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储粮害虫防治现状及问题的讨论

2018-04-16 08:53张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储粮问题对策

张鹏

摘 要: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是引起粮食减产以及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储粮害虫的防治水平是确保储粮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储粮虫害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提高储粮害虫防治工作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粮;害虫防治;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的产量不断提高,其储藏量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储粮受霉变、虫蚀、鼠害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储粮害虫不仅会使粮食重量损失、品质下降、发热霉变,其虫粪和排泄物还会降低储粮的加工品质、种用品质以及工艺品质,甚至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减少因感染储粮害虫而造成的储粮损失是我国储粮工作者当前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我国储粮虫害现状

1.储粮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由于化学药剂具有高效、低残留、低成本以及施用简单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储粮害虫防治手段。虽然化学药剂可有效防治储粮害虫,但是也使储粮害虫的抗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基层粮库对磷化铝药剂的过度依赖以及过量和不科学的使用,致使储粮害虫抗性的不断增加,有的害虫抗性系数照敏感品系害虫的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1000倍以上,严重危害了我国储粮的品质安全。

2.农户储粮虫害损失严重。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包括国家粮食储备和农户储备两种形式,其中农户家中储备粮食约占每年粮食总产量的3/4。由于农村储粮技术落后,仓储防护措施较少,导致我国农村储粮的虫、鼠、霉害较为严重,造成产后粮食损失浪费大,产后及储粮损失率高达8%~10%。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农户储存粮食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50亿~200亿公斤,折合成人民币损失高达180亿~240亿元,由此可见,粮食储藏期间的损失十分严重。

二、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1.粮食仓储设备设施落后。虽然自1988年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建仓,以不断满足仓储粮食数量不断增多的要求,但我国整体的粮食仓储设备设施仍比较落后,其储粮条件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品质良好的要求,仅能保证粮食不受到日晒、雨淋、防潮、隔热等基本需求,因此,促进我国绝大部分粮库进行科学储粮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是摆在粮食工作者面前的首要工作。

2.农民缺乏科学储粮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一直按传统习惯进行储粮,对于科学储粮、提高粮食质量的观念认识较差。首先,多数农户对粮食的质量意识淡薄,认为水分高低、杂质多少无关紧要,粮食收获后不及时进行整晒;其次,大部分农户缺乏防虫效果较好的储粮设施,都是采用简易器具装粮、储粮,把收获后的多种粮食随便混放在一起,不注意储粮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为储粮害虫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储藏过程中,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储粮技术,只凭简单的经验存放粮食。

3.标准规范化体系建设滞后。我国目前关于储粮方面的制度、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修订工作根本达不到国家对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其科学完整的储粮标准规范化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仓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同时制约了设备设施升级以及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应用。

4.绿色防治技术推广进程较慢。目前,我国基层粮库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为主的绿色防治技术由于应用成本、防治效果以及时效性等问题还未得到基层粮库的认可的广泛应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提高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

1.建设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服务体系是提高我国农户粮食储藏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工作人员可充分借助中国“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丰产工程(产后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大力开发和推广价格适宜、防虫效果好、适合农户储粮的储粮设施,积极宣传普及科学储粮技术,逐步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研究、咨询、推广、服务体系。

2.重视储粮害虫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粮食储藏害虫防治进行基本理论研究是提高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效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粮食储藏主要是通过研究储粮静态保管环境,各类仓储条件、方法对粮食生理和品质方面的影响,对粮堆内有害和有益生物消长、演替变化规律的科学。储粮害虫防治技术则是基于儲粮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各方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和改变环境条件而最终达到防止储粮害虫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生态系统对害虫的影响,从而为综合防治储粮害虫奠定基础。

3.加快开展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利用储粮害虫天敌防治储粮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害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方式,已成为当前国际储藏物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时,要对储粮生态系统中的粮食、储粮害虫及其天敌、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储粮害虫天敌的控害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目前,我国在利用储粮害虫天敌对储粮害虫有效进行生物防治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开展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确保今后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进程。

4.加强害虫预测预报技术应用。储粮害虫的预测预报是建立在对害虫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理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估计害虫未来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以及扩散分布趋势,进而提供虫情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一种应用技术,我国关于害虫预警预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7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病虫测报组织体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全国性的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包括省(市、区)、地区和县级都设有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学模型的应用和完善,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和雷达扫描技术在测报中的应用,害虫测报技术和害虫综合管理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储粮工作者也要建立基于储粮害虫的预测预报监控体系。

5.加强空调防治和气控防治技术的应用。气调储藏技术主要包括缺氧气调、CO2气调以及N2气调等3个方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或人工辅助的方法,使用害虫和微生物不能呼吸利用的气体来替代O2,从而减少仓房内O2含量浓度,以期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绵阳、南京、上海、六安、九江等地有效开展了CO2调储粮技术示范,南方直属库推广了N2气调储粮技术。

四、结语

总之,行之有效的储粮害虫防治工作办法是确保储粮安全的重要保障。粮食储藏工作者应不断提升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的科技含量,综合应用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的绿色生态储粮技术,从而使储粮过程中做到安全、经济、高效、节能、环保地进行害虫防治,并不断突破我国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红军.储粮害虫防治现状及问题讨论[J].现代食品,2017(14):4-5.

[2]程小丽,武传欣,刘俊明,迟莹,魏庆伟.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J].粮食加工,2011,36(05):70-73.

猜你喜欢
储粮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