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军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均掀起了以慕课开发、运用和体系化的教学改革浪潮,其中,高校设计类专业,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设计类专业慕课教学模式改革呼声最高,步伐亦最快。慕课教学模式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体系的融合已经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设计底蕴不足,中国设计教育的起步均晚,基础薄弱,面对欧美深厚的现代设计历史文化和发达的设计教育理念与体系,中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多有着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强烈意愿,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8月,中国现有经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63个,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9个,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共计多达112个。其中以合作方所属地域划分,与欧洲合作的41个,与北美洲合作的23个,与澳洲合作的17个,与亚洲合作的31个;以中国高校所属地域划分,东部76个,中部18个,西部7个,东北地区11个;以办学层次划分,机构12个,硕士研究生层次3个,本科层次56个,专科层次41个,其他层次12个。在这些专业中,不仅已有52%引入了慕课,而且有15%的高校打造了自有的设计类慕课平台。
慕课即为巨量、开放、在线式的课程平台,故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海量课程中进行选择,并自我评估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和学习的触发点,从而消除其对于学习的距离感和抵触感,“慕课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教学框架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1〕此外,国际化创新型设计类人才需要知识的多样性、联动性和交叉性,“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而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最重要的标准是创新。”〔2〕慕课课程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线上广泛涉猎,汲取广博的知识,而且可以零距离接触和领略大师级教师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高超的教学境界,亦可感悟和领会其间闪现的卓越的设计智慧和非凡的创新视界,为学生今后设计思路的延伸和设计灵感的迸发提供丰富的知识性土壤。
而且,“在中国,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英文综合水平较低。很多慕课是基于英语教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该类慕课来提升其英语水平。”〔3〕因此,现已开设有慕课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慕课课程的遴选和推介上均测重英文类课程,并鼓励学生在全球三大慕课巨头Coursera、Udacity、edX平台上选择英文类课程。“据统计数据显示,Coursera和Udemy慕课平台上提供的课程只有12%为非使用英语课程。”〔4〕这无疑会大力促进中外合作班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慕课线上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完全消除了时空的物理性限制,“任何人在地球的任意地点,只要能连接上网便可以参与慕课,且无任何正式严格的介入要求。”〔5〕其带给学生,尤其当今成长于网络时代下的学生纵横驰骋的畅意感,甚至是亲切感,慕课课程既可以让学生在空间上任意链接世界各地的优质精品课程,同时由于慕课课程内容可以重复循环性学习,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上实现完全自由的自我掌控,如果对某个知识点或英语语句不理解,也可以重复性观看和收听,不必拘泥和限制于一时一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慕课课程的兴起,实际逐渐造就出以课程和学校为核心的跨时空和跨国界的新的虚拟教育商业社区。”〔6〕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际化设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更多的优质师资、软硬件资源等,尤其是设计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的设计人士,即使学校可以高薪聘请其来做专题讲座,但其时间也常常无法保证。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育经费和办学精力投入要远高于同样专业的普通班级。但由于中国总体教育资源的不足等教育现状,使得众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经费投入很难满足实际所需,有的高校甚至是入不敷出(中国多数公办高校的学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核定,部分省市的财政收费标准偏低,故有些学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是为了获取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无从谈起),也难以达到这些要求,而“慕课可以缓解资金、场地和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7〕,其在线课程不仅资源丰富,更是名家讲堂,且多为免费课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师资与经费投入不足等瓶颈问题。
“专业性的慕课学习可以鼓励学习者通过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来实现自主性学习”〔8〕,慕课本身就是基本自主学习而建立的学习系统,其强调的和依存的都是自主学习的意识,推荐、引导和鼓励学生使用慕课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尤其需要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高新设计境界的企及永远来源于设计者自身的领悟与学习创新,永不止步的精神也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同时也符合当代设计类国际创新型人才的标准。
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因而,国际视野的塑造和多元设计文化的养成尤为重要。慕课资源的全方位、多元化和广博性可以将学生领入一个宽广的国际环境中,虽然这一环境为网络虚拟环境,但慕课系统的教学性、资源的共享性和非功利性等根本属性决定了参与者可以实实在在地了解、学习和感受到国际教育乃至国际社会真实的一面,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分享到世界任何角落人们的思想、生活现状、心理和行为习惯以及他国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风俗等社会百态,进而有效培养了其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国际合作意识以及国外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慕课的运用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融合”〔9〕,对有效塑造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的益处颇多。此外,学生在慕课课程中可以和国际师生进行沟通探讨,据Coursera报道:“其平台每门慕课课程平均有33 000人在学习”〔10〕,中外艺术文化和设计思维在同一层面的平台上碰撞与交流,将提供给参与者广阔的思考和创作空间,并激发起其无限的艺术设计灵感,而众多学习领域,即便是理工科与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也带给学生多元文化和知识的冲击,因此,慕课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多元设计文化与创新品质养成的驱动器。
