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我国钢铁行业应警惕市场供给收缩预期和习惯性需求干扰,警惕改革中的“不同步调”行为,警惕钢铁去产能的道路陷入反复循环当中,警惕改革进程中发现的新近变化和暴露出的现象问题。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得力的工具就是“改革”,最终出路也在“改革”。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像钢铁这样的工业必需品,将首先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战场,这个“大方向”很明确,但根本还要落实“细步骤”。时至如今,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算是起步早、力度大,可是一路爬坡攻坚,成效时好时坏。
中国钢铁产能世界第一,目前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可单位GDP对钢材消费强度正在下降,钢铁产能、产量、流通和需求严重失衡已经成为突出矛盾。步入2016年,我国政府开始加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已将“去产能”正式列为五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首。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给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达了中短期目标,未来3~5年内,将在全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1.5亿吨,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
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正面推动下,这两年,我国钢铁生产、流通和交易市场对供给端产能收缩预期反应十分强烈,最终形成“现货—期货—股票”三级联动效应,短时期还出现了“量减价涨”的预期新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在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形成供给约束的条件下,一般供需可以在任何价格点上构成平衡,市场价格暴涨暴跌“过山车式”行情必然会得到遏制。可是如何统筹落实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和“保蓝天”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政府未来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警惕市场供给收缩预期和习惯性需求干扰
这两年,我国钢铁行业实际产量确实出现一定下滑,事实上在前期已经缓解了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可由于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多为国有,生产及调配未能及时跟上市场步伐,导致这轮“下跌”行情维持了较长时间,而目前在政策效應下出现的暂时性“供小于求”局面,也正是市场想看到并期盼已久的。
不过,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只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将钢铁流通、贸易等关联产业“去产能、调结构”和供需市场平衡全面纳入一揽子计划,才是“治疗”过剩产能的根本所在。我们研究市场价格需要理解长期和短期区别,即“长期价格中枢由长期供求关系决定”,而“短期价格变化则由边际供求关系决定”,有时产能利用率可以作为供求关系所处水平的关键指标。
从2016年下半年钢铁价格走势不难看出,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果,说明“三去一降一补”的方针是正确的,但切勿被眼前的价格上涨“一叶障目”,忽略此次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钢铁限产并不等于去产能,要真正医治钢铁产能过剩的“痼疾”,还需要更为精准和深入地“对症下药”。
这一轮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导火索,主要是因为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所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象,2016年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计划任务看似圆满,实际完成得还并不彻底。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超额完成年底既定数量指标。可现实情况是,这一数据主要来源于许多地方政府集中对钢铁“僵尸企业”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大量清理所得。换言之,钢铁去产能、调结构,去的是落后产能,调的是产业政策,并未真正解决到削减“过剩产能”的深层次问题。
而从需求端来看,受每年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影响,各地钢铁流通贸易及用钢企业为了提前准备“冬储”行情,在习惯性传统需求刺激下,市场钢材价格会出现一轮“阶段性”上涨行情。我们不要把特例看成普遍现象,要始终坚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松懈,眼下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关闭或兼并中小型钢铁生产企业和去产能上,双管齐下,严格控制我国钢铁供给市场释放新产能。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2016年以来,国家同时加大了环保力度,对传统用能企业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对杭州、上海等地的钢铁生产企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整顿力度。针对每年秋冬季北方地区雾霾频发势头,河北邯郸、唐山等地钢铁生产企业实施停产整顿,这些都侧面推动着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
可是,一道道的“限产令”也大大刺激着我国钢铁市场的“神经”。这两年,全国市场钢价出现创历史性涨幅,2016年螺纹钢和热卷板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分别达60%和70%,钢价上涨的“甜头”同样诱惑了一些中小钢铁生产企业“暗中”加速增产。可谓一天一个价,现在许多钢厂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上限,每天快速运转的生产线好比印钞机,每一秒都是钱。
以上海螺纹钢为例,现货市场吨钢价格从2017年初到8月份,已由原来的3150元涨到了4440元左右,涨幅超过40%。反过来讲,如果忽略市场预期干扰或者不有意考虑北方雾霾影响,基于中国房地产以及钢铁其他关联行业的实际需求,将很难真正评估出我国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
警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步调”行为
