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袁庄畜牧兽医站 226402 南通市如东县马塘畜牧兽医站 226401 南通市如东县新店畜牧兽医站 226432 南通市如东县畜牧兽医站 226400 南通市如东县新店畜牧兽医站 226432 南通市如东县家畜改良站 226400 南通市如东县大豫畜牧兽医站 226412 南通市如东县高新区畜牧兽医站 226400
犊牛腹泻发生在一年四季,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初春、夏末较为频繁。出生后3周内的犊牛发生腹泻的情况较多,主要表现为拉稀、软便、水样便、脱水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犊牛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死亡。犊牛出生1个月后的腹泻发病急、死亡率最高,是新生犊牛严重的疾病。
(1)腹泻犊牛的基本发病情况。发病初期的体温较高,在39.8~40.2℃之间,随着病情的恶化,犊牛的体温升高到40.3~40.8℃,脉搏在115~120次/分钟之间,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眼结膜黄染,四肢和鼻端冷凉,脉搏和呼吸加快。腹泻粪便稀薄、腥臭,呈血液组织黏膜变性。病后期肛门松弛,有排便失禁的情况。临死前犊牛呈现心衰和脱水等情况。潜伏期一般在7~14天之间,呈现急性、慢性两种情况。
急性一般常见于幼犊,死亡率较高。病程初期犊牛的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达40~42℃。伴随着体温的不断升高,白细胞逐步减少,病牛精神萎靡,厌食,眼鼻分泌物增加。一些犊牛的皮肤和蹄子出现糜烂,导致行走不便。一些犊牛发病后1~2周后死亡,病程可能拖延至1个月以上,容易造成孕牛流产,或产下先天不足的犊牛。
(1)母牛饲养的有效管理办法。母牛怀孕后,母牛的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水平。需要根据母牛初乳的质量水平,合理地判断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实际含量。对于妊娠母牛,需要给予高质量的饲料喂养,采用合理的营养配比饲料进行饲养,适当地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避免过饥或过饱,提高母牛的营养水平。给产后母牛按时接种大肠杆菌和冠状病毒疫苗等,加强犊牛有效的免疫效果。严格控制精饲料的比例水平,尽可能地防止母牛过肥。合理控制牛舍的清洁和干燥效果,产房需要有效地通风、干燥,加强消毒持久性,合理地控制运动场地的清扫水平,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母牛产犊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产后母牛的污染物及清理牛舍的地面。
(2)犊牛的有效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30分钟需要及时给予初乳喂养。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有效地增强犊牛的整体免疫水平。犊牛饲养需要定期、定量和定温控制,防治消化道问题的发生。犊牛在30~40日龄内,饲喂量一般为初生体重的1/10。1月龄后全乳的饲喂量减少一半,使用等量的脱脂乳代替。2月龄后停止饲喂全乳,每日可以饲喂一次脱脂乳,并及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饲喂发酵初乳可以有效地预防犊牛腹泻水平。饲喂时需要将初乳发酵温度控制在10~12℃范围内,每天需要定时增加1%的丙酸和0.7%的醋酸作为有效的防腐剂,提高乳饮的卫生质量,避免发酵和变质问题的发生。
(3)治疗可以喂服小苏打粉 5g、乳酶生 2~3g,每日分3次内服,连续使用3~5天。采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的方法,对脱水严重的犊牛和母牛进行体液的及时补充。可以使用抗生素注射的办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随着病牛体温的升高,可以给病牛注射安痛定和利巴韦林等抗生素药物。要加强对药物使用剂量的管理,目的是实现犊牛的有效饲养和治疗管理,改善腹泻病问题。
综上所述,导致犊牛腹泻发病的因素较多,需要根据犊牛的实际饲养管理方式和方法,重点分析引发犊牛发病的原因。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类疾病进行有效的分析,分析其有效治疗经营的管理办法,以合理的方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确保治疗诊断的合理性,加强有效的措施化管理,以科学的饲养模式规范犊牛的培育标准。对犊牛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分析犊牛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有效的规范科学饲养方式,按照实际阶段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升犊牛的饲养管理效果,确保有效预防腹泻病变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