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柯
明式家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狭义则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对于线的追求讲求一气呵成的韵律,中国传统美学在明式家具上也得以发挥。明式家具不尚装饰,线的元素在其材料、造型形体的“轮廓线”和构件加工产生的“线脚”上得以彰显,从而使明式家具表现出富有气韵的“线的艺术”。作为工艺美术,明式家具能达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追根溯源,揭示出明式家具简练素雅的艺术魅力,也是我国“以线造型”美术思想的演进发展。本文主要从材料、工艺、造型三方面谈明式硬木家具的线性审美。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both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eek after the prosody of lines at one g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is also demonstrated by the Ming-style furniture.
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秦汉、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这四个重要时期,至宋朝时古典家具的式样基本完备。明朝,家具在取材、结构、工艺等方面继续发展、完善。随着明代隆庆初年(1567年)海禁的解除,与东南亚国家海外贸易的盛行;允许私人海外贸易;手工业、商业、运输业的发达;江南私家园林和房屋装修之风盛行等条件,这些都为明式家具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空间基础,使明式家具在明末达到了发展的高峰,因此出现了各种与建筑空间相适应的桌案类、凳椅类、床榻类、小器件及其它陈设用品。
纵观明式家具发展的全过程,其制作所用的木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属于坚实、致密的硬木,主要以黄花梨为主,也有其它木材的使用,如紫檀、花梨、鸡翅、红木等。
明式家具也是一种线条家具,它将线条的丰富性与线型的多样性相结合并完美演绎,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性审美享受。
明式家具原材料自然美感的展现,与明代文人对木材天然质地的喜爱,亲自参与设计家具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对传统漆饰工艺开始产生了观念性的变化,推崇先人的质朴之风,崇尚自然、不加装饰,追求大自然的本真之美,讲求材料质感,充分运用木材的天然色泽和肌理来传达材料本身的味道,使明式家具在用材上开始考究,多选用紫檀、花梨、鸡翅、胡桃等优质硬木作为原材料。
图1 明式圈椅
图2 榫卯种类
图3 夹头榫
图4 明式方桌夹头榫
相比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明式家具有“素木不上漆”的特征。杨耀先生曾论述说:“凡用美丽的木材制成的家具,绝少用漆饰掩盖。我国传统的硬木家具,多用树蜡或蜂蜡擦磨,使之光明如镜,间有用透明漆的,目的在使木材本身的纹理明显,以保持其天然的美丽”。
在明式家具制造选材时,木材自然纹理的流动性、伸展性是工匠们比较注意的,其纹理呈现曲直多变。木材的曲纹、直纹在“型”与“纹”中自由游动,做到“纹”随 “型”巧妙地融合与变动。正是因为明式家具木材天然纹理的走势与动态,才使得家具各部件之间过度得更加流畅,使形体美感更加突显。如(图一)所示的圈椅,四条腿的木纹均为木材的天然直纹,加之本身的造型,显示出巨大的结构强度感。其“C”型的靠背板,采用“二膘皮”的材料,使同心圆的天然木材纹理流动于C型结构中,其它或圆或方及对称的部件造型将向上与向下的张力自然地进行了转化,使上下、左右结构的起承转合浑然天成。与表面漆过的家具相比,不难发现其表面的天然纹理迂回有序、张弛有度、深浅不一、连续及断续相连接等特征,感受肌理与身体及视线接触的韵律,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美感。因为推崇自然,人工雕琢的线形也是随着家具整体造型而变化的。在装饰工艺上为了不破坏木料优雅的色泽和纹理,工匠们仅在椅子的背靠板、桌案的牙子等显眼的部位,雕刻一些简单的纹饰或镶嵌一些小块的玉石来呈现家具质朴之风下的天然线性美。
