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影子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

2018-04-14 18:31秦旭芳门鑫玥黄思芸
荆楚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影子儿童家长

秦旭芳,门鑫玥 ,黄思芸

(沈阳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问题提出

“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的概念起源于玛里姆都和辛格等一集史蒂文森和贝克等对课外辅导现象的比喻,而被应用于教育现象研究则是马克·贝磊撰写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他们认为课外的补充辅导是一种伴随主流教育系统的存在而存在、其模式和规模随主流系统而变化的一种教育现象,因而“影子教育”是伴随着教育体系而存在的[1]。影子教育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如今影子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所上的各种各类兴趣班、特长班的学习,可称为幼儿的“影子教育”[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沈阳市3~6岁幼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3~4岁、4~5岁、5~6岁年龄段的幼儿中抽取男、女生各70人,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发放共 4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 330 份,有效回收率为 78.6%。同时在参与问卷调查的3~6岁幼儿家长中随机抽取30名进行深入访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

通过采用自编问卷《学前儿童影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分别在3~4岁、4~5岁、5~6岁年龄段的幼儿中抽取男、女生各70名幼儿的家长进行随机调查,来阐明学龄前儿童影子教育的情况,对学前儿童参加兴趣班的规模、数量、内容、及成果表现的基本情况和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家长选择影子教育的动机、家长对影子教育的满意度以及家长对影子教育的意愿等进行调查。

2.访谈法

研究主要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30名3~6岁幼儿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给家长编号并做详细的访谈记录。访谈提纲主要围绕:“幼儿是否会参加兴趣班”“参加兴趣班的原因”“家长对兴趣班的态度”“家长对兴趣班的需求”等话题了解家长对影子教育的真实看法,对访谈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尚存的疑问进行追问,对研究对象更有针对性的访谈可以获得研究结果的内在原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基本情况和差异比较

依据研究调查收集的数据,首先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不同维度下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数据整理,并分析了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下的差异。

1.不同维度下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基本情况

主要从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数量、内容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三个维度来分析学前儿童影子教育参加的基本情况。

(1)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数量

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兴趣班的种类也各不相同。调查了解到有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并且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家长热衷于为幼儿选择不止一个兴趣班。3~4岁幼儿参加一、两种兴趣班的幼儿较多均占43.24%,且有5.41%的幼儿参加三种以上兴趣班;4~5岁幼儿参加两、三种兴趣班的幼儿较多,但是55.1%的幼儿会选择参加两种兴趣班;5~6岁幼儿参加一种兴趣班的幼儿为46.67%,参加三种兴趣班的人数有8.89%。在访谈中问:“您的孩子到目前参加了几种兴趣班?”“您的孩子如果参加3种以上的兴趣班您可以接受吗?”家长:“得看孩子的兴趣了,孩子如果喜欢我就可以接受,他愿意学我就支持。”5~6岁幼儿家长:“学3种我觉得数量是可以呀,孩子又没有什么事,多学点东西以后说不定就用上了,况且那么多人都在学,我是希望孩子能多学点,这对孩子以后有好处。”幼儿参加兴趣班的种类数量普遍集中在一、两种,只有3~4岁幼儿会参加三种以上兴趣班,4~6岁的幼儿最多参加三种兴趣班。

(2)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内容

幼儿兴趣班的内容日益丰富,涵盖艺术类的多种课程、语言发展的课程、健康类增强体质的课程、科技及全脑开发等课程,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艺术类型即舞蹈、器乐、声乐及美术的影子教育内容是最受追捧的,85.5%的幼儿会参加艺术类的兴趣班。艺术类别中有32.82%的幼儿参加的是舞蹈类兴趣班;参加棋类、科技、珠心算及全脑开发益智类兴趣班的幼儿占25.19%;语言类型的兴趣班中有4.35%的幼儿参加阅读兴趣班,53.98%幼儿参加英语兴趣班;4.89%的幼儿参加体育类型兴趣班;5.98%的幼儿参加书法兴趣班。通过访谈问到:“您的孩子参加了什么兴趣班?为什么?”4~5岁幼儿家长:“我家孩子学了个舞蹈,还参加了个全脑开发,因为是个小女孩,我觉得学个舞蹈挺好的。全脑开发是考虑到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希望孩子以后能发展更好。”可见,多数家长都会考虑为幼儿报名参加舞蹈、美术、器乐的兴趣班,艺术类型的兴趣班是最受家长和幼儿欢迎的兴趣班类型。

