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研究*

2018-04-13 09:13超,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个体事故模型

吴 超,王 秉

(1.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言

安全管理学历来是安全科学领域的“热学”。鉴于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人因事故(这基本是安全科学领域的研究共识)[1-4],近年来,安全管理学研究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学化”趋势[3],傅贵等[5]认为,狭义的安全管理学就是研究行为控制的科学。正因如此,行为安全学派是近20 a内安全管理学界的主流,且行为安全管理原理与方法已取得广泛而显著的应用成效[2-3,6-8]。

管理模型可为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管理模型化是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显然,模型化特征与发展趋势亦显著显现于现代安全管理研究实践中,如众多事故致因模型(根据最新文献[9]和[10]的粗略统计,至今约有50余种)实则就是典型的安全管理模型。实际上,行为安全管理模型亦层出不穷,较具代表性的已有行为安全管理模型,其可大致分为2大类:基于个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模型(如瑟利事故模型[11]与劳伦斯事故模型[9]等)与综合型(即同时涉及个体与组织2个层面的行为因素)行为安全模型(如瑞士奶酪模型[12]与行为安全“2—4”模型[5]等)。但上述模型尚存以下4方面不足:均以事故为结果事件分析人因,这既不利于解决部分对组织安全绩效有负面影响但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亦不利于从人因改善方面正面促进组织安全绩效的提升;第1类模型以个体风险感知为主线,仅侧重于分析个体行为失误,但尚未涉及组织层面的人因,而诸多研究表明[3,12],安全管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组织层面的因素;尽管第2类模型同时涉及个体与组织2个层面的行为因素,但各行为因素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均未直接从安全行为本身出发,探讨安全行为产生及作用的完整过程和机理,即未对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开展研究。由此可见,已有的行为安全模型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构造新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型。

鉴于此,针对已有行为安全模型存在的缺陷,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开展逻辑推理,兼顾个体与组织2层面的安全行为因素,构造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以期为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构造

1.1 模型的构建

构造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保障所构建模型科学而适用的前提。在此,以某一具体组织系统(如企业及其子部门)为对象,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以探求行为主体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机理、作用过程、行为结果及处置方式(即行为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流程)等为目的,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开展逻辑推理,融合对人(包括个体与组织)的安全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构建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此处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是指行为安全管理模型的模型,即建立所有行为安全管理模型的起点与根基模型,如图1所示。需说明的是,在该模型中,为区别于其他组织系统,将模型中选定的某一具体组织系统称之为自组织系统,而将其他组织系统统称为他组织系统(如家庭、社会或政府安监部门等)。

图1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Fig.1 BBS management metamodel

此外,为进一步明晰所构造的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对“选取以某一具体组织系统为对象”、“选取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和“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的原因进行扼要说明,具体如下:

1)以某一具体组织系统为对象的原因包括:限定或圈定研究和讨论的范围,以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行为安全管理的直接目的是预防人因事故,而就发生学角度而言,任何事故均发生在组织系统(包括所有社会组织)之中,故须将事故置于某一具体组织系统之中来分析其人为原因[3];就(安全)管理学角度而言,人(包括个体人与组织人)的所有安全行为活动都在组织系统之中进行。

2)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的原因包括:在传统的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中,均以事故为结果事件分析人因,这既不利于解决部分对组织安全绩效有负面影响但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亦不利于从人因改善方面正面促进组织安全绩效的提升;反之,若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分析人因,可全面分析对组织系统安全绩效有负面影响的所有人因因素(包括对组织系统安全绩效有负面影响但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因素),亦有利于从人因改善方面正面促进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提升。

3)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的原因包括:人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3,6-8],唯有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才可导出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一般机理及其干预策略;行为安全管理的直接管理对象是人的安全行为,“安全行为”理应是行为安全管理的元概念,因而,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构造需直接从行为安全管理的元概念,即“安全行为”为逻辑起点;就事故致因角度而言,个体人或组织人的安全行为活动过程就是人因事故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等过程。

1.2 模型的构成要素

由图1可知,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由个体人、组织人、安全人性、个体安全文化、内隐安全行为与显性安全行为等若干关键要素构成。在此,对各构成要素的含义分别进行扼要说明:

1)个体人与组织人。组织系统的安全行为主体包括个体人与组织人2类。个体人即组织个体,而组织人是相对于个体人而言的(在安全科学领域,其源于田水承[13]提出的第三类危险源理论,如组织及其子组织均可视为是组织人),其与个体人一样,亦是具有安全行为能力的“生命体”。

