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设计院环保业务转型升级的思路
——以中电工程华东院环境工程分公司为例

2018-04-14 03:19峰,李
电力勘测设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保设计院火电

聂 峰,李 真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目前,电力设计院环保业务主要包括环保板块(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水土保持板块(水保方案、水保监测、水保验收)、节能评估板块、稳评板块(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篇设计板块(安全设施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承接的项目集中在电力行业,且以火电、输变电为主。依托前些年行业市场的繁荣和行业优势资源,电力设计院环保业务量总体饱满,业绩基本实现平稳增长。随着目前外部大环境的改变,如传统电力项目建设步伐放缓和国家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环保咨询业务的发展也遇到瓶颈。当前,如何理清和认识发展形势,明确目标和方向,走出升级转型的一条新路子是新时期下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战略问题。本文在分析市场外部形势、企业内部环境的基础上,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例,结合近年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电力设计院环保业务转型升级的尝试性思路。

1 市场外部形势分析

1.1 电力建设业务的萎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煤电行业面临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规划建设规模较需求偏大等问题。2017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全国30个省区(不含西藏)中仅有湖南、海南两省亮绿灯,后续煤电业务必然减少。此外,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核准高峰期逐步过去,已陆续进入施工阶段,后期建设步伐减缓。因此,随着国内火电、输变电项目的进一步萎缩,电力行业环保业务也势必会大受影响,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1.2 国家审批制度的改革

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出台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明确环评、水保、能评和稳评等工作不再是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大量工程相关工作被简化、弱化,工作重要性降低,这也间接导致环保项目减少,市场开发难度增大。此外,作为环保板块中最为重要的环评业务,由于环评体制改革,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合同额减少,竞争程度逐步加剧,维护、开发市场和完成项目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显著增加。

1.3 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

由于近两年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大力实施环评改革,环保系统内的一些环评机构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民营环评公司的进入。这些民营公司具有企业负担轻、经营手段灵活、评价成本低、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对于建设单位而言,环评、水保等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取项目批复,对技术能力要求往往并不是很高。随着审批事项的下放、简化和环评制度改革,相对而言以技术见长的电力设计院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正在减弱,具体体现在原先主导的环评市场上已经活跃着不少民营环评机构身影。

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2.1 业务渠道较窄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繁荣时期,电力设计院的环保业务集中在火电和输变电领域,这虽有利于保持传统特色和实力,但也造成了业务面窄的局面。此外,以往环保业务的来源大部分依托于自身设计主业,即公司内有相关项目的设计信息后才去对接开拓环保业务,形成了依赖企业内部生产项目的较为单一的业务渠道模式,市场感知能力尚显不足。

2.2 人员技术单一

在电力行业发展历程中,电力设计院依托大型燃煤电厂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优势,积累了行业领先的环保技术。技术人员基本一直从事着电力环评、水保、能评、稳评和专篇设计工作,专业水平虽高但是领域单一,对电力行业外的技术积累较为欠缺,尚需练好内功积蓄力量,为新业务开拓提供足够的支撑。

2.3 竞争意识不足

由于电力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门槛相对也较高,因此,电力设计院发展过程中依靠行业优势,在承接项目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小,有时候甚至是建设单位“送上门来”。在这种长期氛围下,部分企业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这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亟待破除。

3 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3.1 挖掘资质证书潜力,开发新能源和非电业务

公司通过不断升级硬件和软件条件,目前具备多项资质证书。这些资质证书是公司环保业务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升级转型的资本。公司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证书资质业务范围是建材火电、输变电及广电通讯、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火电和输变电业务饱满,公司一直围绕着传统火电和输变电开展工作。实际上,火电资质范畴不仅仅只是包括燃煤和燃机火电,还可以延伸至新能源和废物处理,包括生物质、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等诸多细分领域。在这些新领域市场的开拓上可以充分依托公司设计优势,获取项目信息和技术支撑。此外,具备建材类和广电通讯类甲级资质的环评单位市场上较少,从环评技术而言项目难度相比火电小,进入这块市场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对于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资质,可以再开发核与辐射类项目,特别是在医疗和工业企业放射性应用领域,市场前景较好。基于对外部形势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公司提出了“立足传统、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以生物质、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建材、核与辐射项目为环保业务升级转型的主要载体,积极主动融入新型市场。

3.2 提供延伸性课题研究,开发非资质类业务

公司长期深耕于火电和输变电环保咨询领域,在这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自转型升级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现有的技术和经验价值,使其具备直接变现的能力。经过市场调研分析,环保行政部门和业主单位每年都有电力环保方面的课题立项需求,而往往由于技术或条件所限难以独立完成,因此,对接好这些单位的课题需求,为他们提供延伸性服务是值得培育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基于此,公司一方面完善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如加大产值核定和优先报奖,激发职工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建立了课题研究工作模式,如小课题单独申报和大课题联合高校申报的方式,发挥内外资源的效率和效能。另外,公司具备噪声和大气计算方面的硬件、软件以及相关人才,虽然这些只是环评工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部分业主单位存在该方面的计算需求。基于实际需求,公司主动对外提供单独的软件计算和预测服务,编制专题咨询报告。