(3)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成果表现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21.28%的幼儿参加兴趣班通过汇报演出的形式表现学习成果;有30.07%的幼儿是以作品展示的形式;有15.2%的幼儿通过考级的形式;18.24%的幼儿以参加比赛的形式;有12.5%的幼儿通过谈话的形式;有2.7%的幼儿用其他形式表现学习成果。“您的孩子参加兴趣班是通过哪种方式展现学习成果的?”5~6岁幼儿家长:“我家孩子学习的乐器,回来就让她表演表演呗,我也不懂,她弹什么都感觉挺不错的。”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参加的兴趣班的都喜欢选择作品展示、汇报演出之类的实际呈现的方式来表现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成果,当然如果幼儿能参加比赛获奖或者考到一定级别也是部分家长所希望的。

2.不同人口变量下参加影子教育差异

从不同家长的学历水平、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维度分析幼儿参加兴趣班的差异,以及不同家庭收入情况下的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数量差异。

(1)不同学历家长的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差异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对幼儿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家长对兴趣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孩子参加兴趣班占73.33%;中专或技校的占75%;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占84.62%;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占84.21%;受教育程度是大学的占81.01%;受教育程度在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占73.68%。访谈中问家长孩子是否参加兴趣班,5~6岁幼儿家长:“参加,就学了美术,因为孩子喜欢画。过一段时间想再给孩子报个珠心算,我们家离幼儿园有点远,家在农村学历又不高,我就希望我孙子多学点,以后别像我们一样没文化。”4~5岁幼儿家长:“孩子不需要参加兴趣班,参加那么多太累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应该玩。”可以看出不同学历层次下的家长参加兴趣班的人数都在70%以上,不管何种学历的家长多数都非常重视并且支持幼儿参加兴趣班。

(2)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童参加影子教育数量的差异

家庭收入情况也是影响幼儿参加兴趣班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意识越来越强,大部分家长会尽早的为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家庭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家长在幼儿兴趣班中的投入。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参加兴趣班的数量为1~2种,更多的家庭参加2种兴趣班;家庭收入在2 000~5 000之间的家庭参加兴趣班的数量为1~3种,且收入在3 000~5 000的家庭参加3种兴趣班的数量增多;收入在5 000~8 000及8 000以上的家庭存在参加3种以上兴趣班的现象。可以看出,无论家庭收入高低都会让幼儿参加兴趣班,只是会影响参加的数量,一般家长都会让幼儿参加1~2种兴趣班,其中参加2种的居多。

(二)家长对学前童参加影子教育的选择和看法

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的选择及看法包括选择影子教育的动机、对影子教育的满意度、家长对影子教育的意愿三方面。

1.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选择的动机

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动机包括选择兴趣班的原因和目的两个方面。家长为幼儿选择兴趣班的原因分别是支持孩子的兴趣占58.78%,依据自己的意愿占26.72%,选择热门的兴趣班占12.21%,听从老师建议占1.53%,由于幼儿园停办选择兴趣班的占0.76%。当问及家长选择兴趣班的原因,5~6岁幼儿家长:“孩子喜欢,带他去了兴趣班试听了一堂课,回家问他是否愿意学,孩子愿意就带他参加了。”“有没有您认为没必要但孩子想参加的兴趣班呢?”家长:“像现在他参加机器人那个兴趣班,我刚开始觉得没有用所以不同意,但他一定要学,我看他是真喜欢,只有同意了”。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都会首先考虑幼儿的兴趣,且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喜欢,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长根据自己的意愿为所谓的“儿童发展”选择幼儿兴趣班。

通过调查选择兴趣班的目的,有22.61%的幼儿参加兴趣班是为了长见识;有30.39%为了积累课外经验;有36.4%为了培养特长;4.24%是没有目的的;有6.36%的幼儿参加兴趣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的。问到家长:“您当时选择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5~6岁幼儿家长:“孩子因为看了一个有关围棋的动画片迷上围棋,就说要学。我们一想围棋也挺锻炼头脑的,也挺支持他学的。”可以看出,父母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孩子的兴趣,从而发展为他们的特长。

