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工程下游围堰岩溶基础防渗处理设计

2018-04-16 16:50冯吉新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帷幕溶洞水泥浆

冯吉新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1 工程概况

1.1 导流方式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分二期进行施工,一期导流先围左岸,江水由束窄后的右岸主河床过流。在一期围堰的保护下,施工河床20孔泄流低孔、1孔泄流高孔、左岸厂房、左岸挡水坝、船闸等建筑物。二期导流围右岸,江水由一期建成的20孔泄流低孔、1孔泄流高孔过流。在二期围堰的保护下,施工主河床4孔泄流低孔、1孔泄流高孔、右岸厂房、右岸挡水坝等建筑物。

1.2 一期下游围堰基础地质条件

一期导流建筑物由纵向混凝土围堰及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组成,其中一期下游围堰位于黔江左岸一级阶地和漫滩。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40~45 m;阶坡高约10 m,坡角约15°;漫滩地形起伏呈锯齿状,地面高程一般15~30 m。黔江左岸一级阶地,覆盖层厚度一般20~30 m,溶沟溶槽处可达40 m。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上部冲洪积红粘土,厚度一般10~15 m;第二层为冲洪积卵石混合土、粘土质砾、含砾粘土等,分布不连续,厚度一般5~12 m;第三层为溶塌堆积的碎(块)石混合土,厚度不均,分布于溶沟溶槽内。基岩为泥盆系下统郁江阶下段(D1y1)和中段(D1y2)地层,岩性主要灰岩和白云岩。岩质坚硬,岩石较完整。岩层走向N15°E,倾向SE,倾角20°~22°。其中D1y1-3、D1y2层岩性为灰黑色白云岩,以中厚层状和薄层状为主,岩溶溶沟发育,其中白云岩表层强烈溶蚀风化带岩层厚一般为4~12 m,岩溶发育,属强透水岩层。

2 岩溶基础防渗处理特点

2.1 岩溶发育特点

工程区主要发育两组陡倾角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网状。岩溶发育受构造控制,沿这两组构造面,呈线状或串珠状展布。形成溶沟、溶槽、溶洞等岩溶现象,充填软塑状粘土和角砾,少数无充填或半充填。基岩面以下15 m内多为表层强烈溶蚀风化带,溶蚀强烈,溶槽、溶沟、溶洞、小型落水洞发育,地下水活动强烈。基岩面以下15~25 m,多为裂隙性溶蚀风化上带,溶隙较发育,局部发育溶洞,地下水主要在溶隙中运移。

2.2 岩溶防渗处理难点

1)由于一期下游围堰基础岩溶发育强烈、深度大,岩溶防渗处理工程量大,由于该工程为临时工程,在满足基坑抽水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尽量降低投资。主要考虑在岩溶集中渗漏通道处设置双排帷幕,其余部位采用单排帷幕。

2)地下水对岩溶防渗处理工程的施工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防渗处理材料需要考虑具有较好的抗水流冲刷性能,并且尽量利用枯水期水位较低的有利施工时段。

3 一期下游围堰岩溶基础防渗处理设计

一期下游围堰轴线沿左岸一级阶地边缘布置,围堰与左岸高地相接,沿围堰轴线对堰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考虑尽量降低江水渗流绕渗的影响,对围堰以外左岸滩地部分将防渗处理轴线进行延伸,直至灰岩强烈溶蚀风化带影响范围以外,防渗帷幕线总长2 648 m。

根据一期下游围堰地质勘察成果,表层强烈溶蚀风化带岩层内发育有大量的岩溶管道,透水性多属于强透水岩体,是防渗漏的重点。考虑该工程属超大基坑工程,中等透水岩体渗流量也较大,因此防渗处理范围下限至中等透水下限。考虑岩层与覆盖层接触面处岩石风化严重,透水性较大,为彻底截断渗漏通道,防渗处理范围上限至岩土分界线以上2.0 m。

