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及保护传承

2018-04-18 03:24杨汝芬大理市大理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白族大理文化遗产

■杨汝芬(大理市大理文化馆)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曲艺门类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它是在白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承演绎中融合了白族民间众多曲调之精华,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白族说唱艺术。在大理白族聚居较多的大理、洱源、剑川、宾川、鹤庆等地广为流传,其中以洱海周边最为盛行。

■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点

大理白族大本曲通过千百年的传承,逐步形成了现在较为固定的“三腔、九板、十八调”,具有十分独特的音乐特点。

(一)“三腔”。对于“三腔”,在白族民间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高、中、低三个腔调,即唱腔在音域上的三种变化;另一种说法是以大理古城为中心,分为“南腔”、“北腔”、“海东腔”三大艺术流派,后一种说法较为普遍。它们“三腔”之间有不同的风格,存在较大的区别。笔者经过反复调查后认为,这应该是由于“三腔”所处的三地(上关、下关、海东)白族语言发声声调上的差异而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三腔”各流派艺人们,在各自的演唱行腔方面不断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最后才形成了如今“三腔”各自的行腔演唱风格和特色。总体来说,“南腔”的演唱风格温柔而细腻,“北腔”的演唱风格粗旷而激昂,“海东腔”的演唱风格则质朴而厚实。

(二)“九板”。“九板”是白族大本曲常用的九个基本腔调,无论抒情叙事都用。南腔“九板”为:大哭板、小哭板、平板、脆板、大哭边板、小哭赶板、阴阳板、提水板、高腔。北腔“九板”为:大哭板、小哭板、平板、脆板、大哭边板、小哭赶板、阴阳板、提水板、高腔。南北两腔的九板名称基本相同,曲调的结构也基本相似。这几首曲调的名称是由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音乐功能来进行命名的。有的曲调名称是借用了汉族戏曲术语来命名的。在一般情况下,“大哭版”善于抒发悲愤激越之情,“小哭板”、“提水板”、“阴阳板”则多于抒情,且善于表现委婉、幽怨、宁静、哀伤等情感,“平板”长于叙述和表达欢快喜悦之情,热情奔放的情绪,“脆板”、“路路板”适合表现慷慨激昂、愤怒的感情,“大哭边板”和“小哭赶板”适宜表现诉说、悲哀的叙述、忧郁的情绪“高腔”善于表现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情绪。“九板”这九首白族大本曲的基本曲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按一定规律联缀成套曲。

(三)“十八调”。“十八调”是白族大本曲的辅助性唱腔,在传统的曲本中主要是根据情节、人物以及特定情绪的需要作插曲使用。“十八调”即鱼调、麻雀调、螃蟹调、朝山调、拜佛调、放羊调、家谱调、花谱调、花子调、祭尊调、上坟调、阴阳调、血湖池、琵琶调、蜂采蜜、道情等。

白族大本曲里的民歌小调特点鲜明、特色浓郁,它拥有非常广泛的题材,具有非常严格的韵律格式;并且还具备非常丰富的体裁。由于大理白族地区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民风、风土人情等不近形同的原因,又分出不同的曲式,不同的调式、不同的类别,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

■大理白族大本曲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现状和困难

首先,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白族特有的曲艺说唱艺术。它集白族音乐、曲艺说唱、器乐演奏于一体;表演剧目和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集中地展现了大理白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热情大方的民族性格。大理白族大本曲凝聚了白族音乐、曲艺说唱、器乐等白族艺术之精华,汇集了大理白族儿女的艺术创造能力,积淀了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白族文化精髓,充分展示了白族音乐、曲艺说唱、器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它是大理白族地区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次,大理白族大本曲它不仅充分展示了白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同时在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大理白族大本曲凝聚了白族音乐、曲艺说唱、器乐等艺术之精华,汇集了大理白族人民的艺术创造能力,积淀了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白族文化艺术精髓。为丰富和活跃白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白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研究发掘和保护传承白族大本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大理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如今很多年轻人对白族大本曲不了解,不愿学,白族大本曲的传承人青黄不接,缺层断代。如不及时对白族大本曲开展积极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白族大本曲将面临危机。

