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2018-04-12 16:45王喜峰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2期

王喜峰

摘 要: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以下简称“学术三趣”)是一组前后展开的逻辑链条。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具备学术三趣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三趣的部分缺失,在不尽科学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引导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伪学术繁荣现象。改变这一局面除了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培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要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真正热爱学术。

关键词: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学术研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不是兴之所至天马行空地抒发感想,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几篇文章。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当今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表面的虚假繁荣之下(笔者称之为伪学术繁荣),掩盖的是学术创新的无力、学术动力的不足和学术生态的破坏。以上问题追根溯源,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缺失。

一、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兴趣、乐趣、志趣貌似是三个概念相同的词语,特别是兴趣与乐趣,许多人在使用中都把它们当成了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语。对学术研究来说,三个词汇确实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互相之间构成了一个可以前后展开的逻辑因果链条。

所谓兴趣是指“喜好的情绪”,比如,很多人对下棋感兴趣。所谓乐趣是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比如,工作中的乐趣是无穷的。所谓志趣是指“行动或意志的趋向”。通俗点讲,兴趣是指喜欢做一件事情,乐趣是指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志趣指是愿意把做某一件事情当成终生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如果这件事情是学术研究,那么相应的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概念也就再清晰不过了。学术兴趣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爱好(不见得会转化成学术研究的行动,或者转化之后难保会“叶公好龙”)。学术乐趣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快乐,不管快乐的原因是因为物质上的收益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不见得因之而把学术研究当成毕生的追求)。学术志趣是把学术研究当成了自己终生的行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达到了马克斯 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并且是逐步展开,依次递进,渐入佳境。一般意义上来说,有了学术兴趣,接着会有学术乐趣,最终会产生学术志趣。但事不尽然,现实生活中,有了学术兴趣,不一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不一定有学术志趣,甚至学术兴趣、学术乐趣都具有了,也不一定会产生学术志趣,倒果成因、反向推理也是成立的,也即是,如果有了学术志趣,往往都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往往会有学术兴趣。借用逻辑学的说法,三者构成的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例子也证明了这点,大凡有学术志趣者,皆是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兼备的,如居里夫人、陈景润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最为圆满的结果就是实现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的有机统一。有了学术三趣的统一,从事学术研究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由内心生发出的一种神圣使命感,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一种梦想的召唤。只有这时,做学术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再苦再累都会为之终生付出,无怨无悔。这样的学术才是真学术,得出的才是真成果,学术的繁荣才是真繁荣。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

由于高校学术研究者学术三趣的部分或者全部缺失,导致在当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貌似繁荣的科研大軍中,缺少真正的“以学术为业”者。有些人具备学术兴趣,但缺乏学术乐趣,难得既有学术兴趣,也有学术乐趣,甚至相当有学术天分者,又因为经不住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而没有学术志趣,不愿意献身学术。正是因为缺失学术三趣者太多,学术研究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考核机制逼迫下的痛苦任务,成为了捞取功名利禄的进身阶梯,这样的学术仅仅是为“稻粱谋”,不是“道良谋”。

学术三趣的缺失尚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在缺失学术三趣的生态环境下,许多高校又实施了一刀切的机械量化式学术评价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主观上的学术三趣缺乏,加上客观上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僵化偏执,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突飞猛进,直接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大繁荣。可惜的是,这种繁荣泥沙俱下,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荒草丛生。无非是学术论文数量的一再增加,学术刊物的遍地开花,但有价值和意义的学术成果寥若晨星。这种繁荣甚至可以称作“伪学术”的繁荣。所谓伪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没有错误,也算不上学术不端,但是这些成果并没有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更谈不上启迪智慧、创新思想,只是在说着正确的废话,换个角度重复着已经被证明的真理,出版的成果无人问津。伪学术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生态,一步一步侵蚀着本来就不多的学术生长空间,禁锢了学术三趣的培养。

应该指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伪学术的繁荣基本上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经济GDP增长有多快学术GDP增长也有多快,二者成正比例的关系。但是,就像经济GDP有虚高一样,学术GDP也会有水分。近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展,高校的增多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增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要是个高校都开设一些相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直接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师资的急剧膨胀。由于当今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基本上是机械量化考核,这就导致了人文社科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教师)要拼命地发文章与做学术,拼命地去“创新”。学术著作汗牛充栋,学术论文堆积如山,学术价值少得可怜,除疯狂地拉高了学术GDP之外,还制造了数不尽的学术垃圾。虚假的繁荣掩盖的是真实学术的贫瘠和学术创新的滞后。长此以往,高校人文社科学者逐渐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厌恶和自我鄙视,学术自信日益消解,学术三趣更是难以建立。

