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歇后条件对喻意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

2018-09-03 11:55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破折号歇后语眼动

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广州 510520;2.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广州 510006;3.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北京 100872)

一、歇后语的“名”“实”争论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一种,通常由前、后语节构成。前一语节具体、形象,描述生活现象;后一语节抽象、概括,是对前一语节所描述现象的概念映射。依据映射机制的不同,通常将歇后语分为喻意型和谐音型。喻意型歇后语如“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前、后语节之间通过语义进行衔接。谐音型歇后语如“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前、后语节之间语义联结的关系不明显,通常是后一语节通过语音映射完成对歇后语意义的通达。两类歇后语在加工机制、生成路径上均存在较大不同。本研究主要探讨喻意型歇后语的加工过程。

歇后语,顾名思义,应该能“歇去”后一语节,但是,无论是喻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歇去后一语节都会影响个体对语汇的理解。因此,对于歇后语“名”“实”是否相符,即歇后语能否“歇后”,以及“歇后”的本质,语言学界争议较多。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歇后语”中的“歇”属动词,词义大体可分为三类:歇,从欠,曷(hé)声,息也;停止,终止活动;竭,尽,到了尽头。歇后语的“歇后”存在两层含义:一种观点认为语汇前、后两个语节语音上有较长的停顿,从“息”意。如陈长书认为在语用中,歇后语前、后语节之间需要停顿,停顿是歇后语区别于其他语汇的重要标志〔1〕。另一种观点比较流行,认为歇后语的后一语节可以省略不说,从“停止、尽头”意。如张環一在《修辞概要》里指出歇后语在使用中只说前一语节,后一语节的解释可以省去,让听者自己去体验猜测〔2〕。《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语节像谜面,后一语节像谜底,通常只需表达前一语节,但是后一语节是意义所在〔3〕。《辞海》同样指出歇后语使用时可以省略后一语节,只出现前一语节〔4〕。两部辞书均认为歇后语呈现时可以“歇后”,但是,温端政对520部文艺作品所用的歇后语的调查表明,后一语节不出现的比例不到 1∕12〔5〕。马利军和张积家的研究证实,熟悉度较高的歇后语预测度较高,而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被试依据前一语节不能写出后一语节〔6〕。同时,他们还发现,歇后语理解中,后一语节要对前一语节进行语义“反哺”,从而确证前、后语节语义一致〔7〕。因此,多数歇后语在使用时,均需要呈现完整语料。

事实上,歇后语很难“歇后”。作为一种语言单位,歇后语要表达明确的语义。若只出现前一语节,其表义的功能受损。如前一语节“张飞穿针”,可以匹配三个语节:“大眼瞪小眼”“有劲儿没处使”“粗中有细”,每一语节针对前一语节不同的语义内容,“歇后”将引发歧义。因此,“歇”去后一语节不符合语用规律。基于此,茅盾指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一类歇后语,如果只写出上半截而“歇”去后半截,就使人猜不到它们的意义〔8〕。这一类歇后语应该有另一个名称,即“歇后语”名不副实。那么,既然歇后语不能省略后一语节,“歇后”的语义本质如何。这涉及到前、后语节的语义关系以及歇后语的“名”“实”相副问题。歇后语有双层意义,前、后语节在抽象维度上存在差异,因此,两个语节之间不存在语义和句法的互相制约。但是,前、后语节语义之间关系密切,通常采用破折号“——”进行连接。因此,书面表达上“——”的内在含义在于语气上的“停顿”,从“息”意,即前、后语节空间形式的分离可以达到与时间上短暂“停顿”同样的效果。本研究假设,若取消前、后语节之间的连接将会对语汇加工产生影响,以此来证实歇后语前、后语节之间的停顿更多的是“意义的转换”。由此,本研究拟通过行为和眼动技术在不同的歇后条件下对歇后语的加工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歇后”条件不同会造成语汇加工的差异,导致理解时间不同,证实歇后语名称中“歇后”的语义本质。

二、实验1不同的歇后条件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

(一)被试

27名汉族大学生,男12人,女15人,平均年龄(20.15±0.98)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后获得少量报酬。

(二)设计与材料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从《中国歇后语大辞典》〔9〕和《歇后语9000条》〔10〕中选取喻意型歇后语200条,由180名大学生评定歇后语的语义突然度、预测度、理解度、熟悉度、表象度和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从评定材料中按照前、后语节的长度选取150条歇后语作为实验材料,匹配各语义性质后将刺激分为三组,每组50条,各语义性质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采用不同的切分方式呈现三类歇后语,据此形成不同的“歇后”条件,第一类歇后语前、后语节无切分,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无“歇后”;第二类歇后语前、后语节用破折号“——”进行切分,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正常“歇后”;第三类歇后语前、后语节采用阴影进行切分,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阴影“歇后”。另外,匹配前、后语节语义不相一致的同类歇后方式的歇后语120条作为填充材料,每类40条。填充材料的结果不纳入统计。

