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忠秋
钻木取火,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火,可以让人们吃到熟食,可以得到温暖,可以吓退野兽,可以让人们不必在黑暗中前行。为了保存火种,慢慢就有了灯。灯本来是用于照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渐衍生出了祭祀、庆典的功能。
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工匠们用红木做成六角支柱,外面糊上红纸,内有红烛照亮。“宫灯”由此诞生。隋唐时期,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
藁城宫灯就是人类在征服黑夜的基础上,逐渐从保存火种、照明工具、欢庆娱乐等功能提升为现代文化艺术,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因进贡宫廷得名“宫灯”。传统的宫灯都是手工制作,经过改良发展而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天安门城楼、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甚至许多大型国际性会议上都闪耀着藁城宫灯的光辉。
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祸害人间,人们组织起来捕杀它们,不小心把玉皇大帝的神鸟给射死了。玉帝大怒,准备派天兵天将在半月后放火把这块地方化为焦土。帝女善良,不忍心百姓受难,偷偷把消息告诉了这个地方的一位老者。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到了那天晚上,玉帝往下一看,人间一片红光,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以为是熊熊大火,便不再追究神鸟被杀之事。原来是家家都按照老者的吩咐,张灯结彩,高悬红灯,把大地都映成了红色。自此之后,悬挂红灯可以辟邪祛难,可以带来平安幸福便成了百姓们的共识,也逐渐形成了风尚。
过去,在藁城一带,每年过了正月十五,私塾就要开学上课了,每位家长都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着学生前途一片光明,这称为“开灯”。据说元宵节提灯笼也与开灯有关呢!不过,藁城人挂红灯可有讲究,一定要挂双数,不要挂单数,好事成双嘛!
传统红纱宫灯的制作流程是:
1.选材 传统宫灯骨架的原料主要是竹子。先将挑选好的上等竹竿晾晒至五分干,劈成竹片。要求竹片线条直,有韧性,不容易折断。福建产的竹子比较好。
2.锯竹片 根据宫灯的大小,将劈成片的竹子用锯割成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竹片。
3.劈竹条 把锯好的竹片劈开一头,逐个掰开。劈开的竹条要粗细均匀,宽度依据骨架的大小而定。
4.刮竹条 用刮刀将小竹条的内侧、边缘等粗糙不平的地方刮平整,使竹条内部薄厚一致,否则会造成竹条的弯度不一致,进而导致灯笼变形、不美观。
5.削榫头 在每根竹条的两端削一个榫头,以便装入定位卡座内。
6.钻孔 将削完榫头儿的竹条放在一起,然后在两头钻上小孔。
7.穿竹条 用细铁丝将打好孔的竹条穿在一起,将其固定。宫灯骨架所用竹条根数的多少,是由宫灯的大小决定的。宫灯越大,竹条数量越多。高100厘米的宫灯由20根~22根竹条组成。
8.安卡座竹制骨架的定位卡座是用塑料制成的专用卡座,其形状为锯齿状。把穿好的竹条均匀摆开,然后逐个卡入定位卡座的锯齿槽中。卡座上端有一条浅槽用于安置穿竹条的铁丝。
9.装支撑杆 每个宫灯都有两根金属支撑杆,使宫灯能沿着支撑杆撑开,并通过弹簧片将其卡住。将支撑杆从定位卡座的圆形孔内插入,到达底端卡座的圆形孔内,然后用铁钉将其钉住,使其底座不能任意晃动。
10.拢形 为了使宫灯美观,将宫灯骨架顺着支撑杆撑开,而后用细绳固定竹条之间的间隙,通常是一边调节一边固定。100厘米以下的宫灯,捆绑两道细绳即可,上下两道细绳应捆绑在竹条顶端1/6处。接着要检查调整整体效果,看其是否周正匀称,各部位固定是否牢固。这样一个竹制骨架就算完成了。
11.上灯罩布使用金丝绒、五美缎和真丝等布料做灯罩布。一个灯罩由4片~6片灯罩布组成。将缝制好的灯罩慢慢地罩在骨架上。用手抓住灯罩,将宫灯骨架慢慢撑开。把灯罩细心地抻平,以平整、舒展为最佳。
12.上补片将上好灯罩的宫灯,沿支撑杆撑开,使其尽量舒展,在骨架的裸露部位抹上胶水,将补片轻轻粘贴到裸露的地方,然后用板刷抹平。从前宫灯上贴的都是“喜”字,后来艺人们为了美观、协调,对喜字不断改进就变成了今天的“云字花”。
13.整体检查 完成以上制作工序后,应对宫灯进行整体检查。看宫灯的外形是否匀称;撑合是否自如;装饰物粘贴位置是否合适牢固;灯罩是否有破裂、透风漏气。将宫灯悬挂在一个通风、干燥、洁净的地方,慢慢晾干,就可以出厂了。
藁城宫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创新。
中国的宫灯有四大流派:北京宫灯、自贡宫灯、洛阳宫灯和藁城宫灯。北京宫灯多采用紫檀、花梨等名贵红木做骨架,呈六角形或八角形,外面镶上玻璃,有时玻璃上有名人的字或者画,高档文雅、雍容华贵。自贡宫灯多以彩灯、花灯为主,婀娜多姿,流光溢彩,以娱乐、喜庆、欢快为主要格调。洛阳宫灯更注重装饰,尤以条编、中国结、旗穗等饰品著称,撑合自如,易于保存,红色宫灯反而不多。
