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蒙县十家子镇畜牧兽医站 123117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猪肺疫或者猪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死亡迅速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猪的死亡和严重经济损失。为了能够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本文对其进行详细剖析,以供参考。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杆菌两边呈钝圆形,中央微微凸起。使用瑞氏染液或姬母萨染液染色后的菌体两端着色较深,中间较浅,就像两个球菌并列放置,常称为两极杆菌。
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高温和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更容易发病,多呈现散发和地方流行。病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饮食和空气飞沫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被感染动物体内。该病原在健康动物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存在,当动物体质下降时便可发病。
根据发病快慢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通常称作 “锁喉风”,发病突然,发病后出现败血症状,喉头水肿严重,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迅速升高,呼吸急促、不畅,呈犬坐姿势,四肢不停划动,咽喉部出现红肿,并且变硬,可视黏膜发绀,耳部和四肢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口角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常来不及医治即出现死亡。
(2)急性型。该病最常出现的发病类型为急性型。通常具有出血性败血症的症状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症状。体温会急速升高,呼吸不畅,出现干咳,后逐渐发展为湿咳。流脓性鼻液和眼屎。便秘腹泻交替,胸部触诊时有疼痛感,呼吸音有啰音和轻微的摩擦音。后期皮肤出现斑块,多出现死亡。
(3)慢性型。慢性型多为急性型耐过后转变,呈现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等特有症状。主要是咳嗽和有鼻分泌物,而后是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有的会出现关节肿胀,并且常因衰竭而死亡。
病变可见周身的黏膜和浆黏膜以及皮下组织有大量的出血点,咽喉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有出血性浆液浸润。急性病例主要是实质器官广泛出血,肺脏有肝样变、不同程度的水肿或气肿。慢性病例还可见关节处和皮下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特别,容易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预防该病要在疫区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由于健康猪可携带病原,因此饲养过程中应避免各种应激。治疗病猪多采用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