表1 三类歇后语语义性质匹配情况(M±SD)

(三)程序

采用E-Prime软件编程。实验中,屏幕中央首先呈现红色的注视点“+”500 ms,接着采用32号宋体随机呈现三种切分方式(歇后条件)的歇后语。被试按“F”和“J”键判断前、后语节语义是否一致,按键在被试间平衡。反应后给予1 000 ms的反馈,之后进入下一次试验。正式实验之前有24次练习,正式实验共包含270个Trial。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反应时和错误率。

(四)结果与分析

反应时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M±2.5SD)之外的数据,占16.76%。结果见表2。

表2 在不同歇后条件下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M±SD)

反应时的方差分析表明,歇后类型的效应显著 ,F1(2,52)=15.26,P<0.001,η2=0.46;F2(2,147)=5.18,P<0.01,η2=0.33。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无歇后条件下的歇后语反应时最慢,正常歇后条件和阴影歇后条件下的反应时无差异,两者均短于无歇后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的方差分析表明,三类条件下对歇后语反应的正确率无差异,F1(2,52)=0.81,F2(2,147)=0.67,P>0.05。

(五)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歇后”条件下歇后语加工时间存在差异,前、后语节在空间上无“歇后”的语汇材料反应最慢。为了避免“正常”歇后语前、后语节之间的破折号“——”与无歇后条件造成的长度差异,实验设置了阴影歇后条件。结果发现,阴影歇后与正常歇后条件下的语汇加工无差异,均快于无歇后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即时条件下,歇后语的加工需要空间上的分离(“——”)或标示(“阴影”)。歇后语经常采用“——”来连接前、后语节,这一形式具有加工速度上的优势,歇后语的“歇后”更多的是语义上的转折,表现在空间形式上即以破折号“——”来实现。因此,“歇后”的本质在于标记语义加工层次,语气上的停顿或者采用“破折号”均是为了方便前一语节具体概念的转换和合成,同时,破折号或阴影仿佛一个加工“触发器”,意味着前一语节语义结束,后一语节(抽象语义)语义合成开始。

三、实验2不同的歇后条件对歇后语理解的影响:眼动实验的证据

(一)被试

27名汉族大学生,男10人,女17人,裸眼视力>4.8,平均年龄(19.82±1.04)岁,实验结束后支付少量报酬。未参加实验1。

(二)设计与材料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从评定材料中选取歇后语60条,匹配各语义性质后分为两类,每组30条,各语义性质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3。一类按照阴影切分方式呈现,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阴影“歇后”;一类无切分,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无“歇后”。为了使不同条件下歇后语长度一致,实验2未选取“破折号”切分的语汇材料。歇后语的前一语节均为五音节,后一语节均为四音节。同时,选取其他歇后语40条,将前、后语节的顺序打乱后重新组合作为填充刺激,填充刺激也按照阴影切分和无切分两类方式呈现,各20条。填充刺激的结果不纳入统计分析。

(三)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是Eyelink 1000型高速眼动记录仪,采样频率为1 000 Hz,选用瞳孔模式采集数据。呈现刺激的显示器为19英寸,刷新频率为60赫兹,分辨率为1024×768。眼动记录仪追踪分辨率的阈限值为瞳孔直径的0.2%。

表3 两类歇后语语义性质匹配情况(M±SD)

(四)程序和数据处理

个别施测。实验开始前,采用托架固定被试头部,眼睛距离显示器约75 cm。首先进行校准。包括刻度标示(calibration)、刻度确认(validation)和漂移校正(drift correct)。校准和确认后,被试需完成14个练习以熟悉实验流程。实验采用E-Prime软件编程。实验中,屏幕中央首先呈现红色的注视点“+”500 ms,之后采用36号宋体呈现材料,黑色刺激呈现在白色屏幕中央,要求被试对前、后语节语义是否一致进行判断,按“F”和“J”键反应,按键在被试间平衡。被试反应后,刺激消失并给予1 000 ms的反馈。之后进入下一个Trail。整个实验共包含100个Trail。需时15分钟。数据处理时,首先将歇后语前、后语节划分出2个矩形兴趣区。通过Data⁃viewer数据分析软件导出兴趣区的眼动数据,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五)结果与分析

1.行为数据结果

反应时分析时剔除反应错误和(M±2.5SD)之外的数据,占12.56%。结果见表4。

表4 在不同歇后条件下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M±SD)

