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无损的野性诗歌

2018-04-15 05:12范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雁群大雁人类

范丽

《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被称为美国的“生态伦理之父”。1935年,已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教授的他,在被称为“沙乡”的地方买下了一个农场。那里因为植被破坏而成为“沙乡”,即使位于州河之畔,沙漠化仍十分严重。在这个农场里,作者度过了无数的周末和假期,并且带着他的家人植树种草。在体验修复荒野的过程中,作者写出了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一书。《大雁归来》就是节选自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本文将针对节选的部分进行赏析。

从《沙乡年鉴》的构成情况来看,文中的第一部分源自作者的亲身观察和记录,是科学事实。但是,作者毕竟是文学家,因此对某些地方的记录和描述像诗一样,从而表现出朴素、悠闲的乡土之情。第二部分是由作者的旅行经历引出作者对破坏生态系统行为的批判,表现出失落、悲伤以及愤怒之情。第三部分表现出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从而提出了新的价值理念,鼓励人们要有生态意识,通过具体的形式实现“土地伦理”,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在整部著作中,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并且情节上环环相扣,情理兼容。笔者发现,《大雁归来》的叙事层次与整部著作的结构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作者的写作策略是适用于散文创作的。

一、细致描写春雁生活的点滴

对春雁生活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一至十段。课文开始两段表现出春天的气息,比如“三月的暖流”“在霧霭中穿行的大雁”等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春季蓬勃向上的力量,以及生机盎然的景象。春天之所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很大程度就在于这种象征生命和成长的生机在大自然里的充盈,还有无数鲜活生命不断滋长的力量。燕子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频率要高于大雁,但是即便燕子对季节再敏感,也无法依靠个体的力量来点燃如此热闹的氛围。而大雁却做到了,对于这种高度一致的群体性行为,人们一般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的。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主教雀和花鼠对春天判断的失误,这也是一种暗示。但是,每年都要长途跋涉的雁群则不能像花鼠和主教雀一样轻易犯错而又轻松改正。大雁的迁徙是经过精准计算然后定下日期的,其中蕴含着科学事实。它们是春天的歌者,沿途都在不断地演奏着交响曲,将它们的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两段文字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解说大雁迁徙时的特征,反而是利用两个假设以及吸引人的插曲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了读者,这既体现了作者生态主义者的广阔视野,又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委婉的叙述手法。在第三段到第八段的文字中,作者也延续了这种叙述手法。

先来谈谈文中表现出的观察力。作者在描写大雁时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选取了大雁生活中非常典型的三个细节,即大雁从南方归来时的情景、大雁吃东西的画面以及雁群集会的场景。作者写大雁从南方归来时,重点放在了对它们动作的描摹上,比如:“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静静滑翔下来。”这里用了很多词语来描述大雁的动作,表现出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并随着雁群的动作变化转移注意力。不仅如此,作者的细腻观察甚至已经渗入大雁的内心深处,他所描绘的动作就是大雁的实际动作,运用大量的笔墨进行描绘给人深入灵魂的感觉。比如,大雁飞行的线路是直的,但这次却是曲折的,而且是“试探性”的盘旋,翅膀的扇动也是“慢慢地”“静静地”滑翔。这些形容词从表面来看是很平常的,但其实暗示了人类和大雁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因为人类经常猎杀大雁,所以大雁才会有这些小心翼翼的动作,而作者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常规的描述中融入了这些词语。再比如,文中写到雁群集会,因为当时是四月的夜间,所以只记录了声音,但作者写声音也是有章法的。首先是蓄势,写头鸟没有出现时,雁群是“静悄悄”的,有声音也只是几声奇特而又稀疏的声音。接着写到头鸟出场时,就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场面,比如说“刺耳的雁叫声”“翅膀拍打水的声音”等等。到最后是一个深沉的声音让一切喧嚣停止下来。在整个环节中,作者的听觉非常细腻,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他对大自然特殊的喜爱以及对大雁的习性非常熟悉。

