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海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 辽宁 大连 116013)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经过漫长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地域性是文化遗产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根本特征,是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并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类型上于1992 年增加了“文化景观”,特别强调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结晶,反映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内涵”。[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建设也飞速发展,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发展新问题,其中较为突出问题之一是“千城一面”,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多存在模仿和复制,导致城市之间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难以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影响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其实,每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会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英雄人物、风土民情、建筑特色等等,只要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整理,分析和提炼,再结合城市建设形成地域文化景观,就会使每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得以彰显,从而有力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城市景观,是描述人类聚居环境和风貌的词语,是指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城市范围内各种感觉事物和感觉事件构成的感觉总体。它以视觉为主,是城市功能需求的直接反映,同时也体现出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2]。“城市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就代表着文化”[3]。而近些年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大潮中,“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本应是城市间的相互借鉴,而变成了城市间的照搬复制,导致今天中国的城市风貌几近欧式风格的“千城一面”,失去了其原有的地域面貌特征。因此,今后的城市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地域景观文化的建设,以突显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质。
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对于打造别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丰富和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发展现代旅游业等方面都有着综合而有益的重要作用。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的文化亮点,也是城市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总而言之,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是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重要保证,这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
(一)地域文化景观建设的趋同化趋势明显,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在辽宁城市化建设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文化景观的建设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整体来讲文化景观精品少,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抄袭、模仿、复制现象比较普遍,趋同化较为明显,从而导致一方面同省内城市相比较:地域文化景观个性不强、特色不显著,难以体现各个城市自身地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另一方面同全国城市相比较:地域景观文化建设整体上文化特色难以凸显,在全国城市中文化景观的辨识度不强。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很多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观被西方现代城市建设的钢筋水泥所取代,很难看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充斥在现代都市的景观也多是趋同的景观建造技术,相同的建造材料,相似的设计理念,导致省内的城市景观存在大量的欧式化、概念化、标准化、图纸化等文化景观趋同现象,景观地域性的文化特色难以突出。很多毫无文化特色并且和当地地域文化毫无联系的城市景观特色的环境景观在城市、乡村和旅游景区中大量存在。
如今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每个城市都在结合地域文化发展旅游,但作为旅游城市,必须有独特的地域景观文化来提升城市魅力并吸引游客,而城市在规划建设中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点和文化底蕴建造的景观文化并不多,很多城市文化景观抄袭、模仿、复制现象较为普遍,千城一面不仅表现在城市整体风貌上,在文化景观方面也大多如此,从而导致各个城市的文化景观雷同多,差异少,难以体现文化景观的特点,在全国的旅游城市中竞争力和优势不明显。如沈阳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沈阳城市特色建筑也闻名于世,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也有近代以来兴建的欧式建筑,各种风格的特色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现同时也是沈阳独特地域文化景观的体现,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在商业中心区域的写字楼、办公楼,尽管高楼大厦林立,但大多外形为火柴盒状没有多少艺术创意的钢筋水泥建筑,其中能称得上建筑艺术的却很少,这使得原本特色非常突显的城市文化景观受到很大冲击,很多特色建筑淹没于钢筋水泥森林之中,难以彰显其建筑艺术特色,也使得整个城市整体建筑特色淡化。
(二)城市历史记忆正在消减。很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商业开发以及城市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大拆大建,致使一些有历史的老街区被夷为平地,很多代表地域文化传统的老民居也被拆迁。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城市历史文化的破坏,将最终将导致城市历史记忆的消失,使得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难以呈现,地域文化特色也将更难以体现。
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载体,是一座城市成长的记忆,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印记,是城市独特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一些城市原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建筑群及市井老街,就是在保护地域历史的延续,呈现城市文化、文明、历史发展的轨迹。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中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的非物质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和身份。”
