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渭河生态保护管理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018)
渭河是陕西人的母亲河,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陕西目前最大的河道治理工程。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2011年2月17日开工,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污染治理、调水拦沙等工程措施,完成了630 km堤防、堤顶道路,以及支流入渭口53座交通桥的建设任务,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既定目标,从宝鸡到渭南的渭河沿岸,已经由以前的烂河滩、臭水潭变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渭河绿色景观长廊,为沿岸的老百姓提供了又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随着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全面完工,渭河全线新建堤防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迫在眉睫,然而以下共性问题成为沿渭各地的制约因素。
渭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个别区县的管理机构责任不明晰,体制不顺,对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竣工验收不及时,建设方和管理方的责任界限不好界定,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办法,会造成渭河综合治理失去其本来建设的意义,甚至引来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
养护资金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渭河新建堤防养护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素,由于各级财政比较紧张,沿渭多地的养护经费得不到落实,或者落实的费用很低,造成养护人员、机具、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综合效益的正常发挥。
目前新建堤防工程基本由各段渭河管理站接管,养护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管理措施和方法普遍比较简单,大多在当地招聘一些年纪大的农民工,经简单的培训后即上岗,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造成养护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在堤顶绿化方面显得尤为明显。
沿渭各地仍然存在粗放式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缺乏严格的奖罚考核制度,经常处在松散的管理状态。或者存在即使有制度也是执行力度不够,有头无尾,造成职工责任心不够强,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很好的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很难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渭河新建堤防的功能不仅是防汛抢险通道,同时也是对社会开放的旅游观光线路,因此存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堤顶道路交通事故、随意停车、设施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渭河管理机构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如何确保工程建设原有的设计功能和标准不改变,让渭河治理的成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每一个治渭工作者思考的重中之重。现结合我市在渭河综合治理新建堤防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在实践中的不断总结,提出以下思路和做法,供河道管理同行们探讨和交流。
渭河作为大西安未来的城中河,是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渭河新建堤防工程养护工作也是渭河生态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养护好渭河,只有大局思想过硬,养护工作才能过硬。沿渭各区县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渭河新建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柔性治水、全面落实河长制,将渭河打造成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致富河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的“五策治水”精神,始终紧绷精细化养护这根弦不放松,按照市政府对渭河综合治理提出的“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护,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的要求,树立把我市渭河养护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河道养护工作模范的信念,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使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到渭河综合治理的成果。
为健全渭河养护管理机构,落实各项养护管理职责,我们在市级层面组建了市渭河生态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渭河西安段堤防、堤顶、防护林养护的协调管理任务。沿渭各区县因地制宜,依托原有渭河建设或管理机构,整合人力物力,迅速完成机构组建,明确责任分工,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为使渭河养护管理工作有标可对、有规可循,我们制定并印发了《渭河西安段堤顶工程维修养护暂行管理办法和维修养护标准》,明确了我市渭河养护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落实了养护管理主体责任,提出了养护经费管理、资金支付的具体要求,制订了堤顶设施、堤坡绿化、堤防工程、堤顶道路及附属设施的养护标准,并督促指导各区县制定本辖区考核实施细则。监督检查养护管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实行周检查、月考核,建立养护管理台账,构建了长效管理机制。
2016年,市政府要求渭河南岸124.9 km堤顶道路5月底通车。我们以此为契机,及时请示市政府落实了由交警部门负责日常交通管理,水务部门负责堤顶道路、绿化、保洁及公共服务设施管护的分工机制。同时积极与市财政局沟通对接,筹措养护资金,落实了市县按7:3的比例共同承担养护经费的管理办法。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我们抓紧研究制订管理办法,于2016年11月30日,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了《渭河西安段堤顶工程维修养护“以奖代补”项目考核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督促区县加快财政资金的配套步伐,确保各项养护工作顺利开展。
在实施养护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多方学习,先后经历了管养分离、劳务承包、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模式的摸索和试点,逐步确定了维修养护工作实行招投标制的管理模式。为规范养护招投标管理,我们于2016年3月印发了《西安市水务局直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护工作招标程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区县结合各自管护实际及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因地制宜地将各自辖区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区段,进行分段招标或劳务分包,杜绝全段承包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经过实践,这种办法比较符合渭河线长点多的实际,保证了渭河治理工程效益的发挥,也为沿渭老百姓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西安市渭河新建堤防工程养护实行市、县两级考核机制。市级考核以随机抽查、半年考核、年终考核为主,从组织管理、养护质量、资金管理、档案资料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以此调动各区县的工作积极性。县级考核执行属地管理,由县(区)制定本辖区考核实施细则。考核中,我们严肃考核纪律,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决不搞“一团和气”,必须查出问题、找出差距,力促各级渭管机构由被动变主动,真正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抓落实,人人创优争先的工作氛围。
为了实现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建立了交流学习群,将市县级渭河管理人员串联起来,各区县可以将自己近期工作中好做法、新想法上传到交流群,市级考核部门也可以将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摆出来,相应区县看到问题后可以有的放矢,从速整改,其他区县也会针对问题积极开展自查,从而实现预防与整改的双重目的。每年对沿渭各区县养护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训,用知识的力量推进管护水平的提升。
渭河新建堤防工程管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由于河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矛盾错综复杂,需要管理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寻求适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同时,堤防工程管护也是一项长期、细致、需要强烈责任心的工作,把渭河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安澜渭河,是我们渭河河道管理者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每一个渭河管理者,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渭河整治战略部署,以及建设大西安未来“城中河”的目标,不断更新管护理念与思路,稳步提升管护品质,为实现把渭河打造成惠及市民群众的生态河、清水河、民生河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