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适应时代需求,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也应作出相应改变,高中化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化学知识,老师应该积极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感到束手无策,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同时,我们还发现如果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化学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对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 课前准备,构建思维导图
若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需要老师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所以老师应该提前做好相关教学内容的教案,知晓其中的重点难点,构建教学思维导图,逐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们理解内容的重点,使他们逐渐建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不断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例如老师在讲解《盐类水解》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这堂课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即帮助学生建立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通过构建相关思维导图,使学生们初步理解,盐类的水解,本质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相关溶液显现酸性或者碱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建立,不应只局限在一个课时之中,还应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网络,如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反应速率等等。通过初步建立相关思维导图,使学生们适应这种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 课堂形成,完善思维导图
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后,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完善化学知识思维导图,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相应的学科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合作,通过交流,完善思维导图。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逐步设置相关反应原理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如:我们都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强酸强碱能够抑制水电离,可以让学生思考加快水电离的办法,以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进行分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后,水溶液的酸碱度,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在这之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化进行总结,对相应的变化条件作出分析,使学生逐渐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强碱弱酸盐,但两者酸碱度不同,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应方程式,了解盐类水解知识,总结盐类水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课上反思,鼓励学生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这其实在侧面表明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牢固。所以老师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可以让同学进行旧知回顾,然后写出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常见离子,并尝试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我们发现大学生都能举出:常见的离子有碳酸根、磷酸根、亚硫酸根等弱酸的阴离子,但是学生经常把离子反应方程式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討论:按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自己的写法有哪些不合理之处?这时学生就根据以往学习离子方程式的要求进行反思和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不断改正自己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这之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些离子方程式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按以上讨论的思路,自己整理出哪些离子可以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从而促进盐类的水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如果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而在日常教学中若想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首先需要老师课前准备,初步构建思维导图;其次老师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独立完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注意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拓展,使学生了解化学原理;最后老师还应进行课堂的总结反思,鼓励学生提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仲维华.科学把握问题设置,“问”出化学精彩课堂[J]化学教与学,2014.(5)40-43.
[2]于佳.思维导图在化学课堂中的相关应用[J]化学教育,2015.(07)46-47.
作者简介:崔建营(1974-),男,汉族,河北唐山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考化学试题研究。