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关于老子“小国寡民”的解读,百家争鸣,论点纷呈,我们试图在前贤时修研究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梳理,以期就正于方家。
对于“小国寡民”文法表达的解读不同,直接关乎到对老子思想的解悟程度,前贤时修对于“小国寡民”的语表解读总括起来有四种:
1.“小”和“寡”为形容词充当定语,意为“小的国家少的人民”,汉严君平《老子指归》的理解即是,日本学者福永光司也持此解。
2.“小”和“寡”为形容词作谓语,意为“国小人少”,王弼《老子注》的理解即是“国既小民又寡”。
3.“小”和“寡”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任继愈《老子新译》即持此解。
4.“小”和“寡”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客观上如何,意为“认为国家小认为人民少”。汉河上公《老子章句》的理解即是。
韩国学者吴相武《〈老子〉“小国寡民”新解》[1]145-168最早梳理以上四解,但是吴先生却否定了第三种使动用法即“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的解读,认同了第一、二种“小”和“寡”作定语或作谓语的解读,并得出结论说:“‘小国寡民’并不表示深刻的、独特的国家政治思想,它只不过是假设、条件而已。它的意思是指,‘在国小民少的情况下’或‘在小国少民的情况下’,照这一解释,《老子》八十章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与国家的大小无关。”吴文四解后有刘克兵[2]、郭伦[3]引用。此文最大的贡献有二:一是爬梳了早期《老子》注对“小国寡民”的解释,总括了学者们对于“小国寡民”的四种解读;二是指出了“《老子》八十章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与国家的大小无关”;可是,吴先生否定“小国寡民”使动用法的解读,太过关注人们对于“小国寡民”一章是不是老子描绘的理想国问题,而忽视了“小国寡民”是老子提出的“救世”“治世”的治国方略的理解。
结合《老子》八十章上下文语境、逻辑,我们以为恰恰应当把“小国寡民”理解为使动用法,即“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为什么?下文将论述。
梳理古今学人对于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层面的解读,共有六种观点:
1.“小国寡民”是上古理想的社会形态
应该说最早呼应老子“小国寡民”的是庄周,《庄子·胠箧》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司马迁也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二者虽都没有明言“小国寡民”,但却都将“小国寡民”看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2.“小国寡民”只是无法实现的古代中国的“乌托邦”
胡适认为:“这种学说,要想把一切交通利器,守卫的甲兵,代人工的机械,行远传久的文字……等等制度文物,全行毁除。要使人类依旧回到那无知无欲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4]46
陈鼓应、白奚也说:“总之,‘小国寡民’是老子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的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5]242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认为:老子所理想的“小国寡民”不完全是向原始社会的复归。老子设计的这个理想蓝图是与他批判现实的方向相联系的,其意图在于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干扰。[6]265-266
3.“小国寡民”是开历史的倒车
任继愈先生《老子新译》第八十章“内容提要”说:“这一章集中表达了老子的复古的社会历史观。当时已出现了万乘之国,有了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艺术。老子对这些不但看不惯,还坚决反对,他认为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要回到远古蒙昧时期结绳而用的时代去……老子美化上古,是为了菲薄当时。”[7]232
胡寄窗说:“小国寡民理想的实质,反映了没落的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的心情,他们设想了一个小乐园作为他们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避难所。”[8]358-359
4.“小国寡民”是一种精神境界、“大文明若野蛮”
冯友兰先生认为:“《老子》第八十章描述了它的理想社会的情况。从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很原始的社会,其实也不尽然。它说,在那种社会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可见,在这种社会中,并不是没有舟舆,不过是没有地方用它。并不是没有甲兵,不过是用不着把它摆在战场上去打仗。并不是没有文字,不过是用不着文字,所以又回复到结绳了。《老子》认为, 这是‘至治之极’。这并不是一个原始的社会,用《老子》的表达方式, 应该说是知其文明,守其素朴……照这样理解,《老子》第八十章所说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是的,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9]346-347
冯先生另一表述是:“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非无舟舆也,有而无所乘之而已。非无甲兵也,有而无所陈之而已。‘甘其食,美其服’,岂原始社会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曰: ‘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10]238
5.“小国寡民”是老子天人和谐、构建“生态文明”的一种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我们怎样建构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关系?许涛《“小国寡民”的当下思考——以“生态文明”为视角》[11]指出:“小国寡民”思想有助于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国寡民”和“生态文明”作为对当时所处时代文明的一种批判和反思,都是期望人类社会能重新回归到自身所追求的价值本源:幸福。无论是作为实体,还是作为理念,客观地说老子这种“小国寡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都有着理想化的成分和色彩。
