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生 黄文丽 曾昭笔
(1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莞 523907;2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东莞 511761)
发热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而小儿属于高发群体。基层医院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患者较多,尤其是学龄前小儿对发热反应比较敏感,发热会导致患儿耗氧量与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加重病情[1]。长时间发热会导致机体不同程度损伤,加上小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全,发热持续时间过长诱发高热后会导致惊厥,甚至诱发永久性神经损伤[2]。此外,在非小儿群体中高热现象也比较常见,但多为其他疾病诱发,易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3]。基于此,针对高热患者选择合理、科学及快速的退热治疗十分关键,我社区服务中心对安脑丸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高热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社区服务中心接诊的高热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确诊并满足中医辨证诊断为热邪内陷、热入心包及体温骤升,并有高热烦躁、抽搐、神昏、脉细数、舌红绛等症状[4];西医表现为体温持续38℃以上或≥39℃,有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菌痢、流行性乙脑、尿毒症、肝昏迷及呼吸道急性感染等症状及体征[5]。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安脑丸组与对乙酰氨基酚组,每组80例。安脑丸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 2~72岁,平均(45.8±4.2)岁;诱因包括感冒18例、肺炎10例、扁桃体脓肿20例、脑血管意外23例、其他9例。对乙酰氨基酚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 3~71岁,平均(45.3±4.7)岁;诱因包括感冒19例、肺炎11例、扁桃体脓肿18例、脑血管意外22例、其他10例。在年龄、性别、诱因上两组比较无任何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安脑丸组采取安脑丸(国药准字Z23021691)治疗,1 丸 /次,2~3 次 /d;若患者处于发热高峰期,可采取间隔2 h服用2丸的方式处理,但每天剂量不能超过4丸,无法口服者可采取保留灌肠或鼻饲等方式处理。对乙酰氨基酚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国药准字 H22024615)治疗,1 片 /次,2~3次/d;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则间隔4~6 h重复用药1次,但每日给药控制在4次以内。两组患者若为小儿(年龄<12岁),则酌情适当减少剂量处理;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0.5 h、用药1 h、用药2 h、用药4 h时体温进行记录,评价两组退热效果,并随访1个月,统计高热复发情况,采取统计学分析两组指标。
1.4评价标准退热效果评价标准参考如下。(1)显效:治疗4 h后患者的体温将至37.2℃以下,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水平;(2)有效:治疗4 h后患者的体温接近37.2℃,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相关指标有所恢复;(3)无效:治疗4 h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6]。总有效率按照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计。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其中以%、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x±s)、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退热效果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比较[例(%)]
2.2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点体温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前体温无差异(P>0.05),用药0.5 h与用药4 h时体温也无差异(P>0.05),但用药1 h、用药2 h时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显著低于安脑丸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点体温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点体温比较(℃,
注:与安脑丸组相较,*P<0.05。
组别 安脑丸组(n=80) 对乙酰氨基酚组(n=80)用药前用药0.5 h用药1 h用药2 h用药4 h 40.02±0.43 38.78±0.53 38.55±0.42 38.32±0.41 37.17±0.34 40.04±0.45 38.63±0.51 38.01±0.46*37.65±0.43*37.02±0.26
2.3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高热复发率对比随访1个月,安脑丸组高热复发1例,复发率为1.25%,而对乙酰氨基酚组高热复发12例,复发率为15.00%,安脑丸组高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热会诱发头疼、全身不适及肌肉疼痛等,甚至导致代谢与耗氧增加,使得心脏负荷提高,并造成消化道分泌减少,影响消化能力,最终出现脱水与腹泻等[7]。此外,发热会使得颅内压升高,造成大脑皮质兴奋过度或抑制过度,尤其是高热或持续发热情况下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诱发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8]。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是目前治疗高热常用的一线退热剂。研究证明,对乙酰氨基酚药理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使得前列腺素等合成受阻,从而达到抗炎与退热的效果[9]。对乙酰氨基酚服用后可快速吸收,吸收后在体内的分布比较均匀,服药0.5~2 h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且在肝脏代谢率高达90%~95%,并不会诱发严重肝脏并发症,而且24 h内约有3%以上随尿液排出[10]。此外,该药物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3 h,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也不会受到干扰。资料显示,尽管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迅速,但常易反弹,导致反复高热,影响预后。
安脑丸则属于中成药制剂,源于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珍珠及黄连等15味中药组成,其中牛黄有着清心解毒与豁痰开窍的作用,犀牛角则有着清心凉血解毒的功效,而黄连、黄芩及山栀可清热泻火解毒,珍珠则可安神静心,诸药合用可以达到共奏清热解毒、熄风镇惊、开窍豁痰、安神醒脑的效果。研究证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可生成内毒素刺激白细胞产生致热原,致热原可促进下丘脑前部释放前列腺素E,提高体温调节中枢对温度的感受阈值,致使体温迅速上升,导致高热。黄连、人工牛黄可促进白细胞发挥吞噬功能,快速清除内毒素及致热原,抑制释放前列腺素E,降低体温。水牛角可刺激下丘脑-垂体系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炎、解热功能。安脑丸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脑组织的Ca2+、Na+及水失衡,促进恢复血脑屏障,改善神经细胞功能。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中证实安脑丸中多种成分有杀灭或抑制细菌与病毒的效果,可降低升高的白细胞水平,促使血常规等恢复正常。朱瑛等[1]证明,安脑丸可有效降低高热患者血清阳性因子水平,调节中枢功能,降低中枢性高热。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但在用药1 h、2 h时对乙酰氨基酚组患者体温显著低于安脑丸组(P<0.05),说明对乙酰基酚组治疗可更快地降温、快速退热。然而通过对高热患者随访1个月的复发情况,安脑丸组高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患者(P<0.05),说明安脑丸退热效果更牢固,无明显反弹。综上所述,安脑丸与对乙酰氨基酚应用在高热中均可取得不错的退热效果,但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而安脑丸起效慢,作用更持久,不易反弹,二者各有优劣,临床可合理选择。
[1]朱瑛,张文波,郑赟赟.安脑丸治疗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21例[J].河南中医,2016,36(1):62-63
[2]郭景仙,陈菲,庄伟,等.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脑丸的合理应用[J].中成药,2014,36(8):1790-1792
[3]周进科,朱发绪,卢学军.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93-94
[4]舒航.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5(3):82
[5]丁柒伶,刘小平.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09-4410
[6]郝艳玲.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127
[7]Majhi CR,Khan S,Leo MD,et al.Acetaminophen increases the risk of arsenic-mediateddevelopmentofhepaticdamageinratsby enhancingredox-signalingmechanism[J].EnvironToxicol,2014,29(2):187-198
[8]MGalhetas,ASMestre,MLPinto,etal.Carbon-basedmaterials preparedfrompinegasificationresiduesforacetaminophen adsorp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4,240(240):344-351
[9]Ba S,Haroune L,Cruz-Morató C,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combinedcross-linkedlaccaseandtyrosinaseaggregates transforming acetaminophen as a model phenolic compound in wastewaters[J].Sci Total Environ,2014,487:748-755
[10]AAfkhami,HKhoshsafar,HBagheri,etal.Preparationof NiFe2O4/graphene nano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modifier for the fabrication of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madol and acetaminophe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4,831(6):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