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泽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关键时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高校党建工作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员队伍培育、支部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高校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策源地,曾经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思想,导致高校党建一度处于停滞,并在国民政府的打击下,原有高校支部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1935年前后,中共通过汲取正反两面经验与教训,这一局面才逐渐开始改变。1936年,刘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开始建立党对高校学生的领导体制,逐渐开始在高校中恢复和建立党的支部,取消具有第二党倾向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取而代之“解放先锋队”,成立省委领导下的青委会,由青委会领导各高校支部的学联工作。同时转变高校支部的工作方式,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树立学习模范,影响并带动他人的学习热情;在生活中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情况。正因如此,高校党建工作获得蓬勃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高校中建党已成为中共的核心任务。将高校作为培养党的先进青年和优秀干部的特殊阵地,从管理方式上,为确保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不断加强对延安各高校的具体领导,中共中央将延安各高校纳入中央各部门进行直接领导。“决定中央研究院直属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直属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军事学院直属军委参谋部,延大、鲁艺、自然科学院直属中央文委。各校主管机关,应把自己直属学校的工作,当作该机关业务的重要部分。中央宣传部对各校课程、教员、教材及经费,应协同各主管机关进行统一的计划、检查与督促。[1]”这种以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方式在陕甘宁边区各高校进行党建工作,主要目标是与国民党争夺知识青年,吸引他们进入延安各高校学习,努力为延安边区政权建设以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创造新社会”服务,形成了理论教育、生活指导、支部监督一体化的高校党建思路与经验。马克思指出:“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的最优秀人物吸收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越险恶。[2]”中共通过高校党建的途径培养党的优秀干部和先进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委员一级的就有86人出自高校,占中央委员总数的36.44%,至于出身高校的一般党员干部更是不计其数。[3]”深刻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延安时期,中共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再通过理论武装的高校推进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实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实践则是用理论去解决当时的具体问题。当时,延安各高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从理论学习的动员上,毛泽东提出“应该经常研究与讨论党中央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各种文件与指示,应该经常多请当地的和外来的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及各种实际工作的情况与经验。这些均应成为党校的主要功课之一部。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可专门指定一天为党日(每星期内五天上课,一天党日)。[4]”之后,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进一步批判了党内干部中存在的表现为主观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风,他将其形象、生动地比喻为“‘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5]”,并指出这是由于许多干部“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5]795”的结果。其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学习党的理论作为发展党员和增强党员干部党性的出发点,并将理论学习的成果付诸实践。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则从实践运动中夯实理论学习的成果,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经过延安整风之后,从思想建党来看,延安高校根据抗战要求和边区建设需要,从课程设置上提出高校教育为抗战服务、为边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同时废除了一些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以此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以学生为本是提升学生作为自身主体性的价值认知。延安时期,刘少奇指出:“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6]”中共根据干部教育中反映的一些问题,针对来到延安的青年学生来自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政治倾向以及青年学生自身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共采取了灵活的教育方法,目的是提升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修养,精准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一是从教育对象上看,对于地委和团级以上干部,则由中央委员和中央机关负责人直接指导;对于文化和政治水平较低的学员,则要先补习文化知识才能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对于文化和政治水平较高的学员则鼓励他们研读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二是从教育方法看,在教员的指导下采取个人自学为主,并辅以小组集体研究与讨论的方式,侧重启发式教学。启发他们考虑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究竟,比较各派人生的是非,引导他们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启发他们追求真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只要多数青年愿意追求真理,最后就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三是从教学来看,“应以由少到多、由浅人深、由中国到外国、由具体到抽象为原则,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的功课真能切实懂得之目的。[4]140”四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批判与怀疑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应提倡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与同志的辩论问题的作风。对于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主要的应该采取说服、解释与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纠正。[4]141”从对学习效果的考察来看,“关于马列主义的教授与学习,应坚决纠正过去不注重领会其实质而注重了解其形式,不注重应用,而注重死读的错误方向。学校当局及教员必须全力注意使学生由领会马列主义实质到把这种实质具体地应用于中国环境的学习。学生的是否真正领会(理解、认识、懂得),以学生的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4]763”