反应时的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切分条件的效应被试检验显著,t1(26)=2.53,P<0.05,d=0.41,项目检验不显著,t2(58)=0.77,P>0.05。无切分条件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切分条件。错误率的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切分条件的效应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阴影切分促进了歇后语前、后语节语义一致性的判断。

2.眼动数据结果

删除行为数据中反应错误的项目和(M±2.5SD)之外的数据。分析两个兴趣区的总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注视点首次落入兴趣区的时间和凝视时间,见表5。

同时,关注两个兴趣区的总注视时长比、注视点个数和个数比、首注视点序数,见表6。

表5 不同歇后条件下前、后语节兴趣区的眼动指标(时间)平均值(M±SD)

表6 不同歇后条件下前、后语节兴趣区的眼动指标(比值和数量)平均值(M±SD)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歇后语前一语节在两种歇后条件下的总注视时长被试检验差异显著,t1(26)=2.36,P<0.05,d=0.31;项目检验差异不显著,t2(58)=0.90,P>0.05。无歇后条件下对前一语节的总注视时间较长。歇后语前一语节在两种歇后条件下的首次注视时间差异显著,t1(26)=2.21,P<0.05,d=0.46;t2(58)=2.00,P<0.05,d=0.32。无歇后条件下对前一语节的首次注视时间较短。歇后语前一语节在两种歇后条件下的凝视时间的差异被试检验显著,t1(26)=2.67,P<0.05,d=0.53;项目检验不显著,t2(58)=1.45,P>0.05。其余眼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时,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歇后语后一语节在两种歇后条件下的眼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在两类“歇后”条件下,被试对前一语节的加工和对后一语节的加工在各眼动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01,且趋势相同。歇后语的前一语节需要更多的注视时间且首次注视时间较长,首先得到关注和加工、凝视时间较长、注视点个数较多。

(六)讨论

行为数据的结果发现,和即时条件下的切分结果相同,阴影切分易化了被试对歇后语的加工,表明歇后语前、后语节形式上的分离促进了被试对语料语义一致性的加工。眼动实验的结果同样表明,在阴影切分的条件下,被试对前一语节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均较短,而对前一语节的首次注视时间较长(见表5)。阴影使得被试容易对前、后语节成功“断句”,因此,对已经做出区分的前一语节首次注视时间增加,原因是被试对无切分条件下的歇后语的加工还需完成前、后语节之间的分离。虽然首次注视时间增加,但是这种“增加”的效果反而缩短了整个歇后语的加工时间,也使得在“阴影”切分条件下对前一语节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减少。

另外,眼动实验结果表明,切分所造成的加工差异更多地表现为对歇后语前一语节的加工差异,后一语节在各项指标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证实,歇后语表义的确定性主要通过后一语节来确定,前一语节在后一语节未出现前呈现出表义的不确定性。例如前一语节“石头上耕地”在语义的确定性方面不如后一语节“白费力气”清晰明了。因此,在确定后一语节的意义后,被试才能对两个语节情景和语义是否匹配作出判断。在加工的过程中,被试需要对前、后语节的意义反复比对,因而前一语节的加工时间增加了。实验结果发现,对前一语节的加工需要更多的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等,与后一语节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讨论

(一)歇后语名称定义的本质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歇后语名称的内涵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包括权威辞书在内均认为对歇后语名称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因袭了“缩脚语”的思想,认为歇后语的前一语节即可实现表义的功能,后一语节无需呈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歇后语的“歇后”是指前、后语节在形式上的有效分离,口语中的语气停顿或书面语中的“破折号”形式均是为了实现对前后语节的语义分割。马利军和张积家的研究指出,歇后语可以省略后一语节的条件是熟悉度高〔6〕。但是,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同样的歇后语对于不同的个体可能熟悉度不同,因此,语言表达者须在语料传递时提供完整的语汇,后一语节必须呈现。那么,歇后语的“歇后”是否指语气上的停顿呢?语言的本质在于构建意义,实现交流。实验1结果发现,歇后语采用“破折号”作为连接符易化了对刺激的加工,同时,阴影切分也易化了对刺激的加工。这表明,形式上的有效分离促进了歇后语的加工,若不呈现“阴影或破折号”,被试的加工明显变慢。因此,歇后语的“歇后”本质在于对前、后语节进行有效分离,无论是口头语言中语气上的停顿,还是书面语言中使用“破折号”连接都是为了实现前、后语节的隔断,切分方便了语义的分层处理。

