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农村羔羊死亡原因及对策

2018-04-16 10:14韦青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阴囊养羊公羊

文│韦青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饲养管理不善,不注意做好疫病防治及驱虫工作是造成羔羊死亡的主因,其对策是抓好羊只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及驱虫,按要求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一、羔羊死亡的原因

1.养殖户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农村养羊户多半是自己养羊自己管,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对科学养羊知识了解很少,见养羊挣钱就一哄而上,误认为养羊不需要技术。一开始时就盲目上马投资引种,但却不懂得养殖;或另请饲养人员,而饲养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只知道早上放羊,晚上赶羊回栏,忽视检查羊只每天的健康状况。冬天的防寒保暖、夏天的防暑降温、驱虫、防疫等工作都没有进行妥善地安排与处理,而造成羔羊体质差,疫病不断,死亡率高。

2.圈舍设计不合理,环境卫生差。大部分养羊户沿袭传统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建羊舍很多建在山边或家庭院内,用最简单的木棒插在地上,钉上板子,楼板之间间隙过宽,造成羔羊夹脚压死现象较易发生。大多数圈舍低矮简易,周围钉上木板就成为羊舍,夏不纳凉,冬不保暖,环境卫生差,再加上栏内羊粪长期不清理,排污不畅通,舍内空气污浊,阴暗潮湿,易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造成羔羊大批死亡。

3.引进有病的公羊。在引进公羊或者交换公羊使用时,没有进行检疫,引进患有布病等传染病的公羊,造成母羊流产,产弱羔或死羔。

4.母羊管理不善。由于管理不善,引起母羊体弱多病,造成无乳或少乳,因羔羊不能吃到初乳造成抗病能力的下降,引起羔羊发病死亡。或通过人工补乳时因羔羊消化不良性拉稀而造成羔羊脱水死亡;临产母羊体弱造成子宫阵缩无力延产死亡、弱羔无力突破胎膜引起死亡和难产。由于管理不善引起母羊发生传染性疾病(如羊痘、布病)造成羔羊的死亡。

5.不注重羊只的疫病防治及驱虫。羔羊防疫驱虫工作严重滞后是造成农村羔羊死亡率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有不少人认为,养羊只要把羊赶上山去放就行了,羊吃百草,可防百病,从而达到防病、驱虫效果,比较容易饲养,而从不对羊舍、羊体消毒、驱虫和防疫,有的甚至连疫苗都不打,再加上羔羊抵抗力差,易暴发疫病引起羔羊大批死亡。

二、对策

1.养羊户要勤学好问、饲养管理工作要到位。养羊户要勤学好问,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饲养和防病知识,并且责任心要强,饲养管理工作要到位,因为山羊平时发病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被人忽视,等到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被发现时,已到发病的中后期,此时尽管诊断容易,但治疗难。对山羊的疾病治疗,主要靠饲养人员在平时的放牧、喂料、入舍时对羊只的观察,注意观察其行为特征有无异常,早发现疾病,才能早治疗。

因此,要做到“两注意七观察”:第一注意是放羊出栏后回头注意观察羊栏上是否有异常的羊粪落在上面;第二注意就是末位注意法,饲养人员在放牧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落在后面的几只羊是否正常,主要是观察以下七个方面。精神状态:健康羔羊一般争相采食,奔走速度相等,反应敏捷;病羊常表现落群、停食、呆立或卧地。姿势:健康羔羊行动活泼平稳,当羊患病时常表现行动不稳或不愿行走,有些疫病还呈现特殊姿势,如破伤风表现为四肢僵直,患有脑包虫或羊鼻蝇的羊转圈,跛行。被毛和皮肤:健康羔羊的被毛平整,不易脱落,有光泽;病羔的被毛常粗乱无光、质脆、易脱落。眼睛:健康的羊,眼睛明亮有神,眼球灵活,洁净湿润,患病羊则眼睛流泪、无神、呆滞。可视黏膜:健康羔羊眼结膜、鼻腔、阴道、肛门等可视黏膜呈粉红色,湿润光滑。黏膜苍白、潮红、发黄、发绀是羔羊有病的征兆。采食反刍及鼻镜:健康羊通常鼻镜湿润,饲喂后半小时开始出现反刍,每次反刍持续30~40分钟,每一食团嚼50~70次,每昼夜反刍6~8次。健康羊群一般争着采食半小时左右,然后休息反刍近一小时,一昼夜反刍6~8次,而患病羊一般不争着采食,即便采食,其量也很少,多站立休息,很少反刍,甚至停止。粪尿:健康的羊,粪便一般呈小球状,而且干燥;补饲精饲料的羊,则粪便呈软软的团块,无异味,尿液清亮,无色或微带黄色,而患病羊粪便或稀或硬,甚至停止排粪,尿色发黄,量少或带血等。

2.圈舍设计要合理,搞好环境卫生。羊舍应建在远离村庄的山边,要有适宜的水源,要架设羊楼,楼板之间留有1~1.5厘米的间隙,楼下铺设有一定坡度的地板,平时要勤扫粪便,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每7~15天用“菌毒敌”等消毒剂消毒栏舍及运动场一次。

