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升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宁波 315722)
精密点检是指用标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或检查。在被检设备未解体状态下,采用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将所测数据,对照该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被检设备的运行状态。
开展以振动频谱分析为重点的分析工作,是辅机设备精密点检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某循环水泵多次出现振幅严重超标、泵内有异常噪声等问题,对循环水泵的振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到了该水泵的实际劣化频率,并通过劣化倾向管理,对水泵的振动进行了跟踪分析,从而获得水泵的劣化趋势和规律。进一步分析了水泵的劣化原因后,通过改进设备的检修工艺,提高了循环水泵运行的可靠性。
在某4×600 MW超临界机组的开式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为海水。系统中有8台循环水泵,为立式、单级单吸、转子可抽出式斜流水泵,水泵为单支座布置。水泵和电机之间采用刚性联轴器连接。循环水泵的轴较长,设有4个水润滑非金属轴承,分别位于导叶体、轴承支架及填料函体的轴座上,轴承的标准间隙,为0.30~0.55 mm。轴承位置的布置,如图1所示。在循环水泵的泵座上, 设置有3个振速探头,报警值分别设为0.5 mm/s、1.0 mm/s。
图1循环水泵轴系的导轴承布置
在开式循环系统中,冷却介质为海水。循环水泵吸入口处的压头,随海水潮位的高低而变化,因此,导致循环水泵的电流也相应变化,变化幅度为10~15A。潮位变化对循环水泵电流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潮位变化对循环水泵电流的影响
对照近8年的水泵故障检修记录,均能发现,每当泵座的振速超过1.0 mm/s,且水泵电机轴承的振幅达到150 um时,水泵都会发生故障。将水泵解体后,可发现导轴承、轴套存在严重的磨损情况,而且,还存在水泵导叶体处的导轴承脱落,导轴承支架b处的轴套偏磨严重等情况。轴套偏磨的角度,为同一角度。水泵轴套的偏磨状态,如图3所示。
图3 水泵轴套的偏磨状态
造成轴套偏磨及导轴承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泵体的同心度不佳。在泵轴的运行过程中,泵轴套及导轴承的受力,为单侧受力。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轴套与导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因磨损而不断增加,从而引发了水泵振动。在磨损加剧的同时,摩擦阻力也在不断增加,使导轴承等联接螺栓被振松或脱落,甚至被直接剪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循环水泵叶轮的材质,为国产合金铸钢件。循环水泵叶轮采用耐酸不锈钢整体铸造成形,由于铸件的晶粒粗大,组织较为疏松,材料中常含有气孔和夹杂。材料中细小的铸造气孔,如图4所示。海水的腐蚀性强,特别是海水中携带了有害的Cl-离子,在不锈钢叶片表面或在叶轮的薄弱部位形成了点状腐蚀。另外,因叶轮表面存在锈蚀和盐垢,当吸收水分后,成为电解质,又对叶轮造成了电化腐蚀。当腐蚀的程度不断加深后,容易在材料上形成疲劳裂纹的源点,最终将在叶轮表面上产生微裂纹。当微裂纹经过海水的长期冲刷,进一步扩展为宏观裂纹。在运行中,叶轮承受多重受力,包括水流冲击力形成的弯曲应力、叶轮旋转产生的拉应力及水流产生的激振力。由于应力的存在,将导致叶片的断裂。
图4材料断面上的细小铸造气孔
开展精密点检工作的重点,是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将状态量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判别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趋势和规律,得到合理的设备运行参考值,实行预知检修,从而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的维修频次。消除设备故障的最佳周期,如图5所示。
图5 消除设备故障的最佳周期
为确保循环水泵较长周期的正常运行,需合理安排设备检修的周期。针对循泵振动的劣化过程进行分析,才能找到循环水泵劣化的根源。在循泵运行过程中,监测振动的数值为矢量叠加量,同样,振动数值也反映了循泵内部的运行状态。根据精密点检的要求,采集了6台循环水泵的振动频谱数据。6台循泵的特征振动频谱,如表1所示。
表1机组循环水泵的特征振动频谱