2.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满意度

(1)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满意度

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满意程度分别为家长对于幼儿参加兴趣班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和对老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研究共收集330份有问卷,其中参加兴趣班的幼儿有262人,占总人数的79.39%。家长对影子教育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水平及方法持比较满意态度的家长最多,分别占54.2%和55.73%;其次是对兴趣班学习效果和教学水平及方法表示非常满意的家长较多,分别占32.82%和30.53%,表示不满意的仅分别占2.29%和1.53%。当问到家长对兴趣班有什么期待时,5~6岁幼儿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在兴趣班能高兴的学,老师教学方式能有趣一些,孩子如果喜欢老师的话能学得更好一些。”4~5岁幼儿家长:“希望机构的教育能正规一些,有固定的老师,否则孩子刚适应这个老师就又要换老师,孩子不断适应新老师感觉不太利于孩子的学习。”说明兴趣班的学习成果及教学水平与方法方面普遍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总体满意度很高,但是家长仍然有一些方面希望得到改进。

3.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意愿

家长对幼儿参加影子教育的意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父母对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态度和孩子参加兴趣班的需要。

(1)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态度

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态度情况分为四个层次,支持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家长占总人数的80%,家长没态度的占总人数的10.91%,家长的态度是无所谓占8.48%,家长的态度是厌恶的占0.61%。当问家长是否支持孩子参加兴趣班,5~6岁幼儿家长:“参加兴趣班是必须的,我看我同事家孩子都参加兴趣班了,好多孩子都能唱能跳的,我们孩子也得去啊”。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态度是十分肯定的,大多数家长都在积极支持孩子。

有86.06%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有必要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其中非常赞同的占19.39%;有13.94%的家长表示不赞同,其中非常不赞同的占3.03%。总体来说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是必经之路的想法是赞同的,“您的孩子参加兴趣班吗?”3~4岁幼儿家长:“参加啊,现在的小孩都参加各种班,从小家里就留意要参加什么兴趣班了,孩子能参加了肯定得让他学点什么。”说明多数家长对幼儿通过参加兴趣班的方式培养兴趣是认可的。

(2)家长对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需求

根据图4可知,家长认为幼儿最需要的兴趣班是孩子喜欢的占64.24%;用来培养特长的占64.24%;丰富业余生活的占49.70%;提高艺术修养的占67.88%;认为可以参加比赛的占10.33%;认为是别的孩子参加了的占1.82%。访谈中问及家长:“您认为孩子目前最需要的兴趣班是什么样子的?”4~5岁幼儿家长:“孩子喜欢的,孩子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够学习个特长,对他以后的发展也多少会有些帮助。”说明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参加兴趣班是必要的,尊重孩子的喜好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四、建议

(一)选择权:以幼儿为主体,家长帮助引导

兴趣班的选择应视幼儿为主体。家长虽然对幼儿有强烈的教育意识,但如何能够让家长正确的认识幼儿和兴趣班,选择真正适合幼儿的兴趣班是更有必要的。对于家长来说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是最好的,那我们所谓的“适合”到底有谁来评判,选择权到底握在家长的手中还是幼儿的手中。幼儿处于特殊阶段,对于很多事物的选择往往都由家长以自己的判断为孩子决定。影子教育的内容应避免仅依据家长的喜好、兴趣或者自身生活经历的过往情结及家长对孩子参加了兴趣班后的未来结果的预判来为孩子做主,而应该由家长帮助引导幼儿进行选择。

幼儿的发展是每个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多数家长愿意尊重幼儿兴趣,支持幼儿参加兴趣班。家长要多多观察幼儿,帮助他们捕捉生活中感兴趣的方面,及时了解幼儿内心状况,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可以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所以,家长帮助幼儿做的决定一定是孩子由于孩子生活中有所体验,并且关注吸引他们的兴趣点,再通过兴趣班系统学习和发展兴趣。影子教育内容的选择权应在幼儿手中,他们才是真正接受影子教育的主人。

(二)选择内容:以适宜性为前提,“动”与“静”相结合

影子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是选择的前提。当今社会不参加兴趣班的幼儿少之又少了,有数据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每提高1年, 其子女参加教育补习的可能性就提高1.059倍[3]。影子教育内容的选择家长更青睐于艺术类型的课程,家长普遍认为幼儿最需要的兴趣班是能够提高艺术修养的。人们普遍意识到艺术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儿童,艺术本身的无固定答案性,它可以使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4]。艺术类课程除了可以提升素养,同时在生活中是提升个人魅力及升学考试才艺展示的加分项,也有更多比赛机会,锻炼幼儿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气。同时艺术类的兴趣班的可选择性也较多,而且艺术类课程相对更加多样化。

