摄取。新生儿一般经一周时间消化器官才能正常工作,这时间是由胎儿向乳儿的过渡期,也是生理机能大变化的时期。不仅消化器官、肾脏排泄系统开始工作,呼吸方式也从胎盘呼吸转向肺呼吸。特别是早产儿,这个时间更长。据说1公斤体重的早产儿在出生72小时之后的2周内只需给予1毫升~2毫升的牛奶。由此可见,婴孩看起来十分娇嫩,实际上却很能扛饿,尤其是那些被人认为虚弱的早产儿。
遇难的时候,比断粮对人威胁更大的是水的不足,但新生儿的体内却像一个贮存水分的仓库。这并不是文学比喻,婴儿体内水分确实多。因为婴儿与成人细胞内液量及细胞外液量的比率相反。机体代谢可以靠外液调节,婴儿细胞外液多,所以对极限状态的耐受性强。
人们也许会问,婴儿即便是耐饿、耐渴,但对寒冷又怎样呢?的确对于婴儿来说,保暖仍是最重要的。但是,婴儿对寒冷并非是全无防备。新生儿刚刚出生时,全身是被胎脂包裹着的,过去是用温水将其洗净,最近开始认为还是不洗净为宜,只需用橄榄油简单地擦一擦即可。这就有助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证身体维持正常体温。地震后,婴儿四周是用瓦砾埋成的“暗室”,再加上胎脂,不是很好的保温状态吗?
婴儿体内,还有一种成人没有的组织,即“褐色脂肪组织”。这种组织在婴儿的头后部到肩周分布,是一种极易动员的能量,婴儿依此维持体温。
婴儿对缺氧的耐受性也很强,似乎是保持着某种胎儿时期的机制,必要时方才使用。缺氧时,机体由需氧代谢转向厌氧代谢。在母体内的胎儿不使用肺脏,因而流经肺脏的血液很少,肺需要的氧气量也很少,胎儿的循环系统将较多的血液送往需氧的脏器。在缺氧的状态下,这种机制的作用又被动员了起来。此外,成人和婴儿血红蛋白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婴儿血液里含有大量胎儿性血红蛋白,这种血红蛋白极易与氧结合且易解离,即使是少量的氧也能动员大量血红蛋白,巧妙地进行代谢。所以婴儿血中氧浓度只要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就能生存。那对成人来讲就如同在喜马拉雅山顶峰上生存一样。
婴儿潜在的生命力中,还包含着心理方面的因素。当这些小小的“超能者”们被埋在瓦砾中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在想什么呢?
那时候,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状态,当然也并非是完全不清楚,起码知道明暗、声音和冷暖。出生不久的婴儿尚不懂得恐惧和绝望,也没有那些不必要的多余念头,什么“没有氧气人就完了”等等。这对生存是有益的。
成人虽然有求生的意志力,但不是无限的。处在极限状态下,这种求生的意念会完全毁灭。反正也不会得救了,索性自杀算了。这种事是很常见的。就这点而言,成人不及婴儿。婴儿在极限状态下只是哭,哭累了便睡,天真无“邪”,使这些小宝贝得益匪浅。
在活埋这种极限状态下,婴儿的保护机制发挥了作用。褐色脂肪组织、胎儿性血红蛋白以及纯真无邪都是婴儿保存自己生命的本领,而这些恰都是成人已经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