3.3 创新经营模式,打造一条龙服务

公司环保相关业务资质虽较为齐全,但在过去大部分情况下被动分项承接项目,一个项目往往只做到前期业务,没能做到后期业务。随着国家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公司资质的完善,公司尝试整合现有资源,主动为业主单位提供一条龙服务:一方面提供单个项目的“环保-水保-能评-稳评”综合咨询服务;另一方面提供单个项目全过程服务,如环保方面包括“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环保自验收”,水保方面包括“水保方案编制-水保监测-水保监理-水保验收”。一条龙服务模式有利于为项目业主提供全程无忧式解决方案,增加客户粘度,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后续项目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发展监测和治理能力,构建工程公司

公司目前所有的环保业务均为咨询类项目,一方面合同额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通过调研,已有部分电力设计院开展了环境监测和治理业务。环境监测是环保业务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然监测方案都是公司制定,但由于不具备监测设备和资质,所有项目均外委监测,致使合同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分流出去。因此,在目前咨询服务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加快申请环境监测资质,配备相应设备、人才,以具备电磁、噪声监测能力,在为自身服务之余可以进入市场对外服务。环保治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具有项目多、合同额大的特点,对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也相对比较高。我们考虑前期与专业噪声治理工程公司合作,后期公司内多专业协作的方式,以输变电工程噪声治理作为切入点,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并逐步形成独立开展输变电工程噪声治理的能力,然后逐步拓展到火电和其他领域,构建具备环境治理能力的工程公司。

3.5 加大技术研究和职工培训,为项目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新业务拓展不仅要考虑市场开发存在的不利因素,而且还要考虑承接后能不能在技术上做好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新业务技术研究和职工技能培训,通过技术的提升支撑项目的开发。为此,公司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专门的技术研究团队,如生物质、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建材、核与辐射等研究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领青年职工进行技术攻关,采用青年论坛的形式强化内部交流,促进技术盲点互提和技术知识互补,形成系统的业务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在加强内部学习的同时,

还非常注重借助外部的力量,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行业伙伴取经学习,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具体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公司内部全面梳理出技术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合作单位予以深化和优化这种协作反馈模式,逐步消除技术障碍以提升专业素质,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6 多途径开发市场,提高市场开发主动性

公司长期深耕于火电和输变电环保咨询市场,特别是在华东区域的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在业务转型升级过程中,面对需要融入的新市场新领域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不再,存在着对新地方要求不熟悉、对新的竞争对手情况不清楚等问题。在当前不确定的外部形势下,公司大胆拓宽思路、主动出击,坚决破除“等、靠、熬”思想。在开发新业务市场过程中,一方面树立积极“走出去”的意识,通过走访兄弟设计院、新能源类公司和行业伙伴单位,搜集项目信息和构建长期合作模式,保持紧密的联系,特别注重向合作企业进行“主动性问候”,关心合作项目存在的制约性问题,主动为他们提供延伸性前期工作咨询服务,深入走进业主单位的工作中去。公司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按照业务领域制作宣传册并在业务接洽过程中发放,以进一步提升社会知晓度。另一方面大力营造“动起来”的氛围,针对公司市场开发人员少、经营灵活度高的特点,改革现有市场开发模式,淡化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三者之间的职责界限,构建“管理人员-市场人员-技术人员”多方位开发市场的体系,形成多方信息反馈共享的机制。在进一步细分业务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技术人员手头开展的项目特点,明确其负责跟踪的区域或省份项目信息,并及时向公司市场人员和管理人员反馈,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与业主单位互动频繁的优势。同时端正“投出去”的态度,多渠道搜集招标项目信息,强化对招标文件的研究,建立一套标书编制的规范化控制程序,并加强过程中的内部评审工作,有效提升投标工作质量,通过标书来展现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实力。

4 结语

电力设计院环保业务升级转型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既要利用好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资源,又不能局限在现有的视野范围内,不但要注重外部市场的开拓,更要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储备。电力设计院应勤于对接业主单位需求,应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合作,应敢于冲进新的领域开荒,积极总结,紧跟政策(如进一步开展土壤修复、排污许可证办理、环保管家技术服务),明确方向,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佳南.煤电的末路与生路[J].能源评论,2017,(5).

[2] 李真.守住初心笃定前行—中国能建华东院环境工程分公司发展之路[N] .中国电力报,2017-3-8(392).

猜你喜欢
水保设计院火电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火电施工EPC项目管理探讨
向下的火电
火电脱硝“大限”将至
最严火电排放标准下月全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