慕课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多元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换言之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知识的拥有量有可能在部分课程未开课之前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状态,慕课还要求“教师对大学生课程体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并根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11〕。这些毋庸置疑地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慕课机制的引入势必促进该项目授课教师对实际教学境况和教学技能的深度反思,进而主动开展深入的教学内容方面的补充完善、融会贯通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研究、创新突破,并使其真正意识到自身从一个讲授者到学生的启发者、辅导者身份的转变,从而真正促进其教学能力和水准的提升和对教学行为的真正理解。
在调研样本高校中,无论哪一类型的高校,其慕课的辍学率都相差不大,即便是中国一流的高等院校,其学生入校分数远高于其他学校,但仍存在较高的慕课辍学率,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慕课学习高辍学率的出现并不是取决于学生成绩的好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亦是慕课运用的一大弊端。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因为设计类慕课本身存在的问题,如虽注重理论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但实际操作运用的训练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设计交互性亦不强,标准化和线性化较易产生学习厌倦感,由于慕课课程针对的是线上大众群体,且慕课自身教学体系开发度不足,虽然慕课教学过程穿插进了头脑风暴或兴趣式的小测试、同伴互评等新颖的教学环节,但其在总体上仍以程式化的教学进程和结构化的知识分析为主导,其仍然是标准化和线性化的过程,即从选择慕课课程到慕课学习到期间交流到成果展示到评估考核,只是这些步骤和程序均发生在线上,这在组织形式上似乎是在经历了一些曲线运动后仍然回归到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慕课一般都是在集中的平台上托管的包括视频播放,讨论板,实践的标准功能测验和课程阅读材料。课程仍是以教师主导并通常符合线性,周周学习的模式。”〔4〕课程无法根据不同群体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以及意见反馈来进行非线性化的路径分化调整,这有悖于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化、灵活性以及感悟性的培养。二是虽然慕课学习在时间上灵活性很强,但由于该专业学生业余时间安排较满,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实习实训甚至兼职情况较多,学习时间仍然无法得到完全保证。三是慕课本身的考核机制以及学校对于慕课完成考核机制强制限定性措施不够,辍学对于学生而言无任何成本付出。四是相比同类专业的非中外合作平行班,该班学生平时接触到国外的教学理念、方法、师资乃至环境的机会较多,故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因这些因素形成的兴趣,从而造成中途辍学。五是选择不当或不适应而产生反作用,在主体上慕课课程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和自信力的提高,但不排除部分个案由于慕课课程的知识水平、英文水平深度和课程难易度在选课前无法准确判断而造成多次选择失误和不当,较难的课程和内容与预期偏差的课程不仅造成学生辍学率提升,更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造成一定伤害,进而使其产生畏难情绪,实际效用反而适得其反。
针对由于慕课自身设计缺限而造成的高辍学率,近年来,由于各方对于慕课建设的大力投入,其势必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完善,至于学生主观层面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则一方面需要强化学校与师生对因慕课引入而形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面的认识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慕课学习认定与考核的力度。
根据部分学生提交的问卷调查发现,少量学生随着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对慕课课程使用熟练程度的提高,其对慕课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也大大强于前期,故选课的兴趣度和自信度也不断提升,再加之慕课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优质性以及教学环节的新颖性,甚至个体学习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极大地吸引了这部分学生,使其对慕课资源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状况。
此外,学生普遍反映慕课资源缺乏设计实践类课程,特别是设计类专业教育实践训练类课程,现阶段的慕课课程鲜有直接联动社会实践和设计实务的模拟实战训练体验类课程,一个重要的障碍阻止了慕课发挥其变革的潜力,是其未能提供一种有利于持续参与社会实践的学习。慕课课程缺少实时同步交流和即时互动环节是其不利因素的另一个体现,由于慕课线上异步教学的特性,使其在带来时空无限制性便利的同时,也损失了诸如实时交流与沟通等有利环节,对于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而言,与国际师生生动活泼、坦诚直接的即时交流,既能带来身临国际课堂的深度体验,又能开展英语语言能力实战,同时实时探讨也更有利于创意思维的碰撞和设计灵感的迸发。
要破解慕课缺乏实践类课程与即时互动环节带来的弊端,则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多维精心打造慕课设计实践平台,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利用其广泛的校友资源和国际、校地、校企合作资源,联手一线设计师、工程项目经理和相关业界开发线上线下的双重课程资源,在慕课课程中通过科技手段如实时影像展示、现场讲解等,通过网络媒介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和考察实际项目或是设计展演或相关赛事,另一方面则要出台相关激励性和创新性的政策,适时调整并鼓励教师开设部分实时在线课程,甚或是高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也有可能成为慕课今后发展的发向。
针对该项目课程建设环节与教师课程教学与深化,慕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通过研究发现,慕课机制在对教师形成无形压力促进其自我提升的同时,会影响部分心理焦虑型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和焦灼心理,此外,由于多数专业只将慕课纳入教学辅助体系,学生慕课学习进程与教师管理分离,教师不能直接有效掌握其学习动态,只能通过部分间接渠道了解,故而对学生慕课学习实际状态和问题实时反馈不能同步实现,造成课堂学习内容的重叠和针对性辅导的错位,因此,探索建立慕课引入机制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实现慕课时代下教师教学技能、学生慕课动态学习信息实时共享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为提高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研究者在多所高校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采用访谈、问卷、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其专业教学中慕课实施运用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和跟踪记录,旨在全方位综合分析慕课在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体系中运作所产生的利弊表现,在促进已实施专业慕课教学体系完善提高的同时,可帮助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趋利避害,有效提升慕课效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以安徽工程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专业为例。