2)安全人性。安全人性指所有人“生而固有”的普遍的安全属性,是人的安全特性与人的动物安全属性之和(如:生理安全欲,即安全需要,是人与其他动物共同的安全属性,而安全责任心与人的理性安全选择等则是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为人所特有的属性)[14]。细言之,安全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物质、道德和智力等需求在保障安全中的体现,即人的各种需求在涉及到安全问题时,人的本能反应,其是由生理安全欲、安全责任心、安全价值取向、工作满意度、好胜心、惰性、疲劳与随意性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此外,安全人性有积极与消极之分[15],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这是安全人性研究的意义之所在:对于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安全人性,不能制定违背安全人性的安全伦理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而应制定符合安全人性的安全伦理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对于偶然的、可以改变的安全人性,应改良消极安全人性,增进与发扬积极安全人性。

3)个体安全文化与组织安全文化。就安全文化的类型而言,若从安全文化的主体来划分,可将安全文化划分为个体安全文化和群体安全文化(需明确的是,就某一具体组织而言,群体安全文化即为组织安全文化)[16-17]。其中,个体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安全观念、态度与知识等个体安全素质要素的总和[17];组织安全文化以保障组织安全运行和发展为目标,是组织的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规范的集合,通过组织体系对组织系统安全施加影响[16-17]。显然,个体安全文化是构成组织安全文化的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其关系可用式(1)进行抽象表达,即

A={a1,a2,a3,ai,…,an}

(1)

式中:A表示组织安全文化;ai表示第i个组织个体的个体安全文化;n表示组织个体数。

4)个体安全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包括:个体的安全观念、个体安全意识、个体安全意愿、个体安全知识与个体安全技能。其中,个体安全观念是个体对安全相关各事项所持有的认识和看法,既是个体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表现,又是个体安全行为的具体体现[18];个体安全意识存在诸多定义,如哲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等角度的定义,学界尚未对其形成统一定义[19],显然,在该模型中,心理学与行为学角度的个体安全意识的定义更为适宜,即个体安全意识是个体对待安全问题的心理觉知,其主要包括2方面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是指对外在客观安全状况进行认知、评价和判断,即对危险因素的警觉和戒备,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对个人行为进行适当心理调节,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19];个体安全意愿指个体为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而付之的自主心理努力程度;个体安全知识指个体在安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安全认识和经验的总结;个体安全技能指个体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安全规则或操作程序安全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5)安全心理活动与内隐安全行为。个体安全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大脑对客观安全问题的反映过程。若从安全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安全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大脑进行安全信息的摄取、储存、编码和提取的活动。人的安全心理活动包括:安全认知、安全思维与安全情感等活动。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习惯,由于人的安全心理活动一般不能被外界直接观察、测量和记录,即其具有隐蔽性,故习惯于将其称之为内隐安全行为。简言之,在该模型中,安全心理活动近似等同于内隐安全行为。

6)外显安全行为及其类型划分。外显安全行为指组织或个体所产生的可对组织安全绩效产生影响的外在行为活动。显然,上述所定义的“安全行为”的含义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安全/不安全行为(不会/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行为)”之意。需说明的是,除特别指明外,本文所提及的“安全行为”一般均指“外显安全行为”。就安全行为的类型而言,可从不同角度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如表1所示。

7)安全行为结果包括:正常后果、未遂后果和异常后果3种基本类型。理论上,安全行为的作用结果可能会对组织安全绩效产生3种影响,即正面影响(促进组织安全绩效提升)、负面影响(降低组织安全绩效或阻碍组织安全绩效提升)或无影响(对组织安全绩效基本无影响)。基于此,并根据安全行为对组织安全绩效的实际作用结果,可将安全行为结果划分为正常后果、未遂后果和异常后果3种基本类型。其中,正常后果指对组织安全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影响或无影响的安全行为结果(如遵章守纪或积极的安全参与行为);未遂结果指实际中尚未发生的,但理论上会对组织安全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安全行为结果(如未遂事故);异常结果指实际中已发生的,理论上会对组织安全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安全行为结果(如已发生的事故)。

8)安全行为结果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发扬为主”与“防控为主”2种。概括而言,为确保组织安全绩效不下降,根据安全行为结果对组织安全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的不同,可对安全行为结果采取2种处置方式,即“发扬为主”与“防控为主”,其中,对正常后果,特别是对组织安全绩效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正常后果,应采取“发扬为主”的处置方式,以保持良好的组织安全绩效或促进组织安全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对未遂后果和异常后果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即应采取“防控为主”的处置方式,以避免其对组织安全再次产生负面影响。