防渗帷幕采取孔口封闭、自上而下灌填结合的处理方式,一般部位采用单排帷幕,局部存在溶槽部位由于透水性大,采用双排帷幕,帷幕灌浆孔间距2.0 m,排距1.0 m。在岩石破碎带、断层带,充填性溶洞及动水条件下,水泥膏浆的灌浆效果优于水泥砂浆,此类地层采用水泥膏浆进行帷幕灌浆处理施工,为避免灌入量较大,可采用水玻璃速凝膏浆。对于半充填型及空洞型溶洞,先进行扩孔回填细石混凝土,再灌注膏浆进行挤压密实。对于空洞型大溶洞,采用冲击钻造大口径钻孔,并灌注水下自密实混凝土或膜袋混凝土。对一般小裂隙可采用1∶1、0.5∶1两个比级水泥浆进行帷幕灌浆处理。膏浆灌浆压力宜控制在0.5 MPa,水泥浆灌浆压力最大可为1.0 MPa。防渗处理完成后,要求透水率不大于0.1L/(min.m.m)。

4 帷幕灌浆施工

4.1 开工前准备工作

4.1.1 施工测量、钻先导孔

沿防渗处理轴线每16 m布置1个先导孔,先导孔深度超过处理深度5 m,先导孔内进行物探CT测试,根据CT测试成果,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案。先导孔要求取芯,并做压水试验或注水试验,绘制钻孔柱状图,并留岩心照片。

4.1.2 现场灌浆试验

1)根据先导孔揭露的地质条件,选择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渗处理方法,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

2)现场灌浆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应整理分析对各次序孔和检查孔的单位吸水率、单位耗灰量,以及水泥膏浆、回填砂浆、回填混凝土配合比等试验资料,以便获得合理的灌浆程序、良好的灌浆工艺以及高效的灌浆参数。

4.2 钻孔

1)帷幕灌浆孔可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选用适宜的钻机和钻头钻进。土层钻孔直径不小于170 mm,基岩钻孔直径不小于150 mm。覆盖层应尽量干法成孔,基岩采用压缩空气(泥浆或清水)冲洗。

2)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分序加密法进行钻孔灌浆,Ⅰ序孔孔距为4.0 m,Ⅱ序孔加密达到基本孔距为2.0 m。

3)所有灌浆钻孔应统一进行编号,实际开孔位置应有记录;钻孔的孔位、深度、孔径、钻孔顺序和孔斜等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孔斜不大于1%。

4)钻灌浆孔时应对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应详细记录。

5)钻进结束等待灌浆或灌浆结束等待钻进时,孔口均应堵盖,妥善加以保护,防止污物掉入而影响下一工序的实施和灌浆质量。覆盖层、有充填物溶洞内应下套管进行保护。

5 灌浆

对中等透水以上岩体及有充填溶洞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工艺。根据实际吸浆量情况,灌浆压力可在0.5~1 MPa之间选取,帷幕灌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泥膏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液浓度由稀到浓,水灰比可采用1∶1、0.5∶1两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1∶1。浆材变换一般顺序:1∶1水泥浆、0.5∶1水泥浆、水泥膏浆(或水泥砂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帷幕灌浆浆液变换按下列要求进行。

1)当灌浆压力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浆液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达到300 L以上时,或灌注时间已达30 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时,应改浓一级。

3)当注入率大于30 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当达到灌浆压力标准,并且注入率持续减小,继续灌注5~10 min即可结束灌浆。

6 结论

2016年5月完成一期下游围堰填筑,2016年7月完成一期下游围堰防渗处理帷幕灌浆。目前主体建筑物已全部完成基础混凝土覆盖,基坑总体渗漏量处于可控范围,没有发生较大的基坑涌水事故,该工程岩溶防渗处理方案基本可行。由于该工程岩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施工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灌浆措施,这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如处理得当,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帷幕溶洞水泥浆
出发吧,去溶洞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神秘的溶洞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刘雯 每次躲在帷幕后向前看
帷幕 情意浓浓超惬意
水泥浆防窜流主要性能探讨
第85届中国电子展圆满落下帷幕
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