该专业是安徽工程大学与美国桥港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自2014年开始招生,招生规模为一个班级40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授课教师在既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第一届学生开展了慕课介入式的辅助教学,一方面广泛地介绍和宣传慕课,在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认知慕课的基础上,引导其开展自主性的课外慕课学习,另一方面,在慕课巨量资源中重点性地遴选出深度匹配中外合作办学设计专业特性的课程作为重点推荐。
为更好地分析慕课介入的效应,研究者针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有44个问题,其中1至7项为学生的基本信息问询;8至13项调查学生在接触慕课教学模式前对于慕课的认知度;14至22项征询受访者慕课学习各阶段的状态及原因,如热衷于慕课学习的动因、选课的原则、学习过程中的感受、问题及原因、辍学情况等;23至30项访查学生对于慕课优势的总结及其通过慕课所获得或提升的能力、品质等情况;31至39项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询问学生对慕课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运用中存在或遇到的问题并征集其改进意见;40至44项调查在中外合作设计类专业教学慕课介入后,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学生对于慕课的认可度等。此外,还定期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和征询意见。
由于对该专业而言,慕课属于新鲜事物,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对其投入了较大的兴趣,而且慕课全球视野和多元内容的引入以及设计前沿的碰触,使得部分学生更是热衷于此。关于热衷于慕课学习的动因,有29.0%的学生选择了“慕课学习可以带来最新设计时尚的资讯,并有机会实际探触和体验设计潮流”这一选项。
关于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最合适的途径与手段这一问题,据学生问卷给出的答案分析,自主性小组讨论占11.0%,鼓励引导性教学占11.4%,搭建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占14.1%,设计技能训练与实战占15.4%,而慕课占比27.5%,竟然大幅超过了移动设备APP学习软件资源的20.6%,足以充分证明慕课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效应。
至于英文类慕课对于学生英文水平提升的帮助度,据英语课程测试以及跟踪调研记录,有87.0%的学生英语水平在学习慕课后有明显提升。
然而,在调查问卷中,有11.0%的学生在倾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只勾选了慕课一种,同时在该案例实际慕课学习中,慕课虚拟网络的过度依赖还会造成部分自控力弱的学生沉溺于其中,从而令这些学生对传统教学和日常课程渐失兴趣,严重的话甚至可以达到漠视的程度。
关于慕课本身存在的问题部分,有22.9%的学生明确指出慕课最大的弊端是缺少设计实践类课程,有29.5%的学生提出慕课的即时互动性较弱甚至没有,13.8%的学生认为慕课失去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实时交流、探讨与合作的乐趣。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送来了慕课。”〔12〕通过多地域多类型地抽样调研,慕课教学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的介入效用,利大于弊。
慕课发挥的实质性效果,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国外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适应性学习以及开拓国际化视野思维,提升设计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强有力的帮助,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提升,强化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强调教学重难度和进度方面明显有益。
慕课资源的广博性、多元性、开放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课程学习与专业技能获取的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高低的平衡,学生可以利用慕课资源补缺补差,扬长补短,这样则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在英文教学以及专业教学的难度把握上和重点内容的讲解上做到适度掌控;二是对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学生学习资源的平衡和补充,慕课可对部分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提供大量免费的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资源,进而可助推其获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取得国内外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机会也会大幅提升,最终成功赴海外留学并获取学位。
慕课的引入,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能获得多方益处外,专业教师亦能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学生通过慕课的自主性学习、针对性学习、碎片性学习、兴趣性学习和高效性学习,其能力与知识面普遍增强的形势改观下,教师“吃老本”已经应对不下去了,而且令很多老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的凭借丰富既往经验教学的方式在慕课到来后亦显得黯淡无光了,而饱受诟病的传统的机械的教学方式在与慕课丰富灵活教学手段的相比之下更无立足之地,因此,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被学生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加压、不断充电则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
在师生整体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良性运作的同时,慕课也引发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高校要不断实现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应当注重“师生角色的转换、培养模式的重构、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13〕。
现阶段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层面的制度体系与慕课引入不配套、不联动、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避免或减弱其影响,并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制订有效的措施,配合构建慕课设计实践补充平台,教师在学生慕课学习过程中定期预约辅导机制、慕课跟踪提醒与督促以及考核机制等,以切实改进慕课在应用过程中的缺陷,并形成成熟和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慕课教学模式。可喜的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现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大力倡导慕课教学的形势背景下,慕课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必定会在中国高校广泛应用和深度实施,慕课对于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中国教学体制改革,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