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静 汪培国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随州 441300)
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症候群,是由于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屏障损伤,使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大量蛋白从肾脏漏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进展为尿毒症。目前,西医对于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某些病理类型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疗效并不理想,而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仅治疗效果不佳,长期运用甚至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多与病理类型、感染因素及机体对激素是否敏感和耐受等因素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4.3±4.1)岁,病程3个月~2年7个月,平均病程10.4个月。治疗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3~62岁,平均(33.9±4.2)岁;病程3个月~2年2个月,平均病程10.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参照西医诊断标准《肾脏病学》[1]符合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包括大量蛋白尿(≥3.5 g/d)、低蛋白血症(≤30 g/L)、水肿和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经足量、足够疗程和规范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完全缓解,但在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以上,符合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者[2];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指导原则》[3]辨证标准者。
1.3排除标准肾功能检查血肌酐>265 μmol/L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肿瘤、糖尿病等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脏或骨髓抑制、未婚未育、肺部感染者;对本药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精神病患者;未能按照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者;由于依从性差、疗效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安全性判断者。
1.4治疗方法
1.4.1前期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ACEI或ARB类药物降压、利尿,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等基础治疗;并保证低脂、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水肿明显者控制饮水量。
1.4.2对照组在前期基础治疗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国药准字 H42021212)口服,20 mg/次,3 次 /d,餐后服用。疗程为6个月,激素规律减量,随访12个月。
1.4.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固精汤。补肾固精汤组成:生地15 g、黄芪15 g、党参15 g、茯苓10 g、山茱萸10 g、山药10 g、金樱子30 g、芡实30 g、桑葚子10 g、菟丝子10 g、旱莲草10 g。水湿内停者加用猪苓15 g、王不留行10 g、冬瓜皮15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以利尿消肿;瘀血阻滞者,加牛膝10 g、马鞭草 10 g、益母草 15 g、水蛭 10 g,以活血利水;兼湿热甚者加用白花蛇舌草10 g、六月雪24 g、薏苡仁24 g、蒲公英15 g,清热利湿。每剂煎煮浓缩至450 ml,1剂/d,分3次口服,由随州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疗程为6个月,激素规律减量,随访12个月。
1.5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14年《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制定[4]。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3 g,血浆白蛋白>35 g/L,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正常;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减少≥50%,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基本正常;无效: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没有得到改善。
1.6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 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TC和TG水平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TC和T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ALB则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TC 和T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ALB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TC和TG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TC和TG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时间尿蛋白定量(g/24 h)ALB(g/L)SCr(μmol/L)BUN(mmol/L)TC(mmol/L)TG(mmol/L)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97±1.39 3.89±1.35*5.89±1.23 3.01±1.12*#18.52±10.21 28.75±8.34*18.68±10.33 31.99±8.80*#153.26±24.64 144.51±22.79*154.35±22.78 135.55±19.20*#12.86±4.83 9.25±5.52*13.35±4.87 9.01±4.41*#8.94±1.66 6.93±1.81*8.94±1.76 4.52±1.53*#7.65±2.89 4.01±1.28*7.54±2.85 3.69±1.21*#
2.3两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门诊随访12个月,治疗组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复发情况比较[例(%)]
中医学中没有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这个病名,根据其症状,可将其归属为“水肿、虚劳”等范畴。其发病多因禀赋不足,体虚外感邪气、湿毒侵袭和饮食劳倦等因素诱发。论述病因病机专书《诸病源候论》云:“肾者阴气,主于水而又主腰脚。”肾虚会出现腰足水肿。肾藏精,精者,身之本,宜藏不宜泻,《素问》:“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脏阴精亏耗是导致疾病的机理。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若肾脏功能失调,藏精失司,则出现精微物质下泄,小便中出现泡沫尿。尿泡沫源于水谷之精微,依赖脾胃化生,转运而藏之于肾。因精微物质的不断丢失,机体免疫力低下,则外邪趁虚而入。诚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中医理论看,肾主水,因为肾精亏虚,水液代谢紊乱,水湿贯穿于病程始终,水湿泛滥肌肤,流溢四肢,是损伤人体正气和阻碍气机运行的主要因素,水湿郁久化热伤津,机体湿热内生、瘀血内阻,致使病情迁延不愈。
临床资料表明,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蛋白尿患者长期预后不良,蛋白尿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损害的病理过程,蛋白尿的程度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和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球蛋白在肾脏中的沉积有关。雷公藤多苷片用途广泛,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可直接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炎症细胞进入肾脏组织[5]。雷公藤多苷片还能保护肾脏固有细胞,减少蛋白尿,可用于肾脏疾病的诱导治疗、辅助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各个阶段[6]。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精为身之本,肾藏精是机体抗御外邪的重要内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补肾固精,扶助机体正气,减少激素副作用,固本祛邪。补肾固精汤是从补肾精的角度治疗本病,《景岳全书》云:“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补肾精当补气生精,精以益气,长期使用激素多会出现阴虚阳亢之证。补肾固精汤以生地为君药,滋阴固肾摄精;辅以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固肾;茯苓、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金樱子、芡实可调节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桑葚子、菟丝子、旱莲草阴中求阳,阴阳互济,阴平阳秘,化生肾气;诸药合用,共奏补气益肾、祛邪摄精之功效。根据内生水湿、湿热和瘀血等病邪的不同,随证加减。
本研究采用具有补气益肾、固精和祛邪的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来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水肿、腰痛、乏力和纳差等症状,减少蛋白尿,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提高血浆白蛋白,保护肾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中药治疗不会出现依赖,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7],不良反应小。本研究为中药防治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0-953
[2]魏连波,陈严文.叶任高教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1):949-95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8-162
[4]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组.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6(30):467-474
[5]严小倩,鲁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利与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7):654-655
[6]王庆文.雷公藤制剂在肾脏病领域的应用:雷公藤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8,40(11):1-2
[7]尹亚东,刘书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24-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