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娜
【摘 要】 当前教育的热点已经围绕着核心素养不断展开,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鉴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基于小学信息技术基本核心素养这一前提,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关键能力
当前教育的热点已经围绕着核心素养不断展开,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鉴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借助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呢?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习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更为学生阅读的实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1.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对学校、教师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改变自己那些传统的观念,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同时,我们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那种简单地把网络资源认为是提供教学素材的来源的观念,而应该把网络技术逐渐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纸和笔,并最终成为学生阅读的工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表现能力及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限制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成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效率的学习。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探索和建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效果的评价体系,要把多元的手段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来,不要过于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较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关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恰当、能力形成如何,只有这样才可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的环境氛围。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操作领会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技巧,要通过我们老师的组织与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们要使学生做到五个“学会”:
1.学会倾听
倾听是从他人身上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要教育学生在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同时,还要学会在同学发言的时候也要认真倾听,并且要做到边听边思考,以对同学的发言内容作出适时、准确的评价。
2.学会观察
最新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简洁明了的插图,并且在插图旁边都有相应的比较详细的说明,小学生大多数是能够看懂的,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借助认真的观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时候我们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与说明,而应该把学习的空间让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
3.学会思考
“思起于疑”,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们老师要精心设置一些疑问,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予学生足够的动脑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地解决问题。
4.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职,和其他学科一样,小学信息技术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一种方式,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通过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做到语言准确、到位,从而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
5.学会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創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1.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欲望
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教学形式的转换,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
比如,采用情境教学给幻灯片加上背景,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发挥想象,用比喻法教学把“复制”功能比作“复印机”的功能,把文件的“移动”比喻成“搬家”等等。利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理解了这些似懂非懂的概念。用问题学习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常有疑问,才能常思考,常有创新。创新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产生创新的动机,才付诸于创新的实践活动。
2.给予自学时间,培养学生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能力,精讲多练,多实践,多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手段,所以多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基于小学信息技术基本核心素养这一前提,如何充分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在转变我们教学观念的同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