清雍正年间,藁城屯头村李老汉做了几对精致的灯笼到集市上卖,被县太爷相中并全部买下,挂在县府观赏。为取悦皇上,县官将自己心爱的灯笼献进宫内,被雍正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便把灯笼作为贡品。后来人们将贡灯称作宫灯,藁城宫灯由此得名。藁城宫灯吸收了各地制灯工艺的长处,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宫灯品种。主要有红纱宫灯、木雕宫灯、走马灯、电动宫灯和纸雕宫灯。每一个新品种的出现,都凝聚了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力。
红纱宫灯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适用于大型室外庆典,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大红的灯笼悬挂在高高耸立的建筑物上,庄重而热烈,华贵而尊严。
木雕宫灯多用于宾馆、庭院、茶楼等地,大部分是六方形的,分上下两层。上层可以叫做灯帽,下层叫做灯身,每层各装有六片玻璃,上面绘有图案,有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形象。高档的木雕宫灯用紫檀、乌木、金丝楠木、花梨等珍稀木材制作,一般的宫灯用杜梨木等制作。
六方宫灯的弯梁和探出的龙头,动感十足,上下两层的构造,类似垂花门。所有的木料均是以榫卯结构相连接,弯曲雕刻与直木条相互配合,方圆有度,长短搭配,见棱见角,彰显严威。龙头口中衔着大红丝线流苏,流苏上端饰有蝴蝶结和穗坠,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灯架尺寸有一定的标准,65厘米×65厘米标准的灯笼,要求外框最大直径为65厘米,总高度为65厘米,灯帽的内径一般为40厘米。
走马灯外形与宫灯相似。传统的走马灯利用热气推动灯体旋转。灯内以铁丝做立轴,轴的上方安装着叶轮,下面放着蜡烛,点燃蜡烛后热气上升,空气密度下降,冷的空气就过来补充,于是流动的空气吹动叶轮,带动轴承旋转,进而带动灯的外罩转动。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灯壁上,灵动活泼的图形立即呈现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走马灯开始采用电动机助动,更增加了表现力和趣味性。电动彩灯就是在走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可以表现恐龙等大型原始动物,还能配以音乐声响,借以烘托现场气氛,增加感染力。
藁城宫灯的第十一代传人叫张风军,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今年61岁了。1984年从部队退伍后,凭着对传统工艺的执着追求和热爱,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劈波斩浪,突飞猛进,成为藁城宫灯产业的龙头。
史有全是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中小堡村人,自幼酷爱艺术和手工制作,对花灯的设计制作情有独钟。上学时每到寒暑假,史有全就找来高粱秸、竹板、彩纸,独自埋头扎制灯笼。1988年的一天,史有全在一本名叫《华北民兵》的杂志上看到藁城“宫灯状元”张风军退伍后制作宫灯并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的新闻,心有所动,马上就联系张风军,谈了自己的经历、对宫灯制作的喜爱以及对宫灯发展的看法。对艺术和事业的追求,让张史二人一拍即合,顿感相见恨晚。
史有全义无反顾,他毅然举家迁往藁城,与老朋友并肩作战,合作开办了公司,张风军担任总经理,史有全担任总设计师。经过十多年的探寻和研发,2002年,他们独创出了融蔚县剪纸及藁城宫灯艺术于一体的“民间纸雕彩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别致的造型、精致的工艺,使两种传统技艺以及两地的艺术文化得到了升华。这项专利技术的研发成功,让史有全成为了两种民间艺术融合的创始人。
纸雕宫灯是藁城宫灯的一个创举,是剪纸艺术与宫灯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极具文化内涵的一个产品。因其材料采用白卡纸,用雕刻机快速雕刻,能够大批量生产,所以叫“纸雕宫灯”。
传统的六方宫灯是直木条与弯木配合作为基本骨架,纸雕宫灯是以雕刻好的四块纸板自上而下依次安插组装而成,不用胶水,不用订书钉,而是靠插接固定,继承了六方宫灯的传统造型和榫卯结构特点,更加便于携带、邮寄和保存。纸雕宫灯的六个角全部是镂空雕刻,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在结构上分为上下灯架、灯帽、灯体和穗坠,打破了六角六龙头的固定设计模式。
机械雕刻的引进让纸雕宫灯更加富有艺术表现力。
灯体可以采用红、蓝、绿、黄等颜色;灯架造型可直可弯,更加丰富多彩;灯体的规格可大可小,适应不同的场所需要;装饰图案可以任意选择。灯架图案分为4大类:民间年画、传统文化、人物题材、自由定制,可以衍生出200多种图案造型。
每逢佳节挂红灯,不仅是在藁城,在全世界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这样的习俗,愿藁城宫灯像中国的优秀文化一样红遍华夏,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