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雯
在卢梭看来,儿童有着自然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为语言的能力、感觉的能力、模仿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在儿童的天性里包含着兴趣、爱好、情感等自由创造的早期心理基础。但是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的教育开始忽视儿童的天性,不仅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家庭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微观系统,追求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忽视儿童自然天性,对快乐童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笔者在新西兰寄宿家庭生活时,有机会亲身感受新西兰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和欣赏孩子的理念。
一、了解孩子—我们的“游泳池”和“星星床”
一天中午,安娜(女儿,5岁)兴奋地回来换上自己的泳衣,大声嚷着说可以游泳了。原来惠亚(母亲)和丈夫把一个废旧的浴缸打造成了一个迷你“游泳池”,浴缸的一端是水龙头。南半球的夏天阳光非常强烈,这时候惠亚的三个孩子就会跑到自己的“游泳池”里嬉戏玩水。
只要是晴天,惠亚一家都会带着帐篷在院子里宿营。新西兰位于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地广人稀,光污染少,看到的星空美妙极了。孩子们自然也非常喜欢睡在帐篷里,他们还给帐篷起了一个名字“星星床”。夜幕降临时,惠亚和丈夫就会带着儿童绘本到帐篷里给三个孩子讲故事,“星星床”里不时传出一家人欢快的笑声。
大自然和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经验都是渗透在环境中的。其实,“游泳池”和“星星床”并不是什么奢侈品,废旧的浴缸和帐篷都很廉价,但是重要的是这对年轻的父母了解孩子。除了这些,惠亚的丈夫还用木板帮孩子制作了滑滑梯和小木屋,在院子里支起了蹦床。因为了解孩子,他们用最简单的材料给孩子们带来了最快乐的时光。
二、尊重孩子—“我就是要开窗户”
早晨,惠亚开车载我还有三个孩子去城里的超市采购。虽然是夏天,但是新西兰早晚温差特别大,早晨温度还是很低。刚到车上,马克(小儿子,3岁半)要开车窗,惠亚告诉儿子:“你开窗的话会感觉到冷哦。”但是马克执意要打开窗户,于是妈妈打开了一条小缝。持续了3分钟左右,马克开始感觉冷了,让妈妈关上窗户。惠亚边笑边关上窗户,我们也都笑了起来。马克这时郁闷地说道:“哼,你们不要笑我!”惠亚急忙解释道:“我们没有嘲笑你的意思,我们只是觉得你很可爱,如果造成了你的误会那么妈妈向你道歉。”听到了妈妈这样说,小马克才消气,开始给我们讲他在幼儿园获得的“小奖章”的故事。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 ……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 、能动的 、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惠亚尊重马克的思想和个性,和他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首先她给了马克尝试的权利,在马克误会了大家的笑声之后,又向他道歉。这虽然是一件极小的案例,但是尊重孩子的理念贯穿始终,这对于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支持孩子—桌子着火了
杰克(大儿子,8岁)有一本科学实验的小册子,他最近痴迷于上面的科学小实验。惠亚努力地给儿子提供一切可能的材料。一次在做蒸汽机的发动实验时,由于蒸汽机发热需要很长时间,杰克中间出去了一下。突然间,整个餐桌着起火,惠亚急忙拿旧衣服把火扑灭。杰克回来之后,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刚才蒸汽机起火了,你要小心一点。”丝毫没有责备孩子。
卢梭认为从2岁到12岁,儿童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养就是感官教育,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发展儿童感官,让他们从经验中学到东西。错误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儿童在犯错中学习的是直接经验,如果家长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孩子的探索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欣赏孩子—安娜的新发型
今天安娜帮妈妈清理地板,拿着吸尘器突然灵机一动,朝自己的头发吸去,给自己做了一个新发型。她兴奋地去喊妈妈,惠亚看到之后很是惊喜,她急忙拿手机拍了下来,还自己用吸尘器帮安娜整理发型,让发型更加夸张。
儿童会有很多内在需要的自发性的学习,如果家长懂得欣赏这种学习成果,对幼儿来说是极大的支持,幼儿的创造性会被进一步激发,变得更加自信。如果在中国,小孩子拿起吸尘器吸头发可能会受到家长的斥责吧。
在这个普通的新西兰家庭,父母理解和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促进孩子的自然成长,孩子充满活力,充满创造性,整个家庭其乐融融。
纵然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新西兰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支持孩子,欣赏孩子的精神是共通的。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儿童也应有犯错误和情绪低落的机会,我们不能苛刻要求孩子每一天都表现得比我们还“完美”。希望家长们能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中走近孩子,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尊重孩子,并努力支持和欣赏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本文系江蘇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04)及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