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妍斐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数十万学子为了心中的艺术梦想投入到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之中,使高校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河南省历来都是中国的教育大省,高校林立,其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占半数以上。但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招生就业、教师素质和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涉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我省高校全面发展的进度,因此必须要尽快解决。本文将主要分析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并探讨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對高校的教育改革事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引言:
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设计人才,为服务于我国各类产业的管理、设计和研发工作而设。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设计理论,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能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教育、科技、艺术等行业。本文在考察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之后认为,只有通过拓展学科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人才培养结合实际才能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质量有质的提高,培养出的人才水平才会更高。
一、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概述
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规模居世界首位,河南省的规模稳居全国前十,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艺术本科专业的900所高校中,河南省有超过40所大学开设艺术专业,其中著名的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多所名校均开设艺术设计专业[1]。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服装设计、展示设计等,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网络艺术、三维动画、视频设计、音频艺术和互动媒体设计等[2]。这些都为培养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艺术设计专业现状
(一)高校盲目扩招,毕业生就业难
很多高校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下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使现阶段内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很多高校在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考察的情况下盲目扩招,片面追求学生数量和规模,没有立足于国家经济结构和实际的发展情况,造成生源被浪费,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根据我国目前市场上的现状来看。中国的制造业还正处于模仿阶段,自主化创新水平严重不足。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从业方向就是制造业,但是现阶段市场对制造业的设计人才需求的数量是有限的,完全不能容纳全部毕业生。高校的盲目扩招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多数都选择转行,这与他们预期设想的职业规划完全不同,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将会十分渺茫。艺术设计是脑力工作,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能通过培训得到提高,因此艺术设计工作和其他工种之间的差距很明显,而且艺术设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十分看重,很多企业会直接将毫无工作经验的新人拒之门外,设计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问题,使得他们不得不用自己的体力换取生存的基本条件[3]。举个例子:郑州某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2017年夏天毕业,随后进入求职阶段,市面上对刚毕业的设计师拟定的底薪一般是2500元左右,而郑州市一家普通酒店的服务员的月薪一般在2800元左右,该学生在面对这种现实的差距之后,对设计从业的信心被浇灭,转而从事计算机等高薪行业。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普遍,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艺术设计专业水平的提升,迫使许多设计人才外流,这种尴尬的局面不仅在河南省存在,是全国艺术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很多老牌艺术院校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同样也会面临这些问题,都对这种现象表示很无奈。我国设计行业发展水平之低决定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必然处于劣势,而导致设计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十分落后,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还有现在高校的专业体系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特点之间有较大的出入,专业体系落后于教育特点一大截,导致中间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高校将自己的教育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和外部的交流越来越少,完全不符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同时,高校的盲目扩张对专业教师的需求量也日益剧增,但是教师的流动路径无非就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对人才需求与高校的实际教育二者之间严重脱节。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这应该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而非纯理论的课程,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商业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成熟的技艺和手法。但是高校将重心放在了扩招之后,就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的指导,而且很多专业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只能从教材中案例里给学生找例子来讲解理论,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作用,这就好比一个不会唱歌的老师教学生怎么唱歌一样,教学质量肯定不高[4]。而欧美等名校的艺术设计学院都会聘请一些行业内的顶级设计师作为讲师到学校任教,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得到保证,且教学活动也会和设计市场保持密切的联系,学生也能真正学到相应的设计知识。
艺术院校本来应该是艺术思维可以随意发挥的园地,但是由于很多高校盲目追求利益扩招学生数量,导致学生受到的教育、获取的知识无法在日后的工作中施展开来,教师也和社会脱节太久,无法掌握市场上的最新动态,并且缺乏利用新兴技术辅助教学的思维,使得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西方社会较多,进而使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专业水平素质偏低
