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电商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18-04-13 09:28张颖张文杰刘琦李怡王芳
中国市场 2018年1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电子商务互联网

张颖 张文杰 刘琦 李怡 王芳

[摘 要]文章选取通榆示范县作为样本,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对该地区限制电商精准扶贫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电商精准扶贫;“互联网+农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34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自此,我国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理念开始转变,扶贫从追求量的提高变为追求质的提升,由授之以鱼的“救济式”扶贫向授之以渔的“开发式”扶贫转变。伴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一种低成本、广联结的从商方式,深受有资源、无市场的信息闭塞的贫困地区人们的欢迎,电子商务开发俨然成为经济贫瘠区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开展后,取得显著成效。以浙江省龙游县、陕西省凤县、湖南省永州市多县、吉林省通榆县等地为例,各贫困地区在当地政府政策、资金的双重支持下,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培养电商人才,鼓励百姓创业,成立电商企业,发展物流运输行业,创建县级、村级电商网点,建设特色资源产品销售网络。

吉林省通榆县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课题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全面了解当地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促进通榆县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参考性建议。

1 吉林省通榆县电商精准扶贫发展现状

目前,吉林省通榆县是公认的优质农产品黄金产业带,也是国内绿豆、葵花籽等杂粮杂豆的原产地之一。该县城共有34.8万人口,10万户人家。农业人口共25万,占所有人口比例65%,比重较大。全县共有172个行政村,贫困人口103010人,农业人口中贫困人口发生率41%,分别高出吉林省、全国平均水平31个和22个百分点。

该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较早,2011年就被确定为吉林省电子政务试点县,阿里巴巴便借此在吉林省通榆县设立全国第三个、北方第一个淘宝示范试点。另外,政府对该县农民电商技能的培训和品牌打造持续数年,效果逐渐显现,已经成功举办了电商知识普及培训,并陆续举办返乡创业大学生、妇女、个体工商户、企业、机关干部的电商知识特色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800人次。但参与培训的电商人才仅占比贫困人口0.78%,不足1%。

除此之外,吉林省通榆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构建了符合县城实际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其中“4+3”电商精准扶贫项目即为电商扶贫模式,具体表现为:搭建电商扶贫“培训、创业、服务、金融”4个平台,采取扶持贫困人口“直接开网店、加入合作社、成为供货商”3种模式。

目前,已经实施了“万名电商培养计划”,完成了5个乡镇250人的培训;与国内最大居家养老O2O企业唯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帮助5个村整村脱贫;已有50个行政村设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在70个村建设了电商服务站,扶持贫困群众开设网店、微店208家,但销量不尽如人意;组建电商扶贫合作社5个,为5792户贫困户实现户年均增收200元;带动917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500元。

2 吉林省通榆县电商精准扶贫现存的问题

2.1 干旱少雨,农作物生长受限

吉林省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偏远,常年干旱少雨,导致该地区土壤严重沙碱化,农作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2017年7月,在吉林省多市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通榆县仍然受干旱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当地当季农作物收成。

2.2 电子商务氛围不浓,参与度较低,发展受限

在通榆县内,大部分农民对网络购物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不会使用电脑、支付宝、微信等交易工具的现象。且农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比较依赖传统市场的交易,主动利用电子商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度较低。就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情况而言,仅不到三成的受访群众表示接受过相关培训;而超过四成的人甚至不清楚是否有该类培训班的开设。这样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匮乏直接制约了通榆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开展和推行。

2.3 交通、物流发展滞后

吉林省通榆县仅开通镇有三等火车站,占地面积小,途经列车少;除此之外只有汽车运输,客车班次少,抵达地点仅限周边城镇;公路坎坷不平,路面较窄,不便货车通行。

物流体系不完善,当地仅有中国邮政——通榆县电商物流分拨中心一家仓配中心,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物流网点少,配送速度慢,直接导致了网上交易同现实配送之间产生时滞,实体配送落后于网上交易的需求。

2.4 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后劲不足

吉林省通榆县信息化建设比较早,2011年就被确定为吉林省电子政务试点县。开展初期,通榆县委、县政府授权该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在天猫上建立了“三千禾旗舰店”。旗舰店上线不到两个月,通榆县共实现网上销售21.4万斤,销售额达到190多万元。而后相继创立的“大有年”“云飞鹤舞”“放心粮”App品牌,短期内在业界形成很大的反响。

而如今,县城内个体电商非常少,三千禾旗舰店已从天猫下架,“大有年”等App品牌均已在百度百科中搜索不到,当地云飞鹤舞有限公司也已鲜少对外开放。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后劲不足。

3 吉林省通榆县电商精准扶贫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提高农民电商素质,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一方面,电商精准扶贫的通榆模式本身具有“政府背书”的特点,即政府为农民做产品信用擔保,使农民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激活通榆经济。政府在大力促进农村电商建设的同时,应当积极地组织农民了解国家、地区的相关政策并学习电商技术,有效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高效促进通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方式,让消费者深入了解通榆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一系列环节,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通榆产品的质量,从实质上扩大产品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销售量。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运输渠道

首先,政府应当修缮县城道路,加强通榆县与外界的联系,创造良好的通榆运输环境;其次,在通榆县现有的物流运输基础上,通榆电商应当努力与物流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县城内建设大型物流运输中心,形成规模运输,在降低产品运输成本的同时确保农畜产品质量。

3.3 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确保产品稳定供给

针对土壤养分下降、土地“三化”等环境问题,通榆县应当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土地使用,使其各自占据合理比例。第一,加强当地农林业监管,保护现有农林用地不受损害;第二,在扩大耕地建设的同时,以种草治碱、植树治沙等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耕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通榆县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

3.4 积极携手特色产业,全面发展通榆经济

通榆县在凭借“互联网+农业”双重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应当建设其他特色产业,如以向海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以及风电产业等。改变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以多种渠道更好更快地实现精准扶贫,全面促进通榆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电子商务互联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