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建立民族文化习得机制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习得机制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习得机制:学校教育→“学得”(认知学习),家庭濡化→“懂得”(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用得”(社会实践),中介传播→“获得”(技术媒体)。
【关键词】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民族文化习得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11C-0055-02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的习得机制不断发生着变化,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重重阻力。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教育承载着文化。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施授主流文化教育,忽略了本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以致教育与文化脱节,民族文化传承断裂。学生很少接触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民族文化也成为保护人类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迫切需要。
文化的习得性表明,文化对于人类个体来说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文化环境氛围熏沐而潜移默化地浸润和内化到个体之中。赵世林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中指出,一切人与人、社会接触的空间组合都可以是传承场。费孝通先生认为“场”就是:由中心向四周扩大一层层逐渐淡化的波浪,层层之间只有差别而没有界线,不同中心所扩散的文化场可在同一空间互相重叠。家庭、学校、社会和其他的外延空间都有着内在的向力和运动的规则系统,构筑其场域的文化生态链发挥其内在机制的作用,可以帮助个体习得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的习得直接关系民族文化的改良、生存与复兴。以壮族为例,梳理壮族地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生活不同侧面与民族文化习得的关联,有助于实现壮族民众的文化认同、知识和心理结构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生,在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整合的发展中,推动壮族地区文化的繁荣。
班杜拉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个体行为的发展。他认为儿童每天都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有意识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身边的伙伴儿、老师和父母都是儿童模仿的对象和榜样。同时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如果学习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自身便会模仿和倾向于积极学习同样的行为。
人们从出生便开始接受族群内部的文化熏陶,习得本族文化,认同族群的价值观,接受本族文化的“洗礼”。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以及环境的需要必须习得常识、规范,养成相应的人格特质与行为取向,比如智慧、勇敢、劳动、善良等。这也凸显了人类的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它是个体发展与外在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可以为人们探索习得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学校教育→“学得”(认知学习)
班杜拉在观察学习的论述中也曾提过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行为习得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观察者很难通过一个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通常是根据不同榜样的特质组合成新的混合体。由此得知,观察学习对于学习者习得行为是很重要的。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便是示范教学,因此教育者的言语、行为、道德水平和价值观都影响着学生的认知策略、行为标准、道德判断、个性特征和新的行为方式等。
学校是传统的民族文化习得的现代外延空间,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主要承担者。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便进入学校,作为学校的主体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学校也以引导、灌输、规约、强制与惩罚等手段帮助学生学得民族文化。学生要学得民族文化,与教育者自身的文化适应、选择及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学生的人格倾向、主观的文化体验也规定着个体与外在文化环境互动的水平,所以学校必须重视教师、课程、教材、教学等因素在示范教学中的作用,学得和认知本族文化,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保存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二)家庭濡化→“懂得”(情感体验)
儿童期是个体文化习得的关键期。孩童不仅从这里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还有对外界的初步认识。因此,家庭是人的精神世界及行为方式的第一源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尤其是对示范榜样的研究与论述,为家庭教育中的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家庭教育是文化习得的一种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在家庭中,儿童从家庭生活的点滴中吸收着家庭文化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使得他可以获得基本的文化感知与理解。在家族的家庭生活中,通过学习和模仿身边榜样吃饭、讲话、游戏、作息等习惯和习俗来认同和实践长辈的言行。家庭的生活内容如生活劳动、风俗仪式、祖训家规等也使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待儿童逐渐成人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等。因而对个体而言,在家庭生活期间是民族文化教育的启蒙和文化习得的积淀期,为今后的文化观念体系、心理品质打下最初的烙印。
家长的示范作用、家庭的教养和教育方式对孩童文化习得的影响主要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的熏陶与继承,其中包括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由于家庭对个体影响具有首发性、直接性、广泛性以及长期性特点,因而是个体接触、懂得民族文化的第一影响源,是促进儿童社会化行为的起源。
(三)社会生活→“用得”(社会实践)
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模式而获得新的知识,人们可能对这种模式进行操作,也可能不去操作,这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是直接强化;看到他人成功受到赞扬或失败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增强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是替代强化;同时,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人们脱离家庭与学校,走向社会,以参与者或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比如参与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等来强化动机,维持自己的行为。在春节期间舞狮舞龙、清明节祭拜先祖、中秋节团圆相聚、端午节吃棕賽舟等民族的文化习俗、节日庆典、文体活动中,人们体验、模仿、塑造着相应的社会角色,协调社会关系。这些社会活动以熏陶、禁忌、惩罚等非强制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强化水平,潜移默化地将民族文化因子浸润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成长与发展上。
(四)中介传播→“获得”(技术媒体)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系统:表象和言语。当示范行动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后,它会刺激大脑而反复呈现同一场景,从而造成示范行为持久的、可复现表象的产生,以便在以后的某种情境中被唤起。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就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网络、纸媒等中介在行为示范保持、表象保存、言语感、知觉刺激上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中介媒体可以起到象征示范的作用。如通过幻灯片、电视、电影、网站、戏剧、画册、光盘等象征性中介物呈现展示榜样的行为方式,既可对文化行为起到保持功能,使人们形成对民族文化的感知、领会、反应、记忆等认知系统,又能反复呈示给更多人以供习得文化行为,并可以人为操控和施加放大、停顿、回放、制作等技术,刺激感觉、知觉记忆,从而提高感染力,扩大教育范围和影响力。口耳相传稍纵即逝,文字书写记载言难达意、“弦外之音”难以体悟,技术媒体的应用将会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对民族文化习得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自主表达和传播来传承自己的文化,激发了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引领着时代的文化习得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随着电子传媒的普及,新的文化空间衍生,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媒介和途径都随之发生变化。我们的网络媒体应发挥民族文化习得的现代外延空间场域的功能,增强人们文化习得的多元性与创造性,大力彰显中华民族文化魅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传播格局。
总之,社会就是教育人的一所大学校,而观察学习运用于社会、学校、家庭现实的区域和虚拟的网络疆界,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文化习得的自觉意识,构筑系统、稳定的文化习得生态链,实现地区人文发展的和谐共生。
[1]赵世林.民族文化的传承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节日习俗与壮族文化习得研究——基于南宁市武鸣县壮族‘三月三的教育人类学考察”(YCSW2017068)
【作者简介】高楠(1991一),女,河南新乡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责编 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