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要脚踏实地

2018-04-13 01:02何光渝
当代贵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华君子家庭

何光渝

文化的基础何在?传统文化如何创新?仅依孔孟之道,能否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观?

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主要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的,尽管它也吸收了牧业文化、海洋文化的一些优势,但总体是适应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要把传统完全“原生态”地保留下来,不可能。

继承传统,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几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部分,到今天和未来都还是有用的,自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舍弃自己文化中的优秀资源,非要从外面引进。

同时,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甚至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变身“精华”而招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不过是古时的启蒙读物,虽然现在有人在解读时“丰富”其“内涵”,但它们与“国学”相比,等而下之。

我们面向未来用以创新的资源,不仅来自于中国的传统,也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当然,是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来选择,为我所用。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需要通过借鉴外来文化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跟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冲突。国粹主义和崇洋媚外都不可取。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有可能的。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坐而论道,要转换,要创新,关键是要脚踏实地来做。

传统文化中很多理念很好,但没能转换成为社会实践,没能形成相应的制度、法律或者规则。如果还是脱离实际,只做纯学术的研究,凌空务虚,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说到底还是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比如说,儒家讲君子要“慎独”,靠每日“三省吾身”。可惜,社会上并非人人君子,靠“慎独”解决社会问题就不现实。再如“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怎样的范畴?君子或许可以界定,但是绝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无法区分。

再比如“孝”。汉代特别强调“孝”的观念,以“孝”治天下,汉武帝称“孝武皇帝”,汉文帝称“孝文皇帝”。对“孝”的重视无以复加。我们现在讲“孝”,多半会把“孝”解释为“尊老爱幼”,其实是非常简单肤浅、苍白无力的。“尊老爱幼”是出于人的天性。试问,普天之下,世界上哪一种文化、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不尊老爱幼?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这在现代社会还行得通吗?实际上,在农业社会,孝的本质是家庭、家族的绵延。因为,农业社会主要依靠人来耕田种地,生产粮食。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时,他只能依靠其亲人的生产来养活他。老人靠子孙,小孩靠父母,是供养或反哺的关系。这种家庭血缘的关系,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劳动力从何而来?要靠生育,靠家庭人丁的繁衍。“家国同构”,家族绵延发达,国家才能兴盛。基于此,古人才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现在的社会保障比较好,人们多半无后顾之忧,“养儿防老”的观念渐行渐远。而从个人角度,一些年轻人认为养育后代意味着“牺牲”自我。我们不妨回归“孝”的传统观念,赋予它新的内涵——生儿育女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人对于家庭、社会维持人类繁衍应有的责任、应尽的义务,更可以体验为人父母的感受和人之为人的诸多含义和情怀。如果有了这样的观念,“双职业,能生但选择不生育”的年轻夫妻,就会反思:继续选择“丁客”(DINK)这种生活方式是否合适?进而克服因为养育后代带来的事业上、家庭收入、甚至个人形象上的影响。转换古代的“孝道”,对现代社会的绵延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精华君子家庭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家庭“煮”夫
君子无所争
恋练有词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