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针灸在顽固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13 06:49付航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针灸应用

付航

【摘要】 面瘫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 病侧表情肌瘫痪, 如眼睑闭合不全, 或(和)泪液分泌减少, 或流泪面颇多, 皱眉不能或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或张口时被牵向健侧, 示齿、噘嘴、鼓腮、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等,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无明显季节性。面瘫为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但要缩短治疗时间, 减少和避免后遗症发生, 提高针灸临床治愈率, 亦非易事。作者对临床多年来经验作一回顾性总结, 提出自己肤浅的诊治思路。

【关键词】 针灸;顽固性面瘫;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112

1 病位在经脉和经筋经脉方面

《内经》中的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 其支者, 从缺盆, 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 还出挟口, 交人中, 左之右, 右之左, 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交啰中, 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 还出侠口环唇, 下交唇浆, 却循颐后下廉, 出大迎, 循颊车, 上耳前, 过客主人, 循发际, 至额颅,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 入缺盆, 下膈属胃络脾…”。经筋方面:足阳明之筋, 上挟口, 合于鼽下, 结于鼻, 上合于太阳, 其支者, 从颊结于耳前。“手阳明之筋, 其支者, 上颊, 结于鼽”[1]。“手太阳之筋, 直者, 出耳上, 下结于颌, 属目外眦, 其支者, 上曲牙, 循耳前, 属目外眦, 上颌, 结于角”。“足太阳之筋, 其直者, 结于枕骨, 上头, 下颜, 结于鼻, 其支者, 为目上纲, 下结于鼽”。“足少陽之筋, 出太阳之前, 循耳后, 上额角, 交巅上, 下走啰, 上结于鼽”。“手少阳之筋, 其直者, 当曲颊, 入系舌本, 其支者, 上曲牙, 循耳前, 属目外眦, 上乘颔, 结于角”[2]。

2 详问病史, 注重寸口脉诊

须了解患者此次发病前有无诱因, 外因如有无外感受凉、情志抑郁、熬夜劳作、气血耗伤等;内因如肝肾不足、风阳上扰、酒浆无度、痰热生风所谓类中风症, 也往往有面瘫的症状[3]。这些资料的掌握实为重要, 可以判断患者气血情况, 综合考虑患此病时气血阴阳的偏颇。询问发病的时日, 区分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的不同, 以发病1周以内为急性期, 1~2周为缓解期, 2周~1个月为恢复期[4]。针对不同时期, 留意寸口脉象, 值得注意的是面瘫发病初期多有寸口脉象的偏盛。像初期左寸口脉强于右侧, 是因为经脉阻滞后, 气血壅盛, 当先补右合谷, 后泻左合谷, 曲池以调之, 待病势逐渐缓解, 左右寸口脉会相应变缓和, 针刺手法当以平补平泻或补泻结合[5]。临床上亦有左侧面瘫见右寸口脉强于左侧者, 手法当以补左泻右, 但其中原由有待探讨。《灵枢·官能》篇说“左右不调, 把而行之”。故针灸治病, 必切诊左右寸口脉象, 视其有无偏盛的情况, 然后给予适当的治疗[6]。作者发现依据左右寸口脉象确定针刺补泻手法, 能较直观地调整经脉气血盛衰, 待气血平和面部症状亦逐步缓解。在《内经·终始》篇列举了三阴三阳经生理病理的诊断治疗, 在针刺治疗时, 首先要明确脏腑阴阳经脉气血的终始及脉象的变化加以认识, 然后定出补泻治法, “凡刺之道, 气调而止, 补阴泻阳……反此者血气不行”。故现代针灸首须传承, 再挖掘提高[7]。

3 局部取穴与远道配穴相结合

结合临床症状的侧重点不同采取相应主穴, 如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 取攒竹、鱼腰、太阳、晴明, 特别是晴明穴, 避开眼球直刺一寸许;口角歪斜明显, 取颧髎, 须针尖朝风府方向, 刺入角度为以颧骨尖的切面约80°角, 深度要求2寸许;另取下关穴, 要求以颧弓下缘, 下颌骨髁状突前缘之凹陷处进针, 与皮肤成45°角向对侧目内眦方向缓慢刺入, 深度2寸许;耳后及颈项部不适, 取翳风穴, 针尖须向鼻尖方向进针, 刺1~1.5寸深;另据综合全身情况, 辨证配穴, 外感远取合谷, 左右手均取, 还须结合脉象调整补泻;气血不足加取补双足三里;痰湿闭阻取泻双丰隆, 补中脘;面部潮红、肝阳偏盛时加取泻双太冲及井穴放血。急性期局部取穴手法宜轻柔, 远道取穴稍重, 急性期过后再作调整[8]。

