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搏治疗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反复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的临床观察

2018-04-16 08:43方景云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室速获得性尖端

方景云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常伴发尖端扭转室速,病情恶化时能够逐渐发展成室颤,致使患者出现晕厥或者猝死。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电解质紊乱、药物以及心脏疾病等[1-2]。心脏起搏法属于治疗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采用的医治手段,此法可进一步强化患者的心率,使得QT间期得以显著缩小,有效终止多形性室速的发作,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3-4]。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临时起搏治疗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反复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的临床观察,得出如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选于本院接受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反复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治疗的20例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本组患者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08±1.36)岁。

1.2 方法 途径选在左锁骨部位下方静脉位置,铺设已消毒后的铺巾,借助Sedinger法,采用6 F动脉鞘管置入其中,同时选择5F顶端球囊漂浮电极(Diag公司),将其尾端连接于配备的注射器位置,经确认气囊未存在无漏现象后,于体外操作,将心脏临时起搏器连接于电极导管正负极,此时按下起搏器的开关,调将起搏器的感知灵敏数值设置在1.5~3 mV范围内,而其电压值则设在5 V,在给予起搏频率的数值进行设置时,需注意的是其设置的数值必须大于患者本身的心率每分钟为20次,接下来再借助鞘管,将其置进顶端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当球囊顶端跨越的长度超出鞘管约3 cm长后,再嘱咐助手于顶端球囊灌进容量在1.5 ml左右的空气,操作医师则是继续与其中运送漂浮电极导管,心室起搏一旦产生,立刻放气,同时再将导管继续往前推送,如,患者Ⅱ导联QRS主波呈现向下趋势是其起搏图形的特点所在,就必须将其推送长度约为5~7 cm内,如,患者Ⅱ导联QRS主波呈现向上趋势是其起搏图形的特点所在,就必须将其推送长度约为3~5 cm内,动脉鞘尾端至三尖瓣口、右室心尖处之间的距离,其平均数值分别为(29±2.5)cm、(37±3.5)cm,术中需专门安排人员给予Ⅱ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连续性的记录,一直到能获取稳定的心室起搏为止。通常情况下,不管是从哪一部位起搏,若搏阈值处于<1.0 V的状态下,临时起搏器的感知、起搏两项功能均显示正常,则可判定为起搏成功。当给予患者起搏成功后,可把起搏频率的数值改为每分钟90~110次。

2 结果

本研究20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反复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患者实施漂浮导管电极临时心脏起搏后,都已全部抢救成功,当给予患者成功建立起临时起搏后,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起搏频率的数值调至每分钟大于90次,有效消除了多次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QTc、QT间期均得以大幅度缩短。针对部分依然存在频发早搏,并时有短阵尖端扭转室速出现的患者,可把起搏频率的数值提升至每分钟110次,亦或是提升至更高,但切勿每分钟大于130次,后若尖端扭转室速未继续发作,可终止电复律治疗。给予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可对其实施如血液灌流清除毒素之类的常规治疗,并停止服用可对QT期间产生影响的药物,如胺碘酮,同时再给予患者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如钾、镁,并进行可对发病原因起改善作用的基础治疗,当患者病情渐渐稳定之后,再将临时起搏频率的数值逐步调低,当患者的心率下QTc、QT间期二者均达到正常水平后,即可将临时起搏电极拔除。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绝大多数是不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当患者康复出院前,医护人员必须要告知患者切勿服用能够致使QT间期延长及致使尖端扭转室速发作的药物,亦或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3 讨论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发作是由于后天因素致使QT间期不断增长而致的,随着病情发展,其能够促发尖端扭转室速,并使其最终演变成室颤。此病在发作过程中会由心室率速度过快而致使心排出量大大地降低,从而导致患者产生抽搐以及晕厥现象,甚至增加猝死的概率[5-6]。获得性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室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如不合理药物治疗、水电解质紊乱、心动过缓、感染等。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室速患者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尤其低钾低镁血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后,给予其进行较为严密的心电监测,吸氧治疗等措施,同时注意切勿给予患者应用如胺碘酮之类可对QT间期进一步延长的相关治疗药物,此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充对应的微量元素,如钾、镁,同时对水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有效的调整。尖端扭转室速在发作过程中,可给予患者使用硫酸镁实施静脉推注,亦或是给予患者使用100~200 J的同步电复律治疗,已出现室颤的患者可对其实施360 J的除颤措施。心动速度缓慢的患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实施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治疗,以此进一步强化心率,但绝大部分患者依旧会出现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室速,有50%左右的患者在2~3天内接受了4次电复律治疗,甚至大于10次,由此能看出此病的病情十分的恶劣[7-8]。在实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的过程中,可结合具体需要的心率,将其数值往上调至每分钟90~110次,以此能获取较为良好的疗效,尖端扭转室速发作次数可明显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从而为病因治疗争取了一定的治疗时长,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起搏措施后,其QT间期、QTc均有所降低[9],床旁漂浮导管紧急临时心脏起搏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展开治疗,其安全指数高,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结合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反复发作的尖端扭转室速的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其实施心率增强、减小QT间期以及电复律等治疗措施,同时在对患者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漂浮导管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此法不仅治疗速度快、安全指数高、效果理想、成功概率非常高,而且在针对此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室速获得性尖端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治疗进展
以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肝脑变性2例报道
静脉滴注索他洛尔治疗特发性室速1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