6.“小国寡民”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是一种“统治术”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说:“对于‘小国寡民’,通常的解释是:国家小,人民少,这是老子对其理想社会的描述。但从下文多次使用的‘使……’、‘使民……’的句式来看,显然都不是在进行描述,而是在进行设计。此处的‘小’、‘寡’应视为动词,‘小国寡民’乃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小其国,寡其民’,这样才能从句式上同下文保持连贯和一致。对于‘小其国,寡其民’,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以大国为小国,以众民为寡民,如河上公注曰:‘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样的理解虽与‘治大国若烹小鲜’相合,但显然与下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叙述相矛盾,恐非确解。另一种是使其国小,使其民寡,如任继愈《老子新译》释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如此理解,则可与下文的叙述相合。”[5]234这种认识白奚先生另以论文形式《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阐微》刊发[12],指出:“小国寡民”的社会改造方案包括政治与人生两个方面。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尽量减少政府的意志和不必要的干预,使人民与政府相安无事。在人生方面,老子主张减损贪欲和智巧,化简人际关系,恢复和保持人心质朴淳真的自然状态。
赵玉玲《重析“小国寡民”——谈道家的现代意义》[13]也分析说:“小国寡民”并非人们以往所认为的是道家遁世主义反社会进化的表现,而实在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描述。最近,又有两位学者刊文声援“小国寡民”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的观点。袁青《老子“小国寡民”新论》[14]一文将“小国寡民”解作意动用法,语言解读虽有分歧,但袁先生指出:“小国寡民”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老子》理想社会的描述,而是一种统治术。”却是中肯的!徐大同先生撰文则直接标题为“《老子道法自然、积德守道、小国寡民的君主南面术》[15]。
笔者倾向于第6种解读,并且觉得于此可以“得意忘言”,推延开来说:“小国寡民”既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蓝图”勾勒(“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更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世”主张(“小国寡民”的治理模式),也就是在那个诸侯力政、大小兼并、天下纷乱的时代,甚至包括天下一统的时候,我们希望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治理好国家?老子应该是这样思考的!如果说“小国寡民”存在辩证的“正负”两面,其“正面”就是“小国寡民”是一种治理模式,其“负面”就是“小国寡民”是一种社会形态,今天我们要忽略其“负”而高扬其“正”。
古人思想,提出来时有其本来的意图,我们谓之“本义”,也有后人由之推演出来的意义,我们谓之“衍义”。关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讨论,不仅要明其本义,也当明其衍义,才能正确发挥其思想的力量。基于前述历代研究成果,结合《老子》第八十章之文法修辞并“以老解老”(用老子的语录解释老子语录),就会很清晰地看到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之本义和衍义。
从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前贤的研究结论看,老子生活在东周末期,出生比孔子早、寿命比孔子长。当是时也,周道衰微、周文疲弊、周制崩颓,已经是“觚不觚”了(《论语·雍也》)。为了治理纷乱的世界,醒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们都在思考。——背景是社会已乱、大小兼并,问题是怎样治理这个乱世?于是诸子们纷纷开出了救世、治世的药方:
孔子针对“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开出了“克己复礼”的药方。《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是一个会意字,两个人→两人相处,要处理好两人的关系只能是“克己复礼”;将“两人”推延开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办法也是“克己复礼”;社会关系最核心的方面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人间关系就能天下和谐。个人“克己复礼”、诸侯“克己复礼”则天下大治。
墨子针对社会的纷乱,开出的药方是“兼爱”。《墨子·兼爱》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君臣父子、盗窃乱贼、大夫之家、诸侯之国之间“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老子针对大鱼吃小鱼、崇尚力征、战乱频仍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就是“小国寡民”。当然,治世思想,不一定就是治理“乱世”,亦可用于治理“治世”;老子提出“小国寡民”自然是从治理“乱世”开始,也适用于治理“治世”。
可是对于“小国寡民”真义的解读纷如聚讼,因为关于老子和老子思想,今天只能看到这五千言的散金碎玉,所以也只能从《老子》本文出发披文以入情、沿波以讨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按:帛书《老子》此章第二句与传世文献文字略有出入,甲本作:“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乙本作:“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十百人之器”和“十百人器”,虽文字不同但意思一样,指胜过人力十倍、百倍的器具。“使民重死而远徙”的异文,高明根据老子的一贯思想理校为:“‘远徙’之‘远’字,非作远近解的副词,而是作‘疏’‘离’解的动词。《广雅·释诂》‘远,疏也。’……乙本《道经》‘不远其甾重’,甲本作‘不离其甾重’,‘远’、‘离’二字互用,则取离别之义。帛书甲、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犹言使民重死而离别迁徙,即使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16]150-153
读古文,除了先解其词语、句子意思外,还要观察其语用修辞格式即其话语习惯和表达模式。如古人行文之“起承转合”。古人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个最常用的语用习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说话格套、行文思路就是“总起分承”,有时候是“总起错承”。例如《中庸》讲“博学”的时候,先总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接着分承铺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种行文思路,被广泛使用,可用于一段文字,也可用于整篇文字。笔者以为用“总起分承”的行文格套来解读“小国寡民”最为允当!