辽宁虽地处东北地区,但也有着独特的悠久文化,尤其是明清以后更是如此,在辽宁很多城市留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老建筑和老街区,这些都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特色文化景观,这些特色文化景观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的特质文化,但近些年来的房地产开发或城市改造工程抹平了很多的城市记忆,城市的文化特质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例如,在清末洋务运动逐渐兴起的大连,尽管历史仅有一百多年,但经历了俄国建市、日俄战争、日本统治等几十年独特的历史也就造就了大连独特的城市记忆,其中之一是使得大连市内分布了很多蔚为壮观的城市广场,但现在大连市的广场数量在急剧下降,较完整保留的主要有人民广场、中山广场、友好广场、奥林匹克广场等,而很多原有的城市广场已经变成了交叉路口、立交桥形或者居民区等等,如现在的五一广场已经成为了立交桥,民主广场已经成为交通路口,早已没了原来城市广场的任何痕迹,像这样历史地名依旧但实际已面目全非的地方还有很多,也会让一些外地游客对仍以城市广场命名的地名感到莫名其妙。
(三)城市景观文化建设中地域人文精神体现不足。辽宁虽不及一些中原地区历史名城的历史遗迹那样丰富,但也是有很厚重的历史渊源,尤其中国历史进入的明末以后,辽宁在中国明清和近代史上也有浓重的一笔,但整体来讲地域人文在辽宁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中体现不够充分,给市民、游客的感觉是辽宁缺少厚重的文化底蕴。
辽宁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早在人类历史最古老的阶段旧石器时代,辽宁地域就有人类先民在这里生活繁衍。如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南的金牛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朝阳市喀左县鸽子洞是十多万年前古人类生活遗址,凌源市与建昌县交界的牛河梁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遗址等。公元前16世纪,辽宁省属商朝邦畿,(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3年~公元前221年)属燕。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在此设置行政机构。历史发展到了明清,辽宁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辽宁省是满族聚居的重要省份,全省现有6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满族先民在这方土地上留下了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文物古迹,满族村镇特有的风俗习惯与风土人情等。辽宁有如此厚重的历史资源与积淀,而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中却体现并不充分,不足以体现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根植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有品质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到自身的地域特色,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环境和特色文化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更容易体现自身地域文化特点和高度。城市的发展要以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更应该如此,因为这也是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优势和文化特色所在。辽宁依山傍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应充分地结合和利用自然环境,尽量避免破坏周围环境。因为纯粹的人为景观都具有可复制性,只有充分结合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景观才具有独特性,才更有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更具有不可复制性。
通常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也是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城市文化景观建造应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可以保证文化景观的特色和品质。例如盘锦市的“世界最大的湿地”和“红海滩绿苇荡”都是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资源,如果建设以湿地为主题或者与其相关主题的文化景观,就必须要在充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基础上来进行规划建设,应以湿地的天然地势和水脉流向为依托,尽量少的人为对其改造,一方面,一个地区的自然地貌形成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慢慢形成的,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轻易的人为改动很容易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伤害;另一方面,天然地貌自然特色独具,人为的大兴土木造景难免失之雷同,反而使得地域文化特色难以突显。应充分自然资源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这样建成的城市文化景观不仅其他城市不可复制,能够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能把属于盘锦的城市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使城市品牌得到升华。
对于一些依靠历史遗迹、遗址来进行建设的遗址类城市文化景观更需要考虑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辽宁目前遗址类的文化景观建设已取得很大进展也积累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如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内及其周边的文化景观营造,在遗址得到很好的保护下,充分利用已出土的原址资源还原先民的生活居住场景,诠释新乐先民的生产、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并在遗迹公园内及周边建造新乐人形象雕塑、场景雕塑、图腾雕塑等点明文化主题,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阜新查海遗址的文化景观的营造,整个展区以石堆龙的原貌展出为特色;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建造位于牛河梁遗址的东北角,是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博物馆基本展陈贯穿红山文化的主题,分“文明曙光、红山古国、人文始祖、祈福圣坛、古国王陵、玉礼开端、魅力红山”诸多单元,展示红山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在原址上营造的馆外文化景观最大程度的再现了红山先民时期的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也是观众了解红山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但辽宁历史悠久,史前文明遗址遗存很多,如营口市大石桥南的金牛山遗址、朝阳市喀左县鸽子洞十多万年前古人类生活遗址、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的小珠山遗址等等,这些都是建造地域文化景观难得的地域文化资源,但必须在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原貌的前提下,合理地挖掘和利用。