4 面部采取火针治疗

每次选取5~6个面部穴结合肢体穴位, 采用细火针点刺不留针, 再行毫针刺法, 幅度小捻转, 平补平泻, 留针30 min, 隔日1次。另患面瘫后, 应注意休息, 切忌劳累, 治疗期间保证眼部清洁, 可适当外用眼药水以保护球结膜, 尤其应减少用眼时间, 不宜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之类[9]。针灸之所以能治疗面瘫, 是针刺激能起“通其气血、调其阴阳”的作用, 《难经·二十三难》说“经脉者, 行血气, 通阴阳, 以荣于身也”。《灵枢·本脏》篇也说:“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 筋骨劲强, 关节清利矣”[10]。由于经气的不足, 营卫的失调, 而致风邪内蕴, 络脉下陷, 经络不通, 气血凝泣而出现面瘫的症状, 通过针刺与本病相关的经络穴位, 运用正确的补泻手法, 以蠲邪扶正, 推动经气, 疏通经脉, 调和气血, 经脉一经通畅, 营卫自然相随, 不仁不用的面瘫诸症也渐次恢复正常[11]。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在患者的患侧取穴:地仓、颊车、迎香、四白、鱼腰、太阳、下关、阳白、足三里、双合谷、翳风;取医用羊肠线[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650326号生产产检, 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B40]1 cm, 浸泡于75%的酒精中, 用碘伏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将羊肠线穿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内, 然后对所取穴位进行穿刺, 当出现针感时, 推枕芯并退埋针线, 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组织, 用埋线贴保护针眼[12, 13], 每次选取

5~6个穴位, 交替使用, 每隔15 d或1个月埋线1次。针灸治疗方法:在患者的患侧取穴, 患者采取平卧位, 用2寸的毫针对以下穴位进行泻法行针, 地仓、颊车、下关、阳白、鱼腰、双侧合谷。用l寸毫针的对风池、翳风、四白、下关、攒竹、太阳等穴位行补法进针。加电针(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 密波, 1次/d, 留针30 min[14]。面瘫又被称为“面部神经麻痹”[15], 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侧的面部肌肉突然瘫痪, 同侧的皱纹消失, 并且不能皱眉, 眼裂增大, 眼睑不能闭合甚至闭合不全, 口角歪斜, 漱口时漏水等[16]。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在经过大约6个月的治疗后, 如果仍旧留下后遗症, 则被称为是顽固性面瘫[17]。据调查显示:大约有85%的面瘫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 预后一般比较良好, 但仍有15%的患者由于失治、误治或体质的原因, 会遗留或多或少的后遗症[18]。对患者的外观及其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甚至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心理问题[19]。

5 讨论

综合以上文献资料, 周围性面瘫在经过常规的治疗后, 如果效果欠佳, 病程>2个月未见明显好转者, 可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酌情配合其他的治疗措施以增强疗效, 在辅助疗法的选择上建议以灸法为首选[20]。首先, 在上述20篇文献中, 对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配合灸法的文献数量达7篇之多, 占全部文献的35.0%;其次在针灸领域内, 本来就是针与灸并重, 如果重针而轻灸, 临床疗效势必大打折扣。关于灸法的重要性, 明朝医家龚居中在其著作《红炉点雪》中说:“病之沉痼者, 非针灸不解。以其针有劫夺之功, 而灸法去病之功, 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 轻重远近, 元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 犹烈日消冰, 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 犹暑极反凉, 有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 犹火迫水而气升, 有温补热溢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 犹火能消物, 有实则泻之之义也。若年深痼疾, 非药力所能除, 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 岂虚语哉”。但由于面瘫取穴以面部陽明经穴位为主, 在灸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 通过医患沟通, 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 选择适当的施灸方式, 并注重预防面部烫伤。

参考文献

[1] 赵学君.探究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9):222.

[2] 罗绍萍.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5):113, 115.

[3] 刘金平, 金泽.火针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70):153-154.

[4] 马帅, 王萌萌, 杨佃会.温针灸结合面部走罐治疗顽固性面瘫28例.中国针灸, 2015, 35(7):646.

[5] 程莫双.对顽固性面瘫患者开展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9):216.

[6] 王岩松.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5例.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16):151-152.

[7] 于明亮.观察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疗效.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2):2291, 2294.

[8] 王小容.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0):62-63.

[9] 曹文忠, 张志国.三重法为主针灸治疗孕妇顽固性面瘫34例.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6):577.

[10] 周丹凤, 赖新生.赖新生教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0(5):748-749, 752.

[11] 胡英.针灸与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对比观察.四川中医, 2013, 31(6):132-134.

[12] 李玲, 陈前琼.魏清琳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中国针灸, 2013, 33(1):46-48.

[13] 黎明, 杨翊翔, 谢娟.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96-97, 99.

[14] 陈柳丹.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研究进展.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10):67-68.

[15] 许海燕.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0):87, 90.

[16] 方肖.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分析.蛇志, 2010, 22(3):234-235.

[17] 韩云祥.针灸蒙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4):13.

[18] 杨立峰.针灸配合巴豆外敷治疗顽固性面瘫41例.四川中医, 2007, 25(6):104-105.

[19] 钟英志.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2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3):22-23.

[20] 叶天申, 谢文霞, 张劲军.针灸加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35例研究.江西中医药, 2003(3):40-41.

[收稿日期:2017-12-26]

猜你喜欢
针灸应用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