“小国寡民”是“总起”,相当于主题句。老子提出“小国寡民”这一治国总方略之后,“两起两承”。我们调整整个意义逻辑的“起——承”关系如下: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说:实施“小国寡民”方略——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就能够“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就能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社会就会安定、天下就会太平、人民就能幸福。
下面,采用王弼的办法——“以老解老”解读“小国寡民”如下:
两个“使”在这里不是假设,就是做动词用。“器”:利器;锋利的武器;精良的工具。“什伯之器”《帛书老子》作“什佰人之器”,胡适说:“文明进步,用机械之力代人工,一车可载千斤,一船可装几千人,这多是‘什佰人器’。下文所说‘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正释这句。”[4]53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六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五十七章:“民多利器,国家滋昏。”“结绳”用于记事,是说人类与其越来越复杂还不如回归到简单纯朴的状态更好;所以该章接续说:“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不是愚民政策!“愚”在这里是返璞归真、纯真自然的意思,恰如其“大智若愚”,如果说要使老百姓“愚蠢”,那是统治者的权诈,这与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相违背。第四十九章:“圣人无恒心,而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老子希望统治者摒除主观意志、以百姓之心为心,让天下民心归于浑朴,顺乎自然而“自化”,用最简单、最淳朴的手段治国即好。——这些都呼应着老子“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思想。
“重死”与“轻死”对,“轻死”源于“求生之厚”,则“重死”就会“求生之薄”,求生之薄自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大家可以想见,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生养他(她)的家乡土地(行政圈)的人,没有见到过别地比如说大城市的各种美食、花花世界、高楼大厦、异域风情,“不见可欲”就会“知足常乐”,就会认为:他(她)所吃的食物哪怕是一块红薯也是美味的,他(她)所穿的衣服哪怕是麻布做的也是美好的,他(她)所居住的房屋哪怕是茅屋顶的也是安乐的,他(她)所处的风俗再简单也是愉快的——这就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原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是一种和谐相处的态势、局面,不相攻伐、不相烦扰。正如第六十一章所言:“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于此,卢育三先生说:“甘、美、安、乐,均为形容词作使动用(案,当作“意动”)。这几句似乎不应解释为:吃得很香甜,穿得很漂亮,住得很舒适,过得很习惯;而应理解为:自以其食为甘,自以其服为美,自以其居为安,自以为其俗为乐。这是一种无欲无羡、天然自足的生活。”[17]281卢先生理解是恰切的!
综上可见:“小国寡民”的本义——“小国寡民”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方略而非描述国家状态。“小国寡民”是一种“统治术”、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是天人和谐、管理人民的一种方略。只有那样做才能守持住小国,然后推广放大就能守持住大国。魏源《论老子二》也说:“而《老子》救世书也。”[18]4
至于“小国寡民”的衍义——“小国寡民”是一种社会模态,是一种理想的农桑时代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或者说“小国寡民”是一种精神境界、“大文明若野蛮”。
“小国寡民”是一种“统治术”、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是最接近老子思想本源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19]1732
“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说的就是《老子》,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就把《老子》的思想概括为“自然统治术”。
“小国寡民”思想,其实是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相通的。小鲜,小鱼。大家都知道:煎鱼不要急于翻腾,煎小鱼尤其不能急着翻炒,否则鱼肉就烂了。老子用一个众人熟知的生活常识来生动地比譬,治理国家管理人民不能太“折腾”,不要经常扰民劳民,而应该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法自然”。而“小国寡民”就是要统治者不去劳烦人民,如此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效,“小国寡民”和“治大国若烹小鲜”两者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不过是老子自然无为统治术的不同表达方式罢了。
《易·系辞下》有言:“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放下对“小国寡民”理解不同的争议,我们来看中国古今社会治理实践,不难发现有效的人世管理方式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或者说暗合了老子“小国寡民”方略。
如果说是强大,自是“大国众民”好,所以自有人类以来,部落对部落、国家对国家总是以兼并、统一为趋向,可是要论管理,自是“小国寡民”好。且看历史的事实:
秦扫灭六国、并吞八荒、一统天下,可谓“大国众民”矣,权力都集中到了中央,但是中央王朝不可能事必躬亲,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九州六合?秦始皇在春秋时期楚、秦等诸侯国设县、郡的实践基础上,全国性地推行“郡县制”。《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20]238-239