3.加强检疫工作。在购买种公羊时不购进有病山羊,对新购进或调换使用的种公羊必检布病,并隔离观察30天以上,确认无病后才合群饲养。

4.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科学。配种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复壮,怀孕后母羊应加强管理,注意保胎,防止流产,不能喂霉变饲料和冰冻饲料,以防流产。妊娠母羊回栏后要分栏饲养,以防公羊爬跨。

怀孕母羊产后马上注射催产素,以促进胎盘及恶露的排出。产后1~3天,母羊比较虚弱,应喂给一些豆浆水、玉米面、盐水,要少吃多餐,同时肌内注射一些消炎药,以防母羊产后子宫感染发炎,有利于母羊产后发情。定时饲喂及给饮清洁水,产羔3周后,根据母羊恢复情况逐步恢复至正常饲养水平。

5.搞好羔羊的饲养管理。

(1)搞好消毒工作。在母羊产前7~10天,将产羔舍及其周围清扫干净,并做好消毒。羔羊刚产出时要及时用消毒过的纱布把羔羊的眼睛、嘴巴和鼻腔中的胎液擦净,并把羔羊放到母羊身边,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羊水)。母羊舔入羊水可增强子宫肌收缩力,以利胎衣排出,同时培养母子感情,利于羔羊吸乳生长。

(2)精心管理。对羔羊精心管理,提高其成活率。

(3)吃好初乳。羔羊出生后,必须及时吃足初乳。羔羊生下一小时内要给羔羊吃足初乳,但要先挤掉母羊乳房内的几滴旧乳汁并消毒乳头后才给羔羊吃奶。对于弱羔和一些初产母羊不让羔羊吃奶的羔羊,要进行人工哺乳或人工辅助羔羊吃奶。羔羊出生后的第二天,于羔羊大腿内侧肌内注射1毫升硒型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可防止羔羊贫血和肌无力瘫痪症,对于羔羊的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把好补料关。羔羊出生后,除吃足母乳外,还要尽早给予补饲。羔羊10~15日龄就可以训练吃草料。选择优质的青干草,捆成直径5厘米的小草把,吊在房梁和墙四周,让其自由采食。羔羊舍内要设水槽,经常刷洗换水,保持清洁。

(5)抓好断乳关。对于不留作种用的公羔,生后15~20天就要去势育肥。目前,农村普遍采用的还是橡皮筋结扎去势法,即用橡皮筋在阴囊颈部缠绕,依次压紧,排列整齐,使血液完全终止,一般要经20~30天阴囊和睾丸才会干死脱落。这种方法虽简单易操作,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一是在结扎后的15天内阴囊和睾丸肿胀疼痛难忍,使羔羊整天鸣叫不安,吃不饱,睡不好,致使羔羊膘掉毛焦,生长受阻;二是由于阴囊和睾丸血流终止而发生充血、坏死、化脓、生蛆,影响羔羊生长健康,常因发现、治疗不及时而造成羔羊死亡。

农村有很多羔羊因体重小、毛长而不能在当年出栏,或者羔羊死亡率高,往往就是因为用橡皮筋结扎去势所造成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阉割法,即先用橡皮筋结扎阴囊颈部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阴囊底部,用手术刀片于阴囊底部最低处切开2厘米长的切口,挤出睾丸和附睾后割掉,用5%碘酒消毒切口处,再用刀片顺着切口切开阴囊中隔后挤出另一边的睾丸和附睾后割掉并用5%碘酒消毒伤口,撒进消炎粉即可,5小时后再解开橡皮筋。一般羔羊去势3天后吃草正常,7天后即愈。发育正常的羔羊,3~4月龄就可以断奶。

(6)抓好羔羊的疫病防治关。人们往往只注重山羊普通病和传染病的防治,而忽略对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导致山羊因感染寄生虫而消瘦、消化不良、脱毛、生长受阻,造成山羊品质低而价贱,严重者造成全群感染,大批死亡。

可采用“3、9、20、2驱虫法”。每年的3月,9月对羊群逐只进行体内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其他季节羔羊生下20天就要对羔羊和母羊同时进行首次体内外驱虫,隔2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用复方伊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或氯氰碘柳胺钠、碘硝酚等体内外驱虫药物进行驱虫。用法用量按厂家说明使用。这些药可驱除山羊体内的各种线虫、肝片吸虫、绦虫及体外的螨、虱等。

6.山羊疫病防疫要及时。每年主抓羊三联四防、羊痘、小反刍兽疫、羊传染性胸膜、羊口蹄疫等疫病的防疫,可以归纳为“1、2、10、3、5、9,7、30、50”防疫法,即1月打羊三联四防防疫,2月和10月打口蹄疫防疫,3月打羊痘防疫,5月打羊传肺炎防疫,9月打小反刍兽疫防疫。羔羊出生7天给母羊和羔羊打羊痘防疫,母羊生羔30天后给母羊打口蹄疫防疫,给羔羊打小反刍兽疫防疫,羔羊到50日龄打口蹄疫防疫。

猜你喜欢
阴囊养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