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科的学习之后选择参加硕士入学考试并进行下一阶段的深造。但是我国硕士入学的门槛较高,尤其是公共科目考试难度较高,英语科目的难度远高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但据调查显示,河南省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仅在大一的时候开设英语课,只用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两册英语课本的教学任务即可,并且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教师也是敷衍了事,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涵盖的内容比大学全部学完八本书的内容还多,因此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折戟于英语科目,如果在复习阶段将精力全部投入在公共课上,那么专业课的成绩就会缩水。有的学校为了稳定研究生生源、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就擅自降低专业课的难度,使得很多外行学生轻松考取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大多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撰写毕业论文上。国内的艺术类研究生的学习时限一般是三年,这三年内其实对艺术专业技能提高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社会实习,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很多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学位,这种带有一定功利性的目的与艺术设计的原则背道而驰。
国内现在大部分艺术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出路就是在高校任职,教授下一批本科学生,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怪异的现象,很多本科教师的设计水平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过于追求学历而忽视了自身水平的提高[5]。教育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应该是专业水平过硬,而不是用学历将有水平的教师拒之门外,如果这种规则是历来就有的,那么齐白石大师当年也就无法在中央美院任教了。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高校都开始重视教师的学历水平这一硬性条件,硕士研究生成为第一道门槛,因此很多老牌教师为了升职和评职称只能将精力放在提升学历之上,硕士考完之后还要考虑博士,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就会随之减少。因此很多人就算最后考取了博士学位,专业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因此教学质量注定不会很高。经研究表明,一个艺术设计师的专业水平高峰时期在3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设计师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都正处于黄金期,但大部分这个年纪的专业教师都在为争取学位而忙碌,并没有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或者学术钻研中去[6]。等到了40岁,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又要忙于评定职称和撰写论文,加之自身精力消耗速度加快,很多教师已经无心再进行本专业的科研了。更有高校秉持官本位的理念,教授的待遇还不如行政处的处长,很多教师为了现实生活从专业教育转向职能岗位,造成大量的人才损失,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付出不能成正比。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高校的教授的评价标准不是专业水平的高低,而是发表论文和出书的数量。
(三)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被推广到艺术设计专业中来,学生很快便掌握了用电脑进行设计的技能。但是很多学生过分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反而限制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艺术思维本来就是应该天马行空不受拘束的,但是计算机程式化的成果让艺术设计中最鲜活的部分黯然失色了。从德国Bauhaus时代开始,艺术设计就十分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7]。但是河南省的高校自从将计算机引入设计课堂之后,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学生只用在数位板上画出线条,电脑就会制作出完整的图形,学生只注重设计的成果,对于中间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会随之忽略,设计思维完全被计算机限制了。
众所周知,设计是需要无数次尝试和修改才能取得成功的过程,没有哪个缺乏动手能力的设计师能够在行业内长久发展下去。在设计教育领域,如果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增强的话,他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延伸。比如包装工作室的学生在反复练习折叠纸盒后可以掌握纸盒的具体构造、材料和性能,以便于日后设计出更加巧妙的包装盒。而且如果他们能够深入到印刷厂去研究印刷设备运行的原理并进行尝试操作,并且对各种印刷效果进行比对,才能在外包装设计过程时有更加周全的考虑。而如今中国的艺术设计学院都把教学的重心放到了理论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8]。这种方法或许对其他学科有帮助,但是对于设计教育来说并无助益。如果设计教学最终变成纯理论的学科,不需要任何实践和操练就能完成的话,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不复当初,这门学科也就会成为人人皆可以为的状态。
现代艺术设计市场需要的是技能多样化和知识专业化的人才,因此高校的教育必须做到与之适应,为社会生产输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另外,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还不尽完善,知识和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高,这种社会风气十分不利于发展学术,很多高校毕业生并没有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会画画,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会唱歌的现象。因为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之中,这就是因为专业人士的地位和报酬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使这些学生认为自己要向仕途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河南省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众多,需要高校和政府联合做出改变,才能推动专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首先要不断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空间进行优化升级,根据年级划分出不同的教育重点,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我们今天生活水平较之前已有大大的提升,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还要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科脉络更加清晰,使艺术设计专业朝着跨学科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生进行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为设计行业输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河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及对策[J].美与时代·城市,2012(6):77-77.
[2]孟艺.河南省高校视觉艺术专业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现状及改革探析[J].美与时代,2014(9):122-124.
[3]陈晶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究[J].成才之路,2011(35):12-12.
[4]祁军伟.河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互动性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227-228.
[5]肖发展.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反思[J].新美术,2007,28(3):100-101.
[6]陈晓英.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索[J].电影评介,2008(22):91+102.
[7]师高民.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1-42.
[8]王晓飞.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3):104-105.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河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应用”课题批准号:【(2018)-JKGHZD-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