郡县制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其实际采用的手段恰恰是一种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小国寡民”管理模式。秦以后的中国行政管理最主要的就是采用“郡县制”分级管理。汉沿秦制,施行郡、县两级管理,东汉末年发展为州、郡、县三级管理格局,唐王朝采用道、州、县三级管理,宋朝也实施路、府、县三级管理。
及元,疆域既广、地跨亚非欧,怎样管理幅员辽阔的国家?设立“行中书省”进行管理。隋唐中央设三省六部,中书省是决策和起草政令的机构;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即“行走的中书省”,是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设的全权机关,这完全是为了方便决策、管理。这一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我们今天的省级行政机关即由此嬗变而来。行省制管理,就是“小国寡民”的有效实践。
当我们把“小国寡民”理解成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就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国家(无论大小)的行政手段、治世方略。我们也看到,虽然秦和元都灭亡了,但是秦和元所采用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郡县制”“行省制”却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正是老子“小国寡民”伟大思想的普世价值和穿越价值。
城市,在上古汉语里通用语是“邑”,即人口聚居的地方。城市有尊卑大小,因此人口聚居区分为“都”(大的城市或者有先王宗庙的城市)、“鄙”(边远的城市)、“乡”“党”和“里”等(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五十至一百家为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
自古及今,人群总是向城市聚居,当人口相对少时好管理,人口多了城市大了怎么管理?——“小国寡民”。古代就不用说了,仅看新中国的社会管理即可见“小国寡民”的现实效用。广大的农村施行管理区、乡镇、村(组)的“小国寡民”模式管理人民,社会因之而比较安定;相应地,城市也采用“片区化”管理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程度日益升级,人口再一次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怎样有效地管理城市?于是各类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采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的“社区管理”的办法,甚至在社区之下还会因为某个楼盘而设立“小区”等。
“社区”,费孝通先生翻译德国滕尼斯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时意译的,从此相沿使用。而今中国城市“社区”是党和政府传达、落实政策和了解民情的最基层,社区在行政上接受街道办事处领导,从街道办接受并传达县级政府和各科局的任务和指示。
“社区”以及类似的“小区”格局,其特征为: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这种格局因其相对狭小、封闭而好控制、好管理,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安全、安定。曾几何时也有人提出“去小区围墙”的“开放式”管理,这仿佛是对“小国寡民”的突破,可是破“小国寡民”式小区管理拆除围墙之后,出现了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和纷乱的人际关系——社会人员随意进出、生活垃圾肆意丢弃、盗窃乱贼时有发生,等等现象不利于民众管理。
城镇化、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管理模式又是另一回事;“小国寡民”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它无损于人口集中、资源集中之城市化发展,反而起着良好的有效管理城市及其居民的作用。时至今日,人类世界在信息革命中已经整合成了一个“地球村”,但是人类社会的管理却仍然是分国度、分区域、分集体、分单位、分部门进行的。
曾武佳《老子的“小国寡民”等思想对我国城镇发展的启示——以<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中心的探讨》说:未来十年,我国进入城镇快速发展期,这种快速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小国寡民”思想对现代的诸多提倡走小城镇道路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等可以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21]。
推演到今天,“小国寡民”的衍义被发挥得更多。杨雪撰文《“小国寡民”与幸福》[22]指出:“小国寡民”会使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更高: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的消息,经合组织日前对该组织34个成员国进行了11个大类的综合指标调查,仅就“对生活感到幸福”这一项指数而言,北欧国家的排名整体靠前——90%的丹麦民众对生活感到满意,86%的芬兰民众对生活满意,挪威、瑞士都排在前五。如此看来似乎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最容易感到幸福。
通过文献疏证、语用修辞考察和“以老解老”辨析“小国寡民”,其本义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方略、一种“统治术”——使国家变小、使人民变少,将国家和人民化大为小便于管理;其衍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人民自给自足、和谐相安、互不攻伐。针对春秋乱世,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主张,主要不在国家形态,而在“治世”的方略。研读《老子·小国寡民》,既要辨其“本义”,又要通其“衍义”和“效用”,明其正、负两面而肯定其正面效用,这正是尊重老子辩证思想的本原。古往今来,人们在社会治理模式上,都践行了或者暗合着老子“小国寡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