动态和静态兴趣课程的结合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严格禁止‘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5]首先,现如今更多的兴趣班都是以静为主的课程,幼儿参加的兴趣班应考虑多选择以动为主的课程。孩子参加的兴趣班不只要考虑未来发展型课程,幼儿阶段的身体素质养成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石。其次,要避免“小学化”的兴趣班,例如对于幼儿英语兴趣班的选择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兴趣班,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判断是否是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的教授方式和内容。幼儿的学习是并不是要“趁早”,而应该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后,家长应注重孩子的体验,而不是得到某种结果,重视幼儿在兴趣班的变化过程,这样才能保证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选择心理:避免从众或补偿,长幼相互沟通

家长经常盲目为幼儿报名参加兴趣班。家长看多了“别人家的孩子”的多才多艺,自然会觉得羡慕,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谓的“闪光点”。家长心中的不甘就会由孩子来替代满足,但这种典型的从众心理其实不止发生在家长身上,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自然也会有一种“攀比心理”,在孩子心中会认为:你有的我要有,你学的我当然也要学,所以幼儿一时冒出的想法也会影响对兴趣班的选择。幼儿也经常会因为与小伙伴的人际关系来跟随小伙伴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影子教育的内容,由于幼儿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无法辨别是非,难免造成三分钟热度的现象。

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班存在补偿心理。一方面,家长在成年之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参加兴趣班,展示自己;另一方面,家长由于工作的缘故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参加兴趣班既可以让幼儿充实闲散的时间,又可以使幼儿在兴趣班交朋友并且培养一些兴趣,丰富孩子的眼界。同时家长自身的艺术兴趣取向也会影响对兴趣班的选择,但家长喜欢孩子不一定喜欢更不一定适合。家长可以多于幼儿沟通,在幼儿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及时的疏导教育,多与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交谈,让幼儿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及时的鼓励幼儿,哪怕是一点进步也要给予幼儿表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参加兴趣班所遇到的困难。

(四)选择需求:以必要性为依据,关注个体差异

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并让他们真正发展。家长面对如此多的兴趣班,在为幼儿选择时难免会眼花缭乱,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为幼儿选择之前就对兴趣班有全面的考察,考虑幼儿是否真的有需要参加。首先,应该多方面考虑选择兴趣班的标准。那些只在意家长是否会满意的兴趣班,背离了幼儿参加兴趣班的初衷,并不能真正的对幼儿的兴趣负责。其次,依据幼儿的需求选择兴趣班。不同的兴趣班能够培养幼儿不同方面的能力,如果能将兴趣班的内容特点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结合起来考虑,就能为幼儿选择出最适合的兴趣班。最后,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兴趣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依据家长的观察来判断,不同的兴趣班也有不同的功能,有些兴趣班内容是安静的,有些兴趣班内容是需要幼儿仔细的观察的,有些兴趣班内容是活泼的。无论是哪一种兴趣班,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身体发展的程度选择适合幼儿的兴趣班类型。

影子教育能够发挥部分家庭教育的作用,参与影子教育既可以为家长分担自己下班晚孩子放学早造成的困扰,还可以起到照看顾孩子的作用,填补家庭教育的力所不能及[6]。虽然参加兴趣班对于幼儿兴趣培养来说的确有帮助,但并不是唯一的培养兴趣的方法。兴趣班是培养幼儿兴趣的其中一种形式,有特殊天赋的幼儿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班的形式培养更加专业的兴趣。幼儿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可以培养兴趣,父母恰当的家庭教育与引导才是孩子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家长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亲子关系,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及意愿正确选择是否参加兴趣班[7]。虽然家长顺应社会的潮流让自己的孩子都参加了兴趣班,部分家长群体也将 “影子教育” 视为某种程度上的投资行为[8],但真正的兴趣并不完全源于兴趣班,幼儿的兴趣与好奇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兴趣班开设的科目内容有限,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有局限性,远不如在生活中那样广泛。幼儿参加兴趣班应该是锦上添花,家长要端正对兴趣班的态度,理智客观的对待。毕竟人生是一段长跑,孩子可以慢胜。

猜你喜欢
影子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不可思议的影子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