三、培养学术三趣需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一)学术研究是慢功夫,不能催逼太急,更不能揠苗助长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需要漫长的学术积累,厚积薄发是正常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律。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特别是青年学者,尚处于学术积累时期,正在慢慢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处于学术研究的厚积阶段。可惜,社会往往失去等待的耐心,催促着青年学者在这个时候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早出成果。违背学术规律进而揠苗助长,除了造成伪学术泛滥,更为可怕的是青年学者刚刚兴起的学术兴趣遭到了摧残和扼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温馨宽松、自由自在的学术研究氛围,给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充分的自由和尊严,等待他们慢慢积累后的学术爆发。有了成果积极奖励,没有成果耐心等待,既不相逼也不相催,以平静之心等待果熟蒂落,最终会形成一片果园万果飘香、芬芳四溢。当学术研究者有了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再树立起学术志趣时,还怕没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吗?同理可知,如果没有培养起学术三趣,暂时的些许成果只不过是应景之作或者揠苗助长结出来的果实,是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和时间的打磨的。特别是不要奢求创新,不是不要学术创新,作为学者,创新思维要有、创新意识要强、创新的嗅觉要敏锐,但是不能没有创新乱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创新假装创新。拾别人的牙慧经过自己粗糙的加工,就加上“创新”两字,那是投机取巧,结出来的肯定是不折不扣的伪学术成果,这样的成果虽不敢说是欺世盗名,也是一种“高明”的学术不端。创新值得鼓勵,非创新性成果也有很多,同样值得欢迎,要秉持创新思维、坚守学术良知、做好学术规范,心存敬畏、勤勉敬业。

(二)学术评价机制不能机械量化

目前,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过于机械量化。刊物分级、数量至上、崇洋媚外、形式八股,而且评价模式单调划一,评价方法简单机械,操作流程行政官僚,诸如,轻视高校教师的教学表现、过分追求论文数量、人为划分刊物级别等。对凝结着学者思想和智慧的科研成果优劣高下的评价仅仅用量尺和磅秤来测量,这不像是知识分子云集的高校的做法,反倒像农贸市场。单纯的机械量化考核,使得学术生态环境恶化,伪学术层出不穷,学术GDP虚假虚高,非但没有培养起教师的学术三趣,而且逼迫教师做无意义的学术创造,扼杀了高校教师的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此外,学术成果评价实行的是一刀切,唯有科研成果算是成就,漠视教学效果优劣与否。事实上,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科学研究。难道授业解惑低人一等吗?通过上课培养很多有学术兴趣的学生就不算成绩了吗?须知,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毕竟占少数,绝大多数的高校还是教学型或者是教学研究型。特别是刚刚启动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全国有将近一半的高校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这一类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占比不大,职称评聘恐怕要更多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在应用型技能型实践中的贡献。最近清华大学正在试点的高等教育改革就是把教师分为两类,允许教师自己选择是学术型还是教学型。两类教师采取两种考核体系,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之别。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刀切式的单纯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亟需改革,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会造成一种荒谬的导向,鼓励低层次或速成式的写作,造成‘成果的泛滥,在虚假的学术繁荣表象下堆积起无数的泡沫文字,湮没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面对数量的盲目追求,同时也会影响到学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深化”。在这样的学术评价机制下,教师的学术兴趣要么被阉割,要么转而化成通过学术寻求商机和沽名钓誉的动机,总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转化成学术志趣。我们可喜地看到,针对这一弊病,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改革意见,对之前那种单纯追求论文数量的量化式评审方式进行了改革,同时赋予高校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类型和定位的职称改革方案。

(三)学术生态环境要净化,更要静化

学术研究除了需要干净的环境,还需要安静的环境,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学会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所谓干净就是去除学术杂质,清除学术污染,挤掉学术泡沫,杜绝学术造假,严禁搞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就像农田,农作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总是慢于杂草的速度,如果杂草不除,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只会越来越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同样,“劣币驱逐良币”,当伪学术大行其道时,真学术肯定节节败退。因此,需要定期清除学术杂草,扶持真学术开花结果,不给伪学术成长的空间。除需要干净的环境之外,学术研究更需要安静的环境。所谓安静就是学术研究者要甘愿坐冷板凳,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之气,保持知识分子的一种清修淡定和人格尊严。“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古人发奋苦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是最合适不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需要研究的事情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更多,但是大多需要旷日持久之功,很少有三五个月就能解决的,更不会是一日灵光浮现所能达成的。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一定要静下来、慢下来,多读书、多思考,等等自己内心的呼唤,有话可说则说,不能无病呻吟。西方有谚语讲“匮乏的肉体养不活高尚的灵魂”,在现如今的高校科研奖惩体制中,如果慢出成果、少出成果,科研工作者可能会面临生存待遇下降之忧。高校要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清修淡定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有淡定安静研究的资本。这个时候学术兴趣才会萌生,学术乐趣才会形成,然后才能奔着学术志趣去前行。

培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是解决当前学术研究动力不足、创新不够、前景不明问题的不二法门,而培养学术三趣需要尽快改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评价机制,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让学术研究慢下来,让学者的兴趣乐趣志趣追上来。只有这样,学术三趣才能逐步树立,才能迎来真学术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