(二)注重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护和发掘。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慢慢积淀形成的,从城市老街到市井民居,从城市遗迹到文化景观,从传统工艺到风土人情,众多城市文化遗产都是一座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城市“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推进中,应当以注重对城市发展历史印记的保护为前提条件,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新建筑的建设具有可控性,但是具有历史印记的文化遗迹一经破坏,便不可复制,这些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本身就是很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景观,如何保护和发掘不可不慎。
首先,对于辽宁全省14 个市的9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宝贵的地域文化也是很好的文化景观品牌应重点保护,即使开发利用也是要在确保保护完好的前提条件之下进行。辽宁是满清的发祥地,有着众多明清的历史遗迹,以沈阳为最。例如,在沈阳最具盛名的“ 一宫”、“三陵”即故宫、永陵、福陵、昭陵,这些不仅是风景名胜,同时也是沈阳这座城市的文脉,对这些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也就保住了沈阳这座城市的历史印记。如大连中山广场,广场建于大连最初建市之时,广场周边的建筑群也建于那个时期,这些欧式老建筑都是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是广场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是大连旅游重要景点,也是大连欧式风情文化重要的文化景观带。该广场在建市之初,其功能定位是金融中心区域,这些建筑大多是用于银行的金融业务。这些欧式老建筑都是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做法是在其建筑架构及外形得到严格保护前提条件之下,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功能继续使用,原来是银行的办公楼仍作为银行办公使用,整个中山广场承接了一百年前城市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仅没有闲置使资源浪费,更使得大连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划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再如,旅顺建于日俄时期的老建筑,每一个老建筑的背后有有一段历史的沧桑,通过这些老建筑的存在我们就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这些老建筑就是这座城市成长的印记,是属于这座城市独有地的地域文化景观,一旦拆除便隔断了这座城市历史记忆。但对于保护也不应机械地片面理解,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应是两者相辅相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利用,利用的同时也能促进更好的保护,如很多老建筑在修缮保护的同时在功能运用上改为主题性博物馆,既保护城市记忆又拓展了其文化功能,一举两得,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辽宁历史悠久,历史遗迹文化资源也很丰富,对这些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文化品牌并形成城市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城市竞争力。如红山遗址、新乐遗址、金牛山遗址、茶海文化遗址等诸多历史遗址、遗迹,如何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转化可持续的文化竞争力应秉承先有效保护然后再开发利用的原则,保护不到位宁可暂不开发利用,也不能过早开发使得这些历史遗迹遭到破坏。
再次,对于城市老街区和老民居文化遗存应视其文化价值酌情进行保护。街区和民居作为人类最早和最普遍的聚居形式,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经历千百年的演变发展,不同地域的街区和民居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街区和民居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也孕育了厚重的地域文化景观。这些独具特色的景观作为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景观文化,记录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也展现了城市的特色地域文化。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街区和民居已经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其本身也就是对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破坏。但城市发展是大的历史趋势,对于城市老街区和民居的处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别对待。首先,城市建设者应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因为历史遗存已经破坏就是不可逆的,在态度上应有足够的重视;然后,对于原有的街区和民居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并且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毫无疑问必须拆除;对于一些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的街区和民居可以考虑划区域进行保护,整个区域被完整保存形成文物保护区,如浙江绍兴老街的区域保护;对于一些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的街区和民居可以考虑择其有代表性的区域或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个别保护,如大连东关街老街区,整个区域是旧中国华人的居住区域历史价值较高,但老街和民居风格较为单一,且品质较低,可以择其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保护即可。
(三)突出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个性和品位,避免同类趋同。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要体现本地的历史文化,只有将地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并提炼升华,才可能形成历史积淀深厚、个性强、品位高、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可以相互借鉴,但要避免抄袭、模仿、复制,否则,代之而来的将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代都市,这样对提升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和凸显文化特色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地域文化景观来讲,应秉承 “三分靠设计,七分靠文化”的原则,设计是手段和途径,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才是景观建设的核心。景观设计依托于特定的城市地域和环境,是地域特色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在空间形态的固化并于周边环境融合的具体表现。景观设计的目的不仅要让观众感受到它的物质性和功能性,更要感受到景观的文化内涵,满足精神需求。即使设计的理念趋同,建造的材料相同,建造的形式雷同,只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不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景观的文化特色。怎样才能保证文化内涵的特色,最佳途径就是其文化内涵要与地域文化相统一。因为,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居住的人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劳动实践的创造并不断地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部成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所以,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创作思想源泉,应通过对当地地域环境与文化经过深入研究以后再遴选设计的素材,然后再对这些地域文化进行升华最后通过文化景观的形式表达和展示出来。