9)行为安全管理的目的包括:“预防伤害损失”与“提升安全感”2个基本目的。在该模型中,将组织(行为)安全管理的目的概括为2方面,即“预防伤害损失”与“提升安全感”,其中,在传统的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中,大多认为,预防事故(即预防因事故造成的伤害损失)是安全管理的直接目的;就安全管理的延伸目的(或深层目的)而言,其应是为组织安全发展提供安全感,即提升组织安全感。这里所谓的组织安全感,从安全学角度看,可分2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就组织个体而言,组织安全感是指组织成员对可能出现的会对其身心产生伤害的危险有害因素的预感,以及组织成员对可能产生的外界伤害的可控感[21];另一方面就组织而言,组织安全感指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伤害损失的预感,以及组织应对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伤害损失时的信心(即有力或无力感)。总之,无论组织个体还是组织,组织安全感主要表现为组织个体或组织本身对危险有害因素及伤害损失的确定感与可控感,而组织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组织安全感的高低,提升组织安全感极为重要,如万祥云等[21]研究指出,企业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获得的安全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态度,这一切都将导致员工相关安全行为的改变。此外,“提升安全感”囊括“预防伤害损失”这一安全管理目的,其内涵与内容更为丰富。

2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2.1 内涵

显而易见,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组织系统之中安全行为主体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及作用过程,即其旨在阐明组织系统内的行为安全管理的程式与框架。细言之,可从以下6方面来解析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内涵:

1)个体人或组织人层面的安全行为作用机理。就个体人或组织人而言,其安全行为的基本作用过程是“内隐安全行为→外显安全行为→安全行为结果”。细言之,内隐安全行为决定外显安全行为,外显安全行为决定安全行为结果。因而,行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内隐安全行为控制,其次是外显安全行为控制。

2)组织系统层面的安全行为管理内容。显然,组织系统内完整的安全行为管理内容应包括2方面,即个体人安全行为管理与组织人安全行为管理。简言之,就某一具体组织系统而言,“行为安全管理=个体人安全行为管理+组织人安全行为管理”。

3)行为安全管理的逻辑起点。从正向看,行为安全管理的逻辑起点应是“内隐安全行为”,即控制人的安全行为“源头”,以保证人的外显安全行为正确,进而确保安全行为结果正常;从逆向看,行为安全管理的逻辑起点应是“安全行为结果”,即根据安全行为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显然,在实际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需正向、逆向逻辑起点相结合,实施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细言之,应根据安全行为结果,并沿着“内隐安全行为→外显安全行为→安全行为结果”这一安全行为的基本作用过程,分析内隐安全行为与外显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以避免安全行为结果出现异常情况。

4)行为安全管理包括4个关键节点(内隐安全行为、外显安全行为、安全行为结果与处置方式)和1个辅助节点(管理目的)。显然,上述4个关键节点是行为安全管理的要点,且应按先后次序依次做好防控,识别不良的内隐安全行为,分析原因并进行早期防控;识别不良的外显安全行为,分析原因并进行干预或改良;判别安全行为对组织安全绩效的影响类型,即正常后果、未遂后果和异常后果;根据安全行为结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即“发扬为主”或“防控为主”的处置方式);此外,安全行为结果的处置方式选择,不仅应以安全行为结果的类型为根本依据,同时还应考虑安全管理目的,简言之,需将安全行为结果的类型与安全管理目的二者相结合,来选择和实施相应的安全行为结果的处置方式。

5)安全信息认知反馈环节是组织系统的行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行为结果及其处置方式会通过安全信息形式反馈于安全行为主体,以促进安全行为主体完善或改良自身的内隐安全行为与外显安全行为,这是行为安全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

6)行为安全管理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源原因与间接原因。由图1可知,根据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可清晰地划分行为安全管理失败的原因,如表2所示。

表2 行为安全管理失败的原因

2.2 应用价值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不仅在理论层面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行为安全管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野、方法、思路与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也可对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1)理论层面:为宏观层面的行为安全管理研究框架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为安全行为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研究提供基本路径和切入点,即从安全行为的整个作用过程着手,开展全过程与全方位的安全行为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研究;若将安全管理学界定为“安全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安全行为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的科学”,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可指导安全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拓宽安全管理(含行为安全管理)的研究疆域和视野,探索安全管理(含行为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2)实践层面:为组织系统内的人因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提供依据;为组织系统内的人因事故预防的基本理论路线与方法框架的设计提供依据;指导行为安全管理失败的原因剖析;指导组织系统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行为信息收集;指导安全行为结果处置方式的选择与制定;为组织系统行为安全管理或行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