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在延安正式成立,在毛泽东的大力支持下,陕北公学选调了一批具有较多实战经验的骨干领导,其中邵士平曾是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周纯全曾是鄂豫皖苏区保卫局局长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鲍建章原来是红军参谋,由于在长征中负伤,被调到后方做后勤工作。同时,党中央陆续从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选调了一批知名学者来陕公当教员。比如艾思奇、何干之、李培之、李凡夫等人,切实增强了陕北公学的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刚来到陕北公学的青年学生往往习惯从教员和管理者的一言一行来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由于广大教员和管理者保持和发扬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他们因此被公认为广大学员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与此同时,教员也将广大学员看作中国命运的寄托者以及未来中国的创造者。师生之间形成了团结民主的统一战线作风。1938年3月,毛泽东在《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中对这种做法总结道:“陕公的校长和教职员,他们都是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出来的,所以你们在陕公里可以学到一个方向——政治方向,同时又可以学习到一种作风——工作作风。[7]”
延安时期,中共认识到高校支部工作的好坏是党的领导的重要政治基础,支部成为高校党建的重要阵地之一。首先,支部是党团结学生的核心组织。作为支部以及支部内的党员应该密切与周围同学保持联系,“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信仰我党,更加敬重我党。[8]”因此了解并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内心声音,依据他们实际的觉悟程度,有计划、分步骤在他们中间进行党的教育工作。同时应该注意团结学生中的领袖人物,尊重他们并向他们学习,及时吸纳他们进入党的组织。其次,将支部作为教育党员的学校。通过支部生活“以长期系统的政治教育”培养干部。以学校为本位,发扬“自由民主空气,亲爱,团结精神,用功读书的风气[9]”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要监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党员中间脱离党的理论、政策、党规等错误倾向。最后,支部要领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支部要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对于学校行政的不正确现象,支部可经党的路线提出,但不能出于干涉。此外,支部的重要任务是领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领导学生去帮助和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实现了以支部为中心的党团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明确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0]”研究延安高校党建的先进经验,告诉我们高校党建要重实践、轻形式,要将党建工作孕育在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
当前,高校党建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以及理论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不一的价值倾向,这潜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党建的主渠道,但其教育效果并不乐观,一份调查显示:“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认为效果显著的仅有3.4%,认为有效果但不明显的比例最高,为71.9%,选择没有效果的高14.6%,4.5%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遵守,一切以利益为准,还有 5.6% 的选择说不清,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对自己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很低。[1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方法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要立足于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的现实问题,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结合,形成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延安时期,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经常去陕北公学作报告,帮助学员及时了解当时的国内与国际时事,掌握世界发展的脉搏,开阔学生眼界,还结合学员的思想动态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因此,高校教师首先应戒除主观主义作风,立足于中国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要敢于走出去。高校党委是高校党建的领导核心,要成为高校教师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党委政府、各社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帮助教师及时、有效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的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教师要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典型案例结合,使学生了解并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鼓励高校教师敢于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引进来。邀请校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进入大学课堂,增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链接。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高校党建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专题教学为引领,一个专题解决一个学生关注的问题,引发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利原则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归根结底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来决定,高校学生的思想中也不断滋生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倾向,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一项对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一些人读大学的理由是“增强竞争实力、找份好工作的占59.4%[11]93”选择“选择促进祖国繁荣昌盛、改变家乡面貌的占11.7%”[12]可见高校学生功利性倾向非常明显,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的突出特点,“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0]”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与2005年开始实施的原规定相比较,新的规定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为培养更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捍卫者明确了方向。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三角色、四针对”。“三角色”即高校教师要成为党的最新理论的宣传员,学生情感教育的沟通员,学生业务能力提升的教育者。这个过程中要遵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教育客体的真实需要,从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四位一体的思维发展过程入手,夯实理论教育的同时,进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正是情理结合的过程。