事实上,歇后语前一语节的意义更多地显示出不确定性,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源自语言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构的不稳定性,前一语节自然概念的“随意组合”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终极意义,其意义合成往往蕴含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如歇后语的前一语节“赶车不带鞭子”,虽然是简单的名词概念的组合,却可以产生多种意义,这是因为上述概念的组合具有“随意性”,不是日常生活中固定的语汇表达,无法形成确定的意义指向。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相继出现,表现出单维度的特性〔11〕。能指(即听觉)和所指(即概念)是构成符号的两个成分,它们通过由语用确定的价值建立起某种契约关系,确定的价值依赖于能指和所指的切割组合〔12〕。当听觉形象转换成空间形式时,语言理解需要有效的切分。因此,具有前、后语节的歇后语,在两个语节之间呈现语气上的停顿或书面语上的“破折号”就发挥语言能指和所指的切割效应,方便了语言单位的有效加工。事实上,歇后语前、后语节的空间“歇后”是长期语用切割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分开独立呈现还是使用破折号连接,目的在于语汇材料的有效快速加工,同时,也为了实现歇后语诙谐幽默的情绪表达功能。

(二)歇后语前、后语节语义关系的本质

歇后语的前、后语节的理解为什么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呢?这与歇后语的内部关系有关。歇后语的前、后语节并不存在语义上的直指性,“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存在语义的必然对应。前一语节对后一语节更多地发挥语言的美学功能。语义的偏离恰恰是为了展示表达的效果。实验2眼动数据发现,无论是切分还是无切分条件,被试对后一语节的加工均没有差异。切分更多地易化了被试对前一语节的加工。而且,前一语节的加工时间几乎是后一语节的2.5倍多,表明对歇后语的理解,前一语节是加工中心。之所以前一语节需要更多的加工时间,源于歇后语特殊的语义构成。通常,后一语节表示基本意义,前一语节表示附加意义,两者有机合成。附加意义是对基本意义的色彩化。在歇后语的创作中,虽然前一语节的生成受说话人的交际意向以及语言的常规关系制约,但由于词汇组合的“多义性”,前一语节的意义弥散程度大,表意不确定〔13〕。而且,多数时候,前一语节的语义偏离是受主体“意向度”的控制。由于创作者的主体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均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前、后语节的语义无法对等,对歇后语的加工是寻找最佳理据,激活原型或惯用意义的过程。因此,实验2发现,由于基本意义语义单一固定,所需加工时间较少,但是,附加意义的语义多样,所需加工时间较多。

同时,通过对实验2中总注视时长、首次注视时间以及注视点个数的分析可知,虽然基本意义的语义单一,被试对后一语节的加工时间较短,但是,被试依旧需要不断比对两个语节的语义是否匹配。通常,歇后语的前一语节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以真实经验作为语言材料,如“兔子尾巴——长不了”;另一类以反经验或虚假经验作为语言材料,如“老虎拉车——没人敢(赶)”。无论是哪种经验,前、后语节的加工均不是为了实现语义的经验功能和语法的逻辑功能。语义的重点在于指向语言本身,以体现话语的谐趣性。通过前、后语节的语义转向或偏离来形成歧义,语义双关的歇后语有其特别的与“前一语节”相合的情景义,又有在上下文语境中惯用的语义。惯用义是表达内容,情景义是表达效果,在“后一语节”中两义实现交汇通达。实验2结果证实,虽然前一语节叙述的都是较为简单的生活概念构建的事件,但是,被试需要依照后一语节意义确认简单概念的组合是否蕴含了基本意义,因此,注视点个数较多、注视时间较长。而且,鉴于前一语节的新颖性,被试不断地通过眼跳实现对意义的重新提取、组合,目的在于寻找后一语节在前一语节中的理据。前一语节的存在铺设了歇后语理解过程中由静态向动态的语境转变,因此,理解需要反复的注视。

本研究结果支持概念合成理论〔14〕。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涌现(emergent)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歇后语的前一语节自动涌现形成输入空间,输入空间期待后一语节完成概念合成。如“老太太上鸡窝——笨蛋”,前一语节刻画了“老太太”“鸡窝”等空间,这些概念的激活自动涌现出相应的性质,如老太太可能行动能力弱,笨拙;鸡窝有鸡蛋等。因此,合成理论认为,前一语节构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储存概念激活的相关事件和性质,形成组织框架。组织框架规划概念元素的对应关系。具有相同组织框架的两个空间容易形成映射关系。在建构合成网络的过程中,组织框架随个人经验不断修改和扩展。因此,后一语节是前一语节语义的映射合成,而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前一语节的概念组合反复对比,并同时与后一语节的语义进行映射,确认语义的一致性,使得歇后语的理解表现为以前一语节为加工中心的处理过程。实验2的眼动数据证实了前一语节耗时较多的事实。由此,歇后语的“歇后”其根本目的在于方便前一语节和后一语节所形成空间和概念的合成,以完成对语料的理解。

猜你喜欢
破折号歇后语眼动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留意文中破折号,它对解题很重要
破折号的作用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火爆的破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