明式硬木家具注重其形体塑造的同时也追求艺术上的美感,做工严谨准确,精益求精也是明式家具的一大特色。在尽可能情况下不用胶水和钉子,目的是为了防潮、防锈及家具结构整体的流动性视觉效果。其工艺主要运用榫卯结构和线脚装饰,在符合功能需求和力学结构的同时传达出家具一体性特征。明式家具通过榫卯互为凹凸的结构来实现家具部件之间的结合,其设计非常科学,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有明确且固定的锁紧功能,且榫卯之间是滑配合,只要做工精准,再略施一些鱼鳔,家具就会非常牢固。此结构在整体的构造和装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家具的灵魂所在。榫卯的构造各式各样,有明榫(出榫)、暗榫(半榫)、长短榫、格角榫、勾挂榫等(图二)。简约而不简单的榫卯结构,方便组合和拆卸,也便于维修,在家具外形的一体化特征体现上更不可忽视,其在明式硬木家具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家具开始崇尚使用珍贵的硬木。硬木木材的硬度高、比重大、价格也高;家具沉重,不易搬动;线脚工艺也在此时最为流行。所谓线脚就是在家具上面做出来的凸起或凹槽的装饰线,原理和大家平时对印章所了解的阴刻和阳刻线大同小异。其它采用线脚装饰的部件还有牙子、柜门、架格栏杆等,线脚装饰与家具部件形态的结合形成流动的轮廓线。如明式方桌夹头榫(图三、图四),它是案形脚足与面框的结合,其工艺是腿足线脚曲线与直线相结合的体现。
形体简洁、比例精准、线条流畅是明式家具造型的主要特点,而造型与结构又是相辅相成的,流畅的造型依靠其结构来展现家具的形式美。
树木生长有自己的趋势,落地生根,下粗上细,分“主干”、“支干”,明式家具不仅在形制上学习树木生长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借鉴了其生长的节奏和韵律。这就使得家具设计在源于自然后加以提炼创造,而后又回归到自然中去。前文也提到先人对自然的崇拜,讲求“天圆地方”,在家具造型中亦有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会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明式椅类也效仿建筑结构分立腿、面身、搭脑等三段式,造型的形体美感也蕴含在结构之中。
如图的圈椅,椅圈的圆线形与椅座的方线形就暗合了这个传统观念,在追求线性的艺术中崇尚自然,为人工设计制作的线形注入了强大的自然生命力。在自然的生长中,万物也讲究阴阳结合。圈椅中券口的造型,不难发现是典型的等腰梯形轮廓,券口顺势起型,先外后内再外翻,最后在进行回收,其内翻的大弧度,使之稳定中带有律动, 门三段,与两侧牙板相同,起于中间位置。券口牙板还在边缘起加阳线以醒目,使牙板的衔接起伏囊括于券口之中,节奏感蕴于变化之中,这也是线性艺术回归大自然的典型例证。同理,面板、后腿及靠背板都采取了相似的式样,差异表现与其在不同部位的造型都是按相邻部件的自然生长性特征而演变出的造型,不仅体现了稳固性,同时也将线条的延展性、生命力进行了完美的演绎。
图5 明式扶手椅
在架体结构和局部小部件中,明式家具多以相同的手法和原理,构建起形式多样的造型。运用精巧的加工工艺赋予每个部件所需的尺寸、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如各种椅子的靠背,特别是明式的扶手椅(图五),常运用三段式的背靠落塘镶板、开光等木工工艺手法,不仅是材料的需要,也是传统建筑中装修工艺在此方面的演变;独板式的椅靠背和床榻、几类、桌凳类等大的结构和块面也常加以弯曲、镂空或雕刻,不仅体现造型结构的美感,也传达出线条的自由性、流动性、生长性特征。对于形体的考究和结构的变化,是历代工匠对各个部件衔接与融合的总结与蜕变,这个意义是对自然的崇尚与回归本真。
明式家具对天然材料纹理与工艺及结构的线性结合运用,对现当代国内外家具设计师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例如,汉斯·维格纳的“中国椅” 、仓史郎设计的不规则家具,这些例证都充分说明了现代家具的设计风格越来越趋向于家具材料和结构本身的线性元素,特别是对曲、直、线条的抽象和提炼的精妙运用,使线自由流动于家具的整体造型中。
参考文献: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王俊.中国古代家具[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2015
〔3〕牛晓霆.明式硬木家具制造[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3
〔4〕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