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摘 要: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学生对美的发现,要调动学生的力量,使学生能够自觉挖掘生活中的美。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能只拘泥于课本,还要将目光放在生活中,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实践性。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立足生活、情境、实践进行指导,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围绕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情感和勾勒美的能力。
一 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所学的知识大部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用武之地。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生活进行美术探索,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生活的指导下,逐步踏入美术的世界,获得美术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梅竹言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熟悉梅花、竹子的画法,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绘画的工具和材料,能够用中国画来表达意境和精神,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梅和竹的图片,供学生观察学习。同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梅和竹的认识,讨论梅和竹所代表的精神。学生观看梅和竹的图片后,看到了梅和竹的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梅花顽强、倔强,竹子挺拔向上的精神。接着,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梅和竹的水墨画,让学生分析国画的特点,熟悉国画的材料和工具,并尝试对梅和竹进行绘画。学生运用国画材料和工具对梅和竹进行了绘画,掌握了它们的表现技法,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魅力。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得学生树立了生活意识,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美。
二 立足情境——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是为了借助情境来向学生传播难以单纯用语言表述的知识,教师使用情境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生看到多姿多彩的美术世界,使学生不再认为美术课堂是无聊的。美术教师在应用情境时,要注意学生所学内容相结合,避免因为脱离学生学习实际而降低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的培养,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和寓意,掌握剪纸、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法,发现美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情感,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剪纸和中国结制作解析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观察并分析它们身上的艺术特色,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学生通过多媒体,对剪纸和中国结有了深刻的认识,看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艺术性,分析了它们的独特设计,掌握了剪纸和中国结的色彩、造型。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利用剪刀、蜡光纸、固体胶等进行剪纸操作,让学生设计效果草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生接下学习任务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剪纸进行了设计,画出了创意稿,不仅体现了美术的艺术性,还体现了剪纸的观赏性,完成了任务。这样,笔者通过立足情境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看到了美术的多姿多彩,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让学生发现了美。
三 立足实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实践,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利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探索的过程,可以说,人们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夠掌握事物的真谛,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践行者,使学生不再过度依赖教师,而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技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灯饰设计与制作”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变式,能够通过分析灯饰的材质、造型来判断装饰对于灯光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鼓励学生发现美,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对灯饰进行设计,让学生将美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自然中,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学生在设计灯饰的过程中,结合对外观、造型等的思考,大胆着色,使色彩与灯饰设计和谐统一。笔者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指导和点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了绘画的成就感。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实践,为学生创设了参与课堂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艺术的美。
总之,本文通过围绕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实践等方式,找出了适宜学生形成审美意识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了美,为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贡献了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建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创新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28-129.
[2]刘日岩. 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