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畜牧水产中心 366100
2018年3月22日,大田县某养殖户饲养一窝仔猪15头,4日龄时有6头仔猪发生腹泻,精神沉郁,呕吐,粪便呈黄绿色,体温达40~41.5℃。畜主饲喂恩诺沙星5mg/kg体重,连用2天,没有好转,发病第3天有1头仔猪死亡,另有1头仔猪严重脱水,其他仔猪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对仔猪进行剖检,病猪外观严重脱水,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胃内容物含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和出血,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肠内容物呈水样充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采集病死猪小肠进行冰冻切片后,采用传染性胃肠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然后用缓冲甘油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上皮细胞及绒毛的胞浆膜上呈现亮绿色荧光,诊断为阳性。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确诊该次疫病为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1)对仔猪采用止痢散40g配60mL水,搅拌均匀后每头仔猪灌服5mL。用药后仔猪的症状有所减轻。口服补液盐,采用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温水1000mL充分溶解后灌服仔猪,连用3天。严重脱水时口服次硝酸铋2~5g,连用3天。经过3天治疗后病猪得到痊愈。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当猪群中有猪发病时立即进行隔离,用0.5%消特灵对猪舍、环境、用具和运输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特别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加强母猪免疫,在母猪分娩前20~30天,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每头肌注4mL。
(1)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用免疫荧光法,该方法不仅快速,而且准确、高效,使养殖场及早采取措施,减少了经济损失。
(2)患猪及康复后的带毒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污染的猪舍、饲料、母猪的乳头、患猪的粪便污染环境散播病毒,经过消化道传染,仔猪病死率高。该病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防止脱水、酸中毒和继发感染,同时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