■怎样保护和传承白族大本曲

大理白族大本曲作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样来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从学校教育政策方面加大对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

立足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从娃娃抓起,呼吁州内普通学校开设白族大本曲以及白族传统民歌等民族艺术门类的学习。要求大理州每位小学毕业生至少会唱两首以上传统白族大本曲及白族民歌;对中学生,则要求基本掌握白族大本曲“三腔、九板、十八调”的基本音乐调式的演唱。对于熟练掌握白族大本曲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学生予以适当加分的优惠政策以引导青少年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同时将白族大本曲的传承列入正式教育制度,在大理州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创设新的专业,采用灵活的学制,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优秀的白族大本曲人才的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开展的“白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发挥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大理州各县市,特别是白族聚居较多县市的中小学校应积极开展白族大本曲专题讲座,如每周安排固定的学时或者在原来民族课的基础上,请白族大本曲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文化部门文艺团体、文化馆站的专家和老师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白族大本曲的讲授活动,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比如说,我们应针对小学生以及幼儿园的小朋友,让他们以参加文艺娱乐活动的方式,从小熏陶和培养他们对于白族大本曲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表演和演唱情趣。而对中学生(包括职业高中学生),我们应该在平时民族文化授课中不断进行传授和指导;请白族大本曲传承人以及文化部门文艺团体、文化馆站的专家和老师现场展示他们的艺术技巧技能对学生进行现身教学,并为他们编排白族大本曲优秀表演剧目,让他们通过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的学习和锻炼,不断加深对白族大本曲的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热爱并愿意学习白族大本曲中丰富多彩的音乐、器乐,演唱表演的技能技法。通过他们自觉地、长期不断地学习钻研,培养他们中的部分有志者成为白族大本曲非遗项目的接班人和传承人。对于大专以上的各门类学生,我们则应该有意识地针对他们中有意向钻研白族大本曲非遗项目的热爱者,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通过不断学习钻研,成为白族大本曲的专业研究者、创作者、表演者。以此同时我们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大专院校专门开设白族大本曲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科,加大“非遗”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让大理州产生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

(二)建立白族大本曲抢救和保护专项基金

我们国家从2007年开始对国家级、省级、州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非遗项目给予了一定的个人补助和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有限的补贴也仅仅是对代表性传承人生活的补贴,无法起到促进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非遗产业的作用。目前,在大理州除了少数从事比如木雕工艺、银器制作工艺、白族扎染等经济效益较好的非遗产业收入较高以外,大多数非遗传承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目前的状况大多生活较为困难,各方面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极大地制约了他们对白族大本曲等非遗项目的有效传承。鉴于白族大本曲的濒危状况,为实施白族大本曲的抢救和保护,笔者建议设立白族大本曲专项保护资金,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注入到白族大本曲等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来。

(三)文化工作者及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时代潮流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但是我们大理的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决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而只管建设现代文明。大理白族大本曲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好不容易被民间传承下来,但它目前却面临着青黄不接、缺层断代的危机。因此,为了白族大本曲的传承和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文化工作者以及“非遗”传承人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密切关系。要正视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感情选择危机;要广泛宣传教育青少年认识和热爱祖先留下的各类传统文化遗产,努力将爱国爱家乡,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一项文化教育工程真正抓好做好。要从小开始教育年轻人善待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光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和传承白族大本曲这一传统文化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结 语

总之,大理白族大本曲是一项非常珍贵的白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好白族大本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理白族大本曲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流传下来,传唱至今实属不易。我们一是要抓紧对其保护,二是要懂得如何传承,从而使之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使之其不步入濒危的文化行列,并让其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鲜活地生长,与人类文化进程和谐地流传。笔者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理白族大本曲这朵中国少数民族曲艺之花将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弘扬、发展,它一定会开放得更加艳丽芬芳。

猜你喜欢
白族大理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做梦都要去大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好风吹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Tough Nut to Crack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