3 结论

1)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是以某一具体组织系统为对象,以组织系统安全绩效的变化为结果事件,以探求行为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流程为目的,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开展逻辑推理,并融合对人(包括个体与组织)的安全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构建的。

2)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组织系统之中安全行为主体的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及作用过程,其可阐明个体人或组织人层面的安全行为作用机理、组织系统层面的安全行为管理内容、行为安全管理的逻辑起点与行为安全管理的4个关键节点及1个辅助节点等6方面基本内容。

3)本文虽然阐述了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构造过程与重要内涵,但仍是对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初步探索,还需不断完善,并将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应用于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中。

[1]MCSWEEN T E. The values-based safety process: Improving your safety culture with a behavioral approach[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1995, 19(3):115-119.

[2]HAN S U, LEE S H. A vision-based motion capture and recognition framework for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3, 35(11):131-141.

[3]王秉, 吴超, 黄浪. 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J]. 情报杂志, 2017, 36(9):119-126.

WANG Bing, WU Chao, HUANG Lang. System’s Safety Behavior Model Based on the Cognitive Safe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hain-of-events[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2017,36(9):119-126.

[4]LI H, LU M J, HSU S C, et al. Proactive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improvement[J]. Safety Science, 2015, 75(6): 107-117.

[5]傅贵, 安宇, 邱海滨,等. 安全管理学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2):66-69.

FU Gui, AN Yu, QIU Haibin, et al. Safet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12):66-69.

[6]ZOHAR D, LURIA G. The use of supervisory practices as leverage to improve safety behavior: A cross-level intervention model[J].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03, 34(5): 567-577.

[7]ISMAIL F, HASHIM A E, ZURIEA W, et al. Behaviour based approach for quality and safety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alaysian experience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35(6): 586-594.

[8]ZHANG Ming-zong, FANG Dong-ping. A continuous Behavior-Based Safety strategy for persistent safety improv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3, 34(SI): 101-107.

[9]SWUSTE P, VAN GULIJK C, ZWAARD W, et al. Occupational safety theories, models and metaphors in the three decades since World War II,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Netherlands: A literature review[J]. Safety Science, 2014, 62(1): 16-27.

[10]魏晓阳, 汪洋, 严新平,等. 事故建模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 26(3):46-52.

WEI Xiaoyang, WANG Yang, YAN Xinping, et al. Processes in research on methods for modeling accident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6, 26(3):46-52.

[11]HUGHES B P, NEWSTEAD S, ANUND A, et al. A review of models relevant to road safety[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5, 74:250-270.

[12]REASON J.Human Erro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3]田水承.第三类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1.

[14]许洁, 吴超. 安全人性学的学科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8):10-16.

XU Jie, WU Chao. Research on discipline branches of safety humanolog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5, 25(8):10-16.

[15]王秉.安全人性假设下的管理路径选择分析[J].企业管理,2015,36(6):119-123.

WANG Bing. Research on the routes of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ssumption about safety human nature[J]. Enterprise Management, 2015, 36(6): 119-123.

[16]王秉, 吴超, 杨冕,等. 安全文化学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 26(8):7-12.

WANG Bing, WU Chao, YANG Mian, et al. 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safety culturolog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6, 26(8):7-12.

[17]毛海峰,王珺.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16.

[18]欧阳秋梅, 吴超. 安全观的塑造机理及其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12(9):14-19.

OUYANG Qiumei, WU Chao. Research on forming mechanism and methods of safety idea[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2(9):14-19.

[19]徐向东. 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7):1-3.

XU Xiangdong.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afety consciousnes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3, 13(7):1-3.

[20]NEAL A, GRIFFIN M A, HART P M.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J]. Safety Science, 2000, 34(1):99-109.

[21]万祥云, 周雅乔, 张学葵,等. 企业员工安全感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设计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19(5):77-81.

WAN Xiangyun, ZHOU Yaqiao, ZHAGN Xuekui, et al. Study on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for the sense of security of employees[J].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2, 19(5): 77-81.

猜你喜欢
个体事故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学中文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模型小览(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