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源县农牧局 615700
腹泻病在生猪养殖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而引发这种疾病的原因与猪的生存环境、饲喂饲料等都有关。由病毒引发的腹泻病较之细菌等引发的腹泻,对猪的危害最大,猪死亡率最高,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对其进行防治。
在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因中,主要包括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1)猪轮状病毒。该病毒主要是引起生猪急性腹泻。多种动物都可能感染该病毒,而生猪在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1]。这种疾病对仔猪的影响最大,并且常常因为感染该病毒后抵抗力下降,继而感染其他致死率较高的病毒,从而加重病情,使死亡率升高。该病毒导致的病变主要在生猪的胃和小肠部分,会使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出血、充血。
(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播速度快是其主要特征。当某只猪感染该病毒后,若是没有及时发现进行隔离治疗,在几日内其所在全群将受到感染。这种病毒主要经过乳汁或者是粪便传播,因为染病猪在排便后,病毒会潜伏在粪便中,对周围的环境形成污染,使健康的生猪也易于染上该病毒。该病毒对10日龄的仔猪影响最大,易于造成该年龄段的仔猪发病,相应的死亡率也最高。感染该病毒后,生猪在临床上常常表现出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的症状,但是因为生猪日龄和品种的不同等,具体的临床表现还有一定的差异性。该病毒与猪轮状病毒一样,主要是对生猪的胃和小肠形成破坏,使生猪的小肠充血、肠壁变薄等,从而导致生猪死亡[2]。
(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出现具有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致使生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该种病毒和猪传染性病毒一样,都会随着猪的粪便排向体外而污染周围的环境,进而使猪群都感染上该病毒。并且该种病毒对任何品种和任何年龄段的生猪的传染性都较强。对于哺乳仔猪,防治不及时易于出现脱水现象而使该年龄段的仔猪在感染该病毒后死亡率最高。对比其他两种病毒,该种病毒感染年龄较大的生猪,其通过自身的抵抗能力等,一周左右可自行康复。
猪病毒性腹泻对生猪的健康生长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易于致使规模化养猪业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尤其需要注意猪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治,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为生猪的健康生长提供必要条件。
(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猪病毒性腹泻病对仔猪的影响最大,死亡率最高。所以在生猪养殖中需要注重对仔猪的病毒防治工作,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免疫接种工作。妊娠母猪在产前40天,需要选择使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和猪轮状病毒三联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有效为妊娠母猪提供较强的抗体,减少母猪和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病的几率。此外,若是母猪没有接种疫苗,还需在仔猪3日龄时让其接种三联疫苗,增强仔猪的抵抗力[3]。
(2)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做好生猪养殖的饲养管理工作,为其提供通风、干净的生长环境,增强生猪的抵抗力,对各种疾病的防治都是有利的。首先,要保证猪舍和相关用具的清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保证通风,避免细菌滋生。其次,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保证饲料的品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促使生猪保持健康状态。最后需要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保证其饮水和饲料的品质,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3)做好药物治疗工作。当生猪出现病毒性腹泻病的症状时,要及时将病猪进行隔离喂养,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要对发病猪补液补盐,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的发病症状,采取痢特灵和硫酸新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针对症状的严重程度再确定其治疗周期。
生猪养殖是当前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猪病毒性腹泻对整个养殖行业形成较大威胁,因此需要从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对该病进行防治,切实提高生猪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