无论如何,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我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还是得到了一定改善,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出现明显“反弹”迹象。“西本新干线”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钢价指数从2016年初的2100起步一路攀升至目前的4440,涨幅已经翻倍。而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料之一,焦炭价格在2016年年底短短一个月涨幅达到41.59%。焦炭在吨钢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同时出现大幅攀升,原料成本的不断抬升也进一步推高钢材现货市场价格。
毋庸置疑,在生产上“唇齿相依”的几个黑色商品品种在价格形成中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通常情况下,“双焦”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一般会迅速传导到钢铁工业身上,由此可能导致钢铁生产企业的焦煤供应非常紧张,而由于钢材价格回暖和焦煤等原料价格没能及时跟随调整,有时候部分主产区甚至会出现排队等煤现象。
事实上,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日益受到煤炭供应量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缘于双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不同步调。原材料过剩与钢铁过剩具有很大关联性,上下游环环相扣,产能过剩的情况也是相互关联的。如何警惕“去”和“调”过程中的“不同步调”行为,积极稳步推动煤炭、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当前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况且,中国是世界钢铁大国,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眼下经济发展中必须啃的“硬骨头”。尽管这会对GDP增速带来影响,但这既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也是老百姓追求“蓝天”的根本需要。
同时,我们必须认清事实,像钢铁这样的工业必需品,事实上产能过剩有合理性过剩和严重过剩之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形成供给约束的条件下,一般钢铁供求双方可以在任何价格点上构成平衡。也就是说,假定价格上升不能刺激供给关系,那么理论上讲,价格是可以无限上涨的。这也正是我们担心钢材期货市场“被操纵”的关键原因,因为我国钢铁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市场供给,而有些钢铁企业恢复生产需要时间和原材料准备,这种不同步势必会给市场留下价格“炒作投机”的空间和时间。
此外,国家坚持剔除过剩产能,一定要结合市场规律,重视政策与市场规律的协调协同发展。如果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那么像钢铁这样产能严重过剩的商品,其市场价格原本没有大幅上涨的基础,但是我们并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震荡,因为市场毕竟是波动的,跌久必涨、涨久必跌,这是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
可无论市场是跌还是涨都会出现“过度现象”,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反射性原理”。现在我国钢铁市场上发生的恰恰是这样的“反射性”,长期过低的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报复性”上涨,而且在投机的作用下,这种上涨态势会显得气势如虹。
警惕钢铁去产能的道路陷入反复循环当中
去产能工作是推进我国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从市场角度衡量钢铁产能是否严重过剩,是钢铁行业能否建立供、需大体平衡的钢厂产需平衡机制,相比煤炭产业,我国钢铁产业金融属性太强,产业链也长。按照历史经验,如果钢厂利润持续下降,高炉开工率就会有一定比例下调。但核心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我们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往往是拆了高炉或者减少生产线,极少数情况会出现责令一家钢铁生产企业全面退出的现象。而且,现在许多地方工作集中在了对“钢铁僵尸企业”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清理上,往往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可能高炉被拆了,换来的是另一个产量更高的高炉。换言之,起初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未真正落实到削减过剩产能的深层次问题。
而从中长期来看,钢铁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其实,更深层次的钢铁产能过剩原因是,伴随2008年总需求5亿吨到2015年的8亿吨,钢铁市场需求增长演变过程必然出现的市场经济符合规律的结果。可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将长期保持中高速水平,鋼材消费会在峰值平台区持续较长时间,钢铁总供给过剩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改变。而煤炭由于清洁能源替代等因素,需求增长空间相对有限。可以判断,短期内“倒逼钢铁过剩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不会因价格一时涨跌而出现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这一轮焦煤等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同样影响着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因此这两年许多钢厂齐声呼吁煤炭扩产。不过按此逻辑,下一次钢材价格上涨如果又触动了下游行业利益,也不排除会有下游相关利益方齐声呼吁钢铁“复产”。鉴于此,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大任务,去产能之路很可能会陷入反复循环的泥沼旋涡之中。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我国积极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市场干预过程。可是我国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等大户,去产能之路却是走得“艰苦反复、叫苦不迭”。尤其这两年,由于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已经对国际钢铁市场价格产生强烈冲击,所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升级成为世界问题。2016年5月,欧洲议会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理由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和对欧洲的廉价出口,为欧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不良影响。
警惕发现的新近变化和暴露出的现象问题
不难看出,这两年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的艰难与反复,同样折射出依靠行政指令和等待市场调节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调和。从眼下情况来看,去产能过程中政府之手扮演的角色还是远远大于市场之手,这就使得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在去产能道路上总是需要有关政策事后进行“修修补补”。