文章除了对动作和声音的细致描写以外,作者的科学观察精神还通过他对数字的敏感表现出来。比如,作者记录了雁群从自己的农场飞到最近的大湖至少还有“200英里”,并且提到了具体的时间“1946年4月11日”,以及大雁的具体数量,如农场共有“642只”大雁等。这些精准的数字体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程度,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数字,但要保证准确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要做到数十年如一日,更是需要很大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对自己所做事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为了保证数字足够准确,作者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但得到准确的数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利用这些数字来分析,并最终得出普遍性的科学结论。比如,作者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来分析从这里经过的每支雁队的数字,到最后发现,基本都是“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而且比偶尔出现一只的情况要多得多。也就是说,雁群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出现的,或者是多个家庭组合成的“聚合体”。作者在这里也从侧面解释了孤雁,它们就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读者看到这里时,内心自然会感伤。通过实地观察得来的数字既有文学表达意味,还化作了情感的力量。

在第三段到第十段中,作者将自己的观察手记完美地转换成诗化的散文。他的第一个手法是抒情,但是非常含蓄且有节制。作者在描写大雁小心翼翼的飞行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波澜起伏:对猎杀大雁的偷猎者极端愤怒,对大雁无比怜惜……但他并没有毫无保留地将这种情绪宣泄出来,只是冷静、客观、细致地刻画雁群的行动,对大雁的情感越深,心中的痛就越强烈。作者描写的这一特点还表现在他将自己的认知转化成“大雁的意识”,以此达到节制情感的目的。例如,作者在第三段写大雁自己知道猎人会在夜幕降临时,拿枪在池塘边和沼泽地瞄准它们。如果是站在“观察者—作者”的双重角度来看,对通篇美的事物的描写很可能被已经接近爆发的情绪消解掉。在这几段中,作者还非常重视刻画“大雁”的生动形象。在生态主义者看来,大雁和人类一样,都属于大自然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具有和人一样的生命乃至灵魂,也应该成为被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作者为了刻画大雁的形象,特意选取了大雁飞行、觅食及聚会的三个细节来描写,将一个可爱、栩栩如生的大雁呈现在读者面前。除此之外,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使笔下大雁的内涵更加丰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大雁这一具有野性的鲜活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二、“突转”为议论性说明

通读全文后可以看出,文章从第十段中的“大雁集会……渐渐少下来”之后,作者的笔锋明显发生了变化,开始了一段富有深意的议论性说明:“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信念做赌注。”在这一段话中,作者用到了“然而”这样一个转折词来进行对比说明,这里体现了作者讽刺人类喜欢内讧这一恶习的用意。虽然作者在之前就已经刻意让主体意识比较明朗了,但作者并没有在这里激烈地批评,只是用人类喜欢内讧同大雁用生命来追求团结进行对比,把大雁当作照妖镜,將人类的丑态反映出来,从而达到褒贬的意图。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比讽刺的力量,作者在这里进一步指出,大雁这种联合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超时空的。无论身在哪里,每年的三月,大雁都会准时吹响联合的号角。作者讽刺人类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其真实意图是为了警示人们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作为万物灵长,彼此之间却做不到像大雁一样实现平等、联合,也就无法解决人类内部的矛盾,不会有所谓的“生态良心”,高喊的保护生态事业只会是一句空话。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思维的深入和缜密。他通过形象的对比告诉我们,生态危机源自社会危机,人类应该学习大雁团结、联合的观念,只有平等、联合才能够解决问题。可以说,作者的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其含蓄的议论性不言而喻。

三、结尾:“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利奥波德在文章结尾处的描写富含深情。他指出大雁这种全球范围的迁徙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们除了给人类带来团结和坚定不移的精神之外,还在迁徙的过程中传播了玉米种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种植范围扩大。从更广范围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以及生存环境是否健康,可以用大雁和以大雁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来衡量。它们带给人类的是“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是作者对大雁的充分肯定,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拓展人类的视野,使人类的目光转向大自然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的空间。人类最终的事业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自身,而是要实现地球上的跨物种联合。到那个时候,人类也会找回失去已久的“带着野性的诗歌”。在这片土地上,美与和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大雁归来》作为利奥波德著作《沙乡年鉴》的典型篇章,展现出作者较为含蓄的抒情和议论风格,并且体现出作者准确勾勒形象以及浓墨重彩的细节描写等创作特征。作为一个具备深厚科学基础且训练有素的生态学者,利奥波德利用文学家的笔法讲述了自己观察自然环境的各种经历,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直接影响,引导人们对自然转变态度——保护自然。

猜你喜欢
雁群大雁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雁群的启示
我请大雁落山村
人类第一杀手
大雁飞
但愿我是那风
谁变成了人类?
大雁
但愿我是那风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