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山 ,李 月
(1.大连大学 国际合作交流处,辽宁 大连116622; 2.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622)
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来,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的自信也被提上日程,同民族精神一样,成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1]如何理清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内在契合性,找到两者之间的关键契合点,对于现下文化自信的实现,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契合性就是指两个相异事物之间存在匹配、相符之处,具有相交点和共同点。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独特情感的体现,在本质上也是民族文化精神化的产物,与民族精神既相互区别,又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两者的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价值和功能三个维度。
文化自信重在“文化”,“文化”既是自信的内容,又是实现自信的保障。而自信,即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认识、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自身文化的价值高度认同。就宏观而言,其表现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是在横向的共时比较中还是在纵向的历时比较中都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并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增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就个体微观而言,其表现在个人对所属民族的文化有着高度的自觉,不仅包含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还包含着一种情感的寄托,自愿接受和传扬本民族文化。因此,究其本源,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便是“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无所谓自信,更别提实现自信了。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当它与民族相遇时,它又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既表现为文化自信,又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源于西方,最早阐发于赫尔德的《另一种历史哲学》一书中,按照赫尔德的论述,民族精神就是指每一个群体所具有的一套习俗和生活方式,一种看事和行为的态度,实际就是一种民族文化。[2]民族精神的基点是民族,而民族就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文化特征的人类群体。相比“精神”这一抽象的概念,民族却并不抽象,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民族之中。民族精神虽然也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但是它却蕴含于民族文化之中,由丰富的民族文化所构成,内容是具体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的民族精神就好似早已腐败的枝丫,难经风雨,也终究会被时代所淹没。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都以文化为滋养,文化构成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架起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之间的桥梁,更证实了两者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所衍生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专有的一种历史性标识,更是人与自然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人是文化产生的根源,也是文化拥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必然条件。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具体化表达,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和国家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而文化自信作为文化的隶属产物,其实质也要归属于一种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只有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这种精神力量,我们才能对自身文化的发展有着更清醒的认识,理性看待文化间的差异,勇于承担文化传扬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同文化自信一样,民族精神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是民族文化精神化的产物。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文化冲突也日渐加深,特别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流入,正在潜移默化中同化着,甚至取代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如何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赋予民族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就必须努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优秀、最核心成分的精神化的升华和表达,一旦一个民族丧失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就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3]。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层面上,它同文化自信一样,具在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在功能上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主要表现在支撑力和凝聚力两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推进,文化已成为不断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行的重要依托,并愈加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但是,仍存在少数敌对分子,企图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消解人们的文化支撑。这警示我们,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之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巩固精神之源,引导广大人民正确认识中华文化、辩证看待外来文化、自觉践行和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主要功能就是维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支撑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必须发挥民族精神的支撑功能,只有借助民族精神的支撑功能,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共识,并由此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化认同,以内促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总是根生于民族文化之中,因此,作为民族文化派生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便是实现这种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其最终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共识,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不断巩固这种价值观念的外化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民族的魂之所定,也是一个民族的行之所依。当前,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是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所衍生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外化发展。其形成依赖于文化,而如何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既内化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又外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又必须借助于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来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使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这种价值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关于它的定义,古今中外学者的论述也大都各有其想法,并不相同,但无论是从物质文化着手,还是从精神文化着手,它们的共有特质便是都以人为主体,是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在不断更替,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也应运而生。文化自信就是对不同时代衍生出的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民族文化为荣,自觉接受、传扬民族文化。而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之中,同文化自信既一脉相生,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又在内在契合的基础上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由此,必须明确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内在契合性何在,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挥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内在价值,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如何真正实现民族精神的培育,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看待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由此才能实现整个民族民族精神的社会化的认同,进而达到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亘古不变的东西,它是一个动态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想正确看待民族精神,在认识视野上也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拓展、具有动态性。即不应只限定于研究民族精神的起源性问题,还应延伸至研究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历程、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人们观念中的、无形化的产物,如何能将其形象化、具体化,并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通大众所认同并切实践行,这就一定要依托于民族文化来进行阐述,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践行这一阐述的最佳方法。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其生成、演变、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民族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关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培育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要着重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但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过程,总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用理性的思辩的思维去对感性认识所获得的一系列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由此,才能形成正确的、合理的理性认识。同样,要想让人们由心地承认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践行本民族民族精神培育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之上使人们能真正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文化的自知”,从而形成“文化的自信”[4]。只有实现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人们才会自觉认同本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而推动民族精神的社会化认同。也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促使人们去更加全面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寻求民族文化新的发展方向,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化的新内涵。当前,关于民族精神发展的本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把民族精神落到实处,最终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者的双向互动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总能和一定的历史时代相契合,反映着不同民族发展阶段的文化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精神同样也是这样,它产生于民族文化之中,是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凝练和升华。伴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时代的逐渐进步,民族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显露出自身民族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时代性,并不断地滋养、丰富着文化自信的内涵。[5]民族性,即民族精神衍生于民族文化,包含着本民族所认同的一系列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在不同的民族历史发展阶段,凸显着鲜明的民族特性。时代性,即民族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性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其也被打上了时代更迭的深深印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一辈又一辈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之中,铸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更形成了一系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是为普通大众所认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代代相传,成为当下中华民族不断延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追求基本的生活所需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使得多元文化大量涌入,不断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怎么能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下坚守自身的文化,最终实现自身文化的自信,就必须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明晰民族精神的演变历程,在历史演变中寻求一定的精神根基,充实文化自信实现的底气。民族精神以民族为前提,其发展演变历程记录着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史,没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也终将会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更别说实现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了。
文化自信同民族精神以文化为纽带,文化使得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也明确了两者在内容、价值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要想实现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在明确两者契合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和功能,以己促彼,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这是两者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明确两者内在契合性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EB/OL].[2016-07-25]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725/c49157-28581295.html.
[2]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 6-7.
[3]张月梅.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培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23(2):86-87.
[4]薛玉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育研究[D].南华大学, 2014:22-23.
[5]李春山,李月.浅析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大连大学学报,2017,38(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