比如:2016年下半年,我国钢铁去产能提速过快,结果导致钢铁市场供需在短时间内严重失衡,造成钢价强势反弹,于是政策又开始引导释放先进产能,把打击目标主要集中在“中频炉”“地条钢”身上。可是,这未必能够适合当前我国钢铁市场供需环境,一旦将来市场供需状况再度出现失衡,我们可能不得不对政策细节再去打“补丁”。如此和市场反复博弈,多数的结果就是政策只能跟随在市场后面走。
事实上,问题关键在于人为制定的具体去产能数字根本无法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去产能这一大目标已经毫无疑问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亟须解决的问题,但是具体到如何去产能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去产能数量目标,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加以验证。尤其是政府和市场之手各自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把握怎样的尺度,或将是我们当下急需反思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在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上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在此刻侥幸放开钢铁产量,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会功亏一篑。短时期内,我国各地政府还须继续核查并清除过剩钢铁产出设备(中频炉),做好员工安置工作,确保各地钢铁产业完成去产能的年度新目标。此外,我们还要坚决推进化解过剩产能进程,继续健全公平、开放和透明的市场规则,并适时考虑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
当然,各地方政府在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彻彻底底去落实。2016年12月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大形势下的标志性产物。宝钢和武钢的联姻,可谓率先实现集团重组与上市公司合并推进,通过这种“比较彻底”的中央级企业联合重组方式,来大大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全面优化和优势竞争力的重新集聚。
值得强调的是,中央级企业实实在在地动手干起来,自然是好事,不过千万不可“囫囵吞枣”、幻想一步到位,我们要一步步来,台阶分得细一点,走路可以稳一点。宝钢武钢推进联合重组是大势所趋,而且重组步骤比较清晰,层次比较分明。业务和管理上既顾及眼前又看到长远,既抬步于脚下又抬眼于远方。不过,我们还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深入有序推进,尤其是现行的“双总部”机制,未来要考虑如何走“邯钢、唐钢联姻后组建的河钢集团大总部”管理道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又一新生事物,对于钢铁这种传统行业而言,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变革,需要各地政府和钢铁生产企业鼓起勇气剔除这些过剩产能。这本来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手术”。短时期内,我国钢材市场价格不同程度的回升有利于钢铁生产企业扭亏增盈,当然这种变化与积极推进去产能工作是分不开的,但与此同时也确实会对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去产能的决心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这个时候已经减产和停产的中小钢厂会“忍不住”复产,从而进一步增加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度。
此外,实施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淘汰落后产能不等于置换新增产能,我们须严格把关,确保此次钢铁产能“真去真退”。消除产能过剩痼疾的深层目的,是为了完成“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转变,通过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有序退出钢铁过剩产能,以此大力促进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提升。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要警惕改革进程中发现的新近变化和已经暴露出的現象问题,并制定阶段性合理的政策加以指导。
产业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要力促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不松懈,鼓励“过剩产业”积极开展优化重组战略,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强化制造业走高端供给路线。其实,2016年年底,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就是一个十分鲜活的例子。政府就是要通过这种比较彻底的联合重组方式,来引领和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优势竞争力的集聚,以此推动“中国智造”创新改造,同时这也为我国其他产能过剩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干预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调整干预价格、企业整合淘汰、拓宽外部市场的方式要适时、适度和不失控,这毕竟关系到市场经济层面供给端的改善成效。作为政府要善于转变角色和思路,兼顾国内与国际资源,设法倒逼企业降低成本与创新业态和模式,以新产品和新服务来创造新需求,真正为有效、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我国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做好方向引导工作。
调控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化解“过剩产业”库存,促进我国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在政策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同时,不仅要注意保持“全盘棋”的协调同步发展,也要做好整体联动控制机制。尤其在加大过剩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同时,政府要加快引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通过大力培育“四新经济”,以新的有效供给引领消费结构升级,以此来确保、巩固和提高国际经济地位。
资本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金融市场潜在风险。我们要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并重发展,但更要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市场监管有效、投资权益有保障的政策监督体系,要始终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