同时,分对象、有重点、分层次形成“四针对”人文教育长效机制。一是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群体的理论教育,主要以入党动机不纯为对象,以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与考核为主。“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5]795”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对我国历史、党史知识的理论修养,把自觉掌握中国历史和党史作为其党性修养的重要表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针对发展对象群体的情感熏陶,主要聚焦其日常生活实际的情感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其思想困惑,实现对党的宗旨与理念预期以及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效结合,采取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方法,从而产生情感的认同。三是针对预备党员的党性教育,重在社会实践,鼓励他们成为志愿者、义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等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其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四是针对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在鼓励党员群体在班级、学生会、社团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高校党建整体质量的提升。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同时高校在党员培育、管理与考察过程中的组织工作流于形式。一方面原因是高校党员数量庞杂,部分党员意识形态表现为文化多元、思想多元、价值多元以及理想信念缺失,有些高校学生不是怀着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理想信念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是持有一种从众心理,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基本的认知,对党的基本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往往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提出入党申请;有的学生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认为获得中共党员身份就能够增加学校“评优表彰”和增加将来成功就业的概率。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高校在党员培育、管理和组织工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等问题,忽视了学生党员间的个体差异,对出现的一系列思想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此外,“一课三会”只见过程未见效果,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形式单一;内容选择多集中在传达党的最新精神和理论观点,提升党员政治意识效果不强;支部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缺乏应有的严肃与实效。此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主要集中在被考察对象的学习成绩、“好人缘”以及辅导员对其本人的综合评价等,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信仰的考察,导致高校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够,党员意识淡漠,导致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高校党员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他们是宣传和坚定党的意识形态的骨干力量,因此激发高校学生积极参加执政党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构和宣传,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就应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与高校党建有机融合,依据他们思想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育过程,制定细致的考核标准,抓好“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形成高校党员分层培育与退出机制。高校党委是党在高校实施领导的核心和责任主体,而高校党建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高校党委和基层支部实现上下联动的基础上,基层支部则是具体的实施者和践行者。一是通过选派党性较高的教师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以支部为据点,形成集体意识,各司其职,不断扩大与学生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依据群众当时的觉悟程度,有计划地在群众中解释党的政策和口号,散布党的报纸,宣传共产主义,使群众走到党的方面来。[12]”同时监督并考察支部及其成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主要在思想上考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加强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深入;二是加强发展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认识;三是加强预备党员对党性修养的培育,形成自觉的党员意识;四是加强学生党员自身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学生集体中树立符合党的要求的党员形象,形成引领、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支部书记以自身过硬的党性修养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纠正问题,对于不符合党员要求的学生,要根据有关条例,坚决予以清除,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当前,在开放多元的时代环境下,高校培育优良作风的教师队伍正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泛市场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大学逐渐演变成盈利的场所。其次,利己主义倾向的影响。在泛市场化利益机制影响下的中国大学,高校中一部分教师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后,这种利己主义倾向,加大了高校师生间的鸿沟,出现了教师漠视学生、学生漠视教师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清晰划分教育领域的市场与非市场的严格界限,防止“泛市场化”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恶化。高校教师是党领导下的群体,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言论行动对高校学生要有引领者和示范作用,这需要高校教师自觉加强作为教师的身份意识和明确的政治倾向。这类群体更应该认认真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所以,高校党员教师首先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率先垂范者,怀有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了解、掌握最新中国化理论成果,这正是“树人德”之前,必先“立己德”的重要体现。其次,高校非党员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即你培育的对象将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自觉成为高校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再次,高校通过鼓励教师、行政人员有机协同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通过“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减少专职辅导员辅导数量,实现精准培育,这样有助于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育人氛围,实现教学相长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