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100
该病的病原体为猪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粪便与土壤中存活长达半年之久。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对一般的消毒药剂抵抗力较弱,3%~5%的石碳酸、福尔马林、来苏儿及10%的石灰乳能够有效将其灭活。
(1)该病主要易感2~4月龄的猪,6月龄以上的猪只一般不易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原通过流产物和粪尿排出,主要由消化道感染,仔猪食入被病原污染的饮水和饲料后致病。
(2)猪舍拥挤、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猪舍及周边环境差、潮湿寒冷、饲养管理不善和饲料突然更换,以及长途运输等,均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此外,当感染猪瘟、流感及圆环病毒时,也会破坏猪体内的淋巴防御系统和继发该病。
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30天。急性败血型病例体温高达41~42℃,腹泻,排粥样腥臭味粪液,呈黄绿色。呕吐,四肢、腹下及耳根等部位皮肤发绀,有紫斑。多于2~3天死亡。耐过猪多数营养不良,成为僵猪。临床上多见慢性型(小肠结肠炎型)病例,病初症状不易察觉,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下痢、寒颤及精神颓废之症状。病猪喜挤堆,长期卧地,便秘与下痢交替出现,排灰白色或灰绿色粪便。体表皮肤充血发红,高度消瘦,往往于数周后死亡。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急性型病死猪主要为败血症变化,表现为肠胃急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肠黏膜增厚,呈局限性;肺、心外膜及肾皮质等部位有出血点,脾脏和淋巴结出血、水肿。慢性型病死猪主要病变集中于盲肠与结肠。其回肠后段、盲肠以及结肠黏膜坏死,表面有糠麸状及弥漫性坏死物质,肠壁肥厚,有溃疡。肝脏有坏死点,呈灰白色或黄灰色,肺部有坏死灶呈干酪样。
通过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或淋巴结组织涂片,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典型的沙门氏菌可见两端钝圆呈小杆状,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和荚膜。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肝、脾和心血,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光滑、无色、半透明、似米粒大小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出无色、半透明、圆形、边缘整齐、湿润隆起的菌落。取上述培养基上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置于37℃下24小时后观察,可见肉汤液浑浊,试管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此外,临床上该病要同其他疾病做好鉴别诊断工作。猪痢疾流行期较长,传播较慢,粪便呈棕色或黑色,带有黏液和血液,持续下痢。对病死猪剖检可见大肠黏膜表层有弥漫性坏死,而仔猪副伤寒为深层坏死。猪瘟则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病猪精神高度颓废,皮肤有小出血点,剖检时可见脾脏有出血性梗死,但不肿大,也没有坏死灶,回盲口周边常见纽扣状溃疡。
对发病仔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3mL和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40万单位混合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4天。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150mL和25%氟哌酸5mL,每天1次,连用3天,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用白头翁10g,金银花6g,黄连、龙胆草各5g,共研细末,煎水喂给5~10kg的猪只,每天1剂,连服3天。针对慢性病例,可用白头翁50g,陈皮、连翘、金银花、黄柏、黄连 30g,共研细末,煎水喂给10~20kg的断奶仔猪,每天1剂,连用7天,治疗仔猪副伤寒效果显著。
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仔猪断奶时应避免突然更换饲料,以消除应激因素。采用5%的来苏儿或20%的石灰乳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在饲料中可添加抗生素,在洁净饮水中添加氟哌酸粉,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强化免疫接种。在该病发生与流行地区,采用猪沙门氏菌病冻干弱毒菌苗,经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后,给1月龄以上的哺乳或断乳仔猪肌肉注射,每猪1mL,能够有效预防仔猪副伤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