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 冰 华
2018年全国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人感慨“这个夏天实在不好过”。包括我国在内,热浪几乎席卷了整个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部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本该寒冷的北极圈内,一些地区气温甚至超过了30℃,令人吃惊。
“2018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为了应对极端高温天气,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声明称,各国都应重视高温给人体健康、农林业、生态系统等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
日本消防厅数据显示,仅2018年7月,东京就有96人因中暑而死亡。加拿大魁北克省卫生厅称,仅2018年7月前两周,死于中暑的居民就超过70人。英国专家研究认为,今夏,英国将有上千人死于与高温有关的疾病,比如中暑、心脑血管病。
高温干燥天气还导致山火频发。瑞典火情最为严峻,仅2018年7月以来,就发生了至少60起山火,数千居民被迫撤离家园。目前,10余起由高温导致的森林大火已烧入以寒冷著称的北极圈。连日高温和大风导致希腊森林火灾频发,首都雅典发生的森林火灾,导致了近百人死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山火已燃烧超过一周,导致500余座建筑被毁,近4万人被迫疏散。
要用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来看今年的高温天气。普遍性是指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中国气象局此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1951年~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近50年来,冷昼、冷夜和霜冻变得稀少,热昼、热浪事件的发生频率持续上升,这与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的后果相一致。
特殊性是指今年极地环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今夏以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极地冷空气很弱,向南扩展的活动就弱。另外,今年4月,拉尼娜事件(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降低的现象)结束后海温上升很快,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2倍以上,位置也较常年异常偏北。按往年情况,七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会盘踞在南方,今年却偏北,使东北、华北都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下沉增温效应明显。
专家预计,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未来我国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现长时间高温热浪过程。到本世纪末,在最坏的可能性下,我国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将比目前高出5倍。
科学家研究后认为,随着全球变暖进程的加剧,高温热浪致死案例将在2031年~2080年急剧上升,以赤道附近的国家哥伦比亚为例,相关死亡人数可能上升2000%。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全社会应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开发利用清洁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城市规划,增加城市绿化,避免或减轻热岛效应;每个人都要坚持“低碳”生活方式,节水节电、低碳出行、废物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