循泵序号测量时间数值/(mm·s-1)特征频谱值/(mm·s-1)25Hz20Hz82.5Hz87.5Hz7.5Hz1A循泵10:150.30.070.150.14//1B循泵10:160.20.15////2A循泵10:170.30.220.07///3A循泵10:180.40.19///0.073B循泵10:180.60.450.19/0.13/4A循泵10:190.40.42/0.080.100.08
由表1数据可知,3B循泵的振动值较大,已超过报警值0.5 mm/s,其中,1B泵座的振动幅度最小,且无杂项分量,运行最为稳定。
该厂循泵的设计转速370 r/min,在工频运行时,频率约为6.1 Hz。循泵的叶轮有4个叶片,25 Hz时的频谱分量为4倍频,在该频率,6台循泵均存在振动分量。在6台循泵中,有2台水泵(3B、4A)的4倍频分量较大,循泵受到进水的冲击力较大,使循泵吸入喇叭口的导流体受到冲击,因此造成了水泵零件的磨损。有时,叶轮的动不平衡不佳,也会导致零件的磨损。所以,如发现25 Hz的倍频分量较大,就需要核查循泵叶轮的动平衡状态,同时,检查循泵吸入喇叭口处导流体零件的磨损情况。根据表1数据,在20 Hz、82.5 Hz、87.5 Hz、7.5 Hz时,可发现水泵振幅中存在着杂项分量。
在2013年11月,经该月的监测发现,4A循泵的振动速度为1.0 mm/s,已达报警值。同时,发现20 Hz的分量有突增,其他高频分量也有略增的情况,振幅的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停运4A循泵进行检修,发现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叶轮有裂纹和导轴承的偏磨,叶轮存在较大的质量不平衡。因此,重新对叶轮进行动平衡试验,在叶轮某侧增加重量,约2 500 g。
图6 4A循泵电机上轴承20 Hz振动分量变化情况
在2014年3月,发现3A循泵的振动较大,电机轴承的振幅,已达200 um。停泵进行检修,发现3A循泵的振动,主要发生在水流的进出口方向上,振幅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为此,定期采集了3A循泵的振动数据。3A循泵的振动频谱,如表2所示。
表23A循泵的振动频谱
测量时间数值/(mm·s-1)特征频谱值/(mm·s-1)25Hz20Hz82.5Hz7.5Hz13.10.300.40.19//0.0713.11.040.50.270.290.320.2113.11.150.60.380.37/0.1313.11.270.80.270.530.27/13.12.101.00.390.54//13.12.301.00.180.720.66/14.01.081.00.280.71//14.03.041.90.451.75/0.39
由表2数据可知,当振幅值达报警值时,振动的频率集中在20 Hz、82.5 Hz等分量的增长上。对3A循泵解体检查,发现确实存在叶轮裂纹及导轴承偏磨等问题。
4.3.1外筒体的水平调整
根据3A、4A循泵的检修情况进行分析,循泵外筒体以及转子部套的水平偏差较大,进水侧较高,约为0.11 mm/m,将进水侧与出水侧相比,高出了0.22 mm,零件的同心度也较差,折算到导叶体导轴承处轴系中心单侧的偏差,约为0.44 mm。在循泵导轴承b处,轴系中心单侧的偏差,约为0.23 mm,达到了导轴承间隙的上限。当循泵调整回装后,开机运转就会产生偏磨。为此,重新调整循环水泵筒体的水平位置,使循泵外筒体的水平偏差小于0.05 mm/m,然后将外筒体垂直安装到位。
4.3.2叶轮裂纹的处理
对叶轮进行无损探伤,对已发现的裂纹进行挖补,采用激光冷焊处理,并对叶轮进行高速动平衡检测,偏差不能超过50 g。
4.3.3按标准安装
更换或修复导轴承、套筒联轴器、导轴承支架及泵轴。按标准要求,调整各零件的装配间隙,同时,做好循泵泵体及转动件的海水防腐工作。经过检修,目前,3A、4A循泵泵座的振动速度,均在0.3 mm/s以下,正常运行已近1年,振动数值以及振动频谱均稳定无变化,确保了循泵长周期的稳定运行。
根据检修实例可得出结论,从循泵安装至发生运行劣化,必然伴随20 Hz振动分量的变化,产生分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叶轮在长期运行中产生了微小裂纹,导致了叶轮质量的不平衡,并引起循泵导轴承处的磨损加剧,各零件的配合间隙变大,进而引起循泵的振幅进一步加大。
在循泵运行过程中,定期采集循泵的振动频谱,按照精密点检的分析方法,不断摸索控制指标及劣化发展的周期,根据分析后数据,制订合理的循泵检修周期,提高循泵的可靠性,实现循泵的预期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 陈江,沙德生.火电厂设备精密点检及故障诊断案例分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2] 叶伟东.循环水泵振动大原因查找及处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47-48.
[3] 郭延秋.大型火电机组检修实用技术丛书[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4] 胡大千,孙忠志.核电厂海水循环泵组振动分析及处理[J].水泵技术201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