景观设计中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表达,首先必须探究各个城市的地域历史与现状,对留存的地域历史文化进行整理、研究、归纳与提炼,同时要观察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感知和接受能力,设计出最简易的途径和方法,使地域文化景观在受众心理产生认同和共鸣。地域特色物质文化的景观表达相对简单可以运用仿制、归纳再结合创新等手法来体现。地域非物质文化的景观表达相对较难,需要设计者对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抽象能力,要从中凝练出该文化的内核并进行抽象的符号化来表达呈现。2006年落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师贝聿铭的创作理念就是将苏州地域文化提炼然后再进行抽象表达的成功案例,苏州历史文化非常丰富,但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当属苏州园林,于是,设计师将苏州园林的造景理念和手法运用到了现代景观设计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对辽宁城市地域性文化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贝聿铭对江南民居构架进行抽象与再现,采用规则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组合,造就了高低错落的坡屋顶,十分完好的体现了传统的江南“错落有致”的斜坡顶的建筑特色,与周边的苏州古民居的融合度很高。屋顶采用加工成菱形的花岗岩片叠瓦的形式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材料,下雨后是黑色的,天晴时则是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江南粉墙黛瓦的地域符号相呼应。同时花岗岩材料的耐久性更好,弥补了传统苏州古民居屋顶材料“小青瓦”的密实度不够、耐久性差、需要经常更换的缺点。既传承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又进行了创新[4]。
辽宁地处东北,整体来讲除了关东浓郁的风土文化之外,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满清的历史文化是更为突出的地域文化资源。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重点应对满清文化和关东文化的深入研究、掌握再抽象提炼出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核。以辽宁省会沈阳为例,沈阳有老盛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具盛名的是“ 一宫”、“三陵”,同时还有浓郁的 “满韵清风”八旗文化,文化景观设计的重点是把这些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归纳然后抽象为文化符号用城市文化景观表达出来,这样设计出来的文化景观所依托的和所展现的都是辽沈地域的特色文化,自然可以突显文化特性避免与其他地区文化景观趋同,同时也保证了文化景观的高品质。所以,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景观的核心,各个城市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对当地优秀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研究,并发掘提炼出地域文化的精髓,然后再寻求地域文化与景观文化两者的结合点,从尊重与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出发,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城市文化景观。
(四)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底蕴的有力支撑,也是独特的文化资源。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发展历史,充分挖掘地域历史的文化资源,是确立城市文化的文化个性、提升文化品位的必要途径。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很厚重,所欠缺的是没有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在今后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中一定要充分挖掘各自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地域文化支撑特色景观。
首先,要充分发掘辽宁的清代历史文化资源。尽管辽宁历史悠久,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的当属清代的满清文化,此外清代距今历史较近,人们对清代的文化不仅感兴趣,同时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所以城市景观文化设计中应多从满清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沈阳为中心,挖掘辽宁地区的清代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理和归纳,提炼出辽宁的清代文化符号以城市文化景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次,要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是建国初期工业产值最高的省份,素有“辽老大”之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并且辽宁工业也为全国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现代化工业基地与老工业基地遗址,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工业基地文化。辽宁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这些工业基地文化,不仅能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与地域自豪感。
再次,要有机整合辽宁的乡土民俗文化资源。辽宁作为“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文化有关东文化的共性也有辽宁特色的乡土风情。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接地气有群众基础,要有地域乡土民俗文化作为支撑。所以,城市文化景观的设计,必须对地域乡土风情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凝练,再以现代景观的建造方式表现出来,形成既能体现地域乡土文化特色,又能被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城市文化景观。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文化支撑。每一座城市由于地域不同,历史发展不同,因此,都会形成其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特色地域历史文化足以支撑其城市文化景观的特殊性甚至是唯一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趋同性愈加严重,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建设已迫在眉睫。如何将地域文化的特质通过文化景观的载体来传承,以具体文化景观的形式来弘扬地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应是所有城市建设设计者的担当和责任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57.
[2]马晓.城市印迹——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易斯·芒德福.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付莉.浅议